今天聊聊設計模式,當然這個章節目前僅限于DELPHI VCL,因為接下來梳理的Factory/Factory Method、Bootstrap 和 ForEach 這三種設計樣例,看似獨立,卻在實際開發中相互配合,共同構建起高效、靈活的程序架構。在 DELPHI VCL 開發的技術長河里,也是設計模式理論結合實際沉淀下來的智慧結晶。
一、Factory/Factory Method 解耦對象創建的 “橋梁”
從理論上講,Factory/Factory Method 設計模式的核心是將對象的創建與使用分離,這就像生活中 “點餐” 與 “做菜” 的分離。顧客(使用對象的代碼)只需告訴服務員(工廠)想要什么菜(對象類型),無需知道菜是如何在廚房(對象創建細節)里被制作出來的。這種分離帶來的直接好處是降低了代碼間的耦合度。
在實際的 VCL 開發中,這種模式的應用隨處可見。VCL 中的組件創建機制就暗合了這一思想。當我們在窗體上放置一個按鈕(TButton)時,不需要關心它在內存中是如何被分配空間、如何初始化屬性的,只需通過 VCL 提供的 “工廠” 機制(如組件注冊和創建函數),就能輕松獲得一個可用的按鈕對象。當我們需要自定義組件時,也可以通過實現自己的 “工廠”,讓 VCL 的創建機制能夠識別并創建我們的組件,這正是 Factory/Factory Method 模式在實際開發中 “理論指導實踐” 的體現 —— 通過標準化的創建接口,讓系統具備了良好的擴展性。
以下是結合 VCL 組件機制的 Factory Method 代碼示例,更貼近實際開發場景:
// 自定義組件接口typeICustomComponent = interface['{GUID}']procedure InitComponent;end;// 自定義按鈕組件typeTMyButton = class(TButton, ICustomComponent)procedure InitComponent;end;procedure TMyButton.InitComponent;begin// 自定義按鈕的初始化邏輯,如設置默認顏色、字體等Self.Color := clBtnFace;Self.Caption := 'My Button';end;// 組件工廠接口typeIComponentFactory = interface['{GUID}']function CreateComponent(AOwner: TComponent): ICustomComponent;end;// 按鈕工廠typeTButtonFactory = class(TInterfacedObject, IComponentFactory)function CreateComponent(AOwner: TComponent): ICustomComponent;end;function TButtonFactory.CreateComponent(AOwner: TComponent): ICustomComponent;beginResult := TMyButton.Create(AOwner);(Result as TMyButton).InitComponent;end;
二、Bootstrap 設計模式
理論上,Bootstrap 設計樣例是為程序啟動階段提供一套標準化的初始化流程,就像蓋房子前的 “地基打造” 和 “框架搭建”。它確保程序在正式運行前,所有必要的資源、環境、組件都已準備就緒,避免運行中出現 “缺東少西” 的情況。
在 VCL 開發的實際場景中,程序的啟動過程就是 Bootstrap 思想的典型應用。當我們雙擊 DELPHI 生成的可執行文件時,程序首先會進行一系列初始化操作:加載 VCL 運行時庫、初始化 Application 對象、創建主窗體、加載窗體上的組件資源等。這些步驟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就像按照 “藍圖” 一步步把房子的框架搭起來。如果跳過其中某個步驟,比如沒有初始化 Application 對象,程序就會像沒有地基的房子一樣,根本無法正常運行。這種按照固定流程完成初始化的方式,正是 Bootstrap 設計樣例在實際開發中的生動體現。
三、ForEach 設計模式
從理論角度看,ForEach 設計模式是對集合遍歷操作的標準化封裝,它就像工廠里的 “流水線”,依次對每個產品(集合元素)進行相同的處理。這種標準化的操作方式,不僅讓代碼更簡潔,還降低了出錯的可能性。
在 VCL 開發中,我們經常需要處理各種集合,比如 TList、TStringList 等。以 TStringList 為例,當我們需要將列表中的所有字符串轉換為小寫時,使用 ForEach 模式就能像流水線一樣,依次對每個字符串進行轉換操作。VCL 雖然沒有直接提供 ForEach 方法,但我們可以通過循環來模擬這種模式,這本質上就是在實踐 ForEach 的設計思想。例如,通過一個 for 循環遍歷 TStringList 中的每個元素,對其執行 Lowercase 操作,整個過程清晰明了,每個元素都按照相同的規則被處理,這與理論上 ForEach 模式的核心思想完全一致 —— 通過統一的方式處理集合中的每個元素,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最后小結
這三種設計樣例,從理論上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對象創建、程序初始化和集合遍歷的思路,而在 VCL 開發的實際場景中,這些思路轉化為了具體的代碼實現和開發習慣。它們就像開發過程中的 “指南針”,指引我們寫出更規范、更高效的代碼,也讓我們在技術迭代的浪潮中,能更深刻地理解代碼背后不變的設計思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