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度學習發論文&模型漲點之——液態神經網絡
液態神經網絡(Liquid Neural Networks,LNN)是一種受生物神經系統啟發的連續時間遞歸神經網絡(RNN),其核心創新在于將靜態神經網絡轉化為由微分方程驅動的動態系統。與傳統RNN在離散時間步上更新狀態不同,LNN的神經元狀態由一個微分方程描述,使其能夠更自然地處理非均勻采樣或連續的時間序列數據。這種網絡的設計理念借鑒自生物神經系統,特別是秀麗隱桿線蟲的神經結構,盡管這種微生物的神經系統只有302個神經元,但卻能產生復雜的行為。
我整理了一些液態神經網絡【論文+代碼】合集
論文精選
論文1:
[Nature子刊] Neural circuit policies enabling auditable autonomy
神經回路策略實現可審計自主性
方法
端到端學習系統:設計了一個端到端學習系統,通過卷積層感知輸入,提取圖像特征,并通過循環神經網絡(NCP)結構進行控制。
NCP網絡結構:NCP的網絡結構受秀麗隱桿線蟲神經系統布線圖的啟發,具有稀疏連接和高效的分布式控制能力。
連續時間常微分方程(ODE):NCP利用ODE來模擬神經元的動態行為,提高了模型對時間序列數據的建模能力。
訓練方法:采用半隱式ODE求解器和反向傳播算法進行訓練,確保了訓練過程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創新點
緊湊網絡結構:提出了緊湊的神經回路策略(NCP),僅用19個控制神經元和253個突觸連接,實現了從高維輸入到轉向命令的映射,顯著優于現有的大規模黑盒學習系統。
性能提升:在自動駕駛的車道保持任務中,NCP在輸入噪聲增加時避免崩潰的能力比現有模型高出20%以上。
可解釋性增強:通過稀疏網絡結構和連續時間動態,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魯棒性。
計算效率:與傳統的深度學習模型相比,NCP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模型的復雜度和計算成本。
論文2:
Equivariant graph neural networks for fast electron density estimation of molecules, liquids, and solids
等變圖神經網絡用于分子、液體和固體的快速電子密度估計
方法
等變圖神經網絡:提出了一種基于等變圖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框架,用于預測電子密度ρ(?r),通過在消息傳遞圖中設置特殊的查詢點頂點(僅接收消息)來預測電子密度。
原子序數和坐標輸入:模型僅使用原子的原子序數和坐標作為輸入,無需依賴預定義的密度基函數,從而實現了從數據中直接學習電子密度。
消息傳遞機制:利用消息傳遞機制傳播原子間的相互作用信息,通過等變圖神經網絡學習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訓練數據:在QM9分子數據集、液態碳酸乙烯酯電解質(EC)和NMC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多個數據集上進行了訓練和驗證。
創新點
高精度預測:模型在QM9分子數據集上的準確性超過了DFT計算中不同交換相關泛函的典型變化范圍。
性能提升:在所有三個數據集上,模型的準確性都超越了現有技術,且計算時間比DFT快幾個數量級。
適用性廣泛:該模型不僅適用于分子,還適用于液體和固體,展示了其在不同物態下的廣泛適用性。
計算效率:模型的線性擴展特性使其在處理大規模系統時比DFT更高效,即使對于小系統,模型也比DFT快一個數量級。
論文3: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 finite electric fields using Perturbed Neural Network Potentials
使用受擾動神經網絡勢的有限電場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方法
受擾動神經網絡勢(PNNP):提出了一種新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通過將總原子力表示為標準神經網絡勢(代表未擾動勢能面)和由電場誘導的擾動(通過原子極化張量表示)的和來實現。
消息傳遞機制:利用消息傳遞機制傳播原子間的相互作用信息,通過等變圖神經網絡學習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訓練數據:在QM9分子數據集、液態碳酸乙烯酯電解質(EC)和NMC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多個數據集上進行了訓練和驗證。
流形學習技術:采用流形學習技術壓縮波束成形問題的搜索空間,提高算法的計算效率。
創新點
高精度模擬:PNNP MD在模擬液體水的介電弛豫動力學、介電常數和場依賴的紅外光譜時,與從頭算分子動力學(AIMD)或實驗結果相媲美。
性能提升:與傳統方法相比,PNNP MD在計算效率上提高了幾個數量級,能夠處理更大規模的系統。
適用性廣泛:該方法不僅適用于分子,還適用于液體和固體,展示了其在不同物態下的廣泛適用性。
計算效率:通過避免顯式嵌入到Krein空間和基于特征分解的構建新的內積,提高了算法的計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