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Qt
定義:Qt是一個跨平臺的應用程序和用戶界面框架,主要用于開發具有圖形用戶界面的應用程序,同時也支持非GUI程序的開發。
編程語言:主要使用C++,但也提供了對Python(PyQt)、JavaScript(Qt for JavaScript)等語言的支持。
誕生時間:1991年,由Qt Company(原Trolltech)開發。
用途:主要用于開發桌面應用程序,也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統、移動設備、游戲開發等領域。
2. Qt的應用領域
客戶端開發:用于開發直接與用戶交互的應用程序,如網頁瀏覽器(例如基于Qt的瀏覽器)、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等。
桌面應用開發:Qt的主要應用領域,支持Windows、Linux和Mac操作系統,是開發跨平臺桌面應用程序的首選框架之一。
移動應用開發:雖然Qt支持移動應用開發,但由于市場和生態系統的原因,目前移動應用開發中較少使用Qt。
3. Qt的優勢
跨平臺:支持Windows、Linux和Mac,一套代碼可以在多個平臺上運行,大大減少了開發和維護成本。
商業成熟:被大量商業公司采用,如WPS、VirtualBox等,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支持。
持續更新:相比MFC等舊技術,Qt持續更新,支持新特性,保持了技術的現代性和競爭力。
功能全面:提供了豐富的功能模塊,如圖形、網絡、數據庫、多媒體等,幾乎涵蓋了所有應用程序開發的需求。
4. Qt與其他Windows GUI開發方案的對比
Windows API:提供底層API,開發起來非常原始,也非常繁瑣,需要處理大量的底層細節。
MFC:上個世紀90年代影響力非常大,但現在已經不更新了,技術相對陳舊。
Qt:仍然在不斷的推陳出新,更新新的版本,至今仍然非常有生命力,支持最新的技術和特性。
Windows Forms:給C#(.net)量身定做的一套開發GUI技術體系,包括WPF和UWP,主要用于Windows平臺。
Electron:基于HTML這樣的網頁,打包成一個Windows上運行的客戶端程序,但運行效率低,不適合性能要求高的應用。
Qt:跨平臺的C++圖形用戶界面應用程序框架,是上述解決方案中非常能打的商業公司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戶體驗。
5. 框架與庫的區別
庫(Library):程序員調用庫函數,程序員是主體,庫只是提供一些功能模塊供程序員使用。
框架(Framework):程序員配合框架,完善填充框架中留出的一些細節,框架占主體,程序員需要按照框架的規范和要求進行開發。
6. C++生態中的Qt
C++的生態是割裂的,不像Java存在一些巨無霸社區,C++不同的開源社區/大廠,各自有自己的框架,各自為政。
相比之下,Qt這種能夠被大家共同認可的框架,在C++生態中是不多見的,它提供了跨平臺的開發能力,豐富的功能模塊,良好的用戶體驗,是C++開發中的重要選擇之一。
7. Qt 支持的操作系統
Windows:支持各個版本,尤其是Linux中的KDE桌面基于Qt構建的。
Linux:各種發行版均支持,Linux桌面環境中,存在好幾家桌面環境:
GNOME(基于GTK構建的)
KDE(基于Qt構建的)
Mac系統:同樣支持,Qt在Mac上也能很好地運行。
嵌入式系統:Qt也廣泛應用于嵌入式系統開發,如日常使用的冰箱、洗衣機、路由器、投影儀等設備的內部計算機中。
8. 嵌入式系統開發
應用場景:嵌入式系統通常用于日常設備中,這些設備內部也有計算機,但配置較低,成本也低。
Qt的優勢:Qt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統的圖形化界面編程,尤其是在一些工業設備上,Qt能夠提供穩定和高效的解決方案。
9. Qt 的商業許可
商業許可:如果你想使用Qt開發一個程序,可以向Qt公司購買商業許可證(花錢)。
開源許可:也可以選擇開源許可,不必花錢,直接使用Qt進行開發。
10. Qt 的優點
跨平臺:幾乎支持所有平臺,包括Windows、Linux、Mac和嵌入式系統。
接口簡單:容易上手,學習Qt框架對學習其他框架有參考意義。
內存管理: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內存回收機制,半自動的垃圾回收,能夠簡化內存釋放,提高程序運行效率。
開發效率高:能夠快速構建應用程序。
社區支持:有很好的社區氛圍,市場份額在慢慢上升。
11. Qt 的生態系統
技術支持:主要提供的是技術支持,商業許可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務。
開源社區:如Redhat(收費Linux發行版)和Oracle(收費的數據庫)等公司也在使用Qt。
12. Qt 的未來
持續更新:在軟件開發中,并非是越新就越好,但在進行商業開發的時候,相比之下,引入新的特性,不如優先確保不引入嚴重的問題。
市場份額:Qt的市場份額在慢慢上升,越來越多的公司和開發者選擇使用Qt進行開發。
注:本篇文章部分內容是根據老師所講內容,依據板書用AI串聯成文的,時間較為緊張,還望各位讀者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