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模型的鼻咽癌全周期預測及診療優化研究報告

目錄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目標與創新點

二、大模型技術與鼻咽癌相關理論基礎

2.1 大模型技術概述

2.2 鼻咽癌疾病知識

2.3 大模型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三、數據收集與預處理

3.1 數據來源

3.2 數據清洗

3.3 數據標注

3.4 數據標準化

四、大模型構建與訓練

4.1 模型選擇與架構設計

4.2 模型訓練過程

4.3 模型評估指標

4.4 模型優化與調優

五、鼻咽癌術前預測與手術方案制定

5.1 術前風險預測

5.2 手術方案制定

5.3 麻醉方案制定

5.4 案例分析

六、鼻咽癌術中預測與決策支持

6.1 術中實時監測數據獲取

6.2 大模型對術中情況的預測

6.3 基于預測的術中決策調整

6.4 案例分析

七、鼻咽癌術后預測與護理方案制定

7.1 術后恢復情況預測

7.2 術后護理方案制定

7.3 并發癥風險預測與預防

7.4 案例分析

八、統計分析與技術驗證

8.1 統計分析方法

8.2 模型驗證方法

8.3 實驗驗證結果

8.4 結果分析與討論

九、健康教育與指導

9.1 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

9.2 健康教育的方式與途徑

9.3 教育效果評估

十、研究結論與展望

10.1 研究成果總結

10.2 研究的局限性

10.3 未來研究方向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種常見于頭頸部的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的地域分布特征,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病率尤為突出,如廣東、廣西等地被稱為 “鼻咽癌高發區”。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全球癌癥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鼻咽癌新發病例約 13.3 萬例,死亡病例約 8.0 萬例 ,而中國鼻咽癌新發病例約占全球的 47%,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

傳統的鼻咽癌診斷主要依賴于臨床癥狀、鼻咽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如 CT、MRI 等)以及病理活檢等手段。然而,這些方法在早期診斷的準確性、疾病進展預測以及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早期鼻咽癌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導致患者確診時往往已處于中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同時,由于鼻咽癌的異質性,不同患者對相同治療方案的反應差異較大,傳統方法難以準確預測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從而影響治療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大模型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能夠對海量的醫學數據(包括臨床癥狀、影像信息、基因數據等)進行深度挖掘和學習,從而實現對疾病的精準預測和診斷。將大模型應用于鼻咽癌的預測,有望突破傳統方法的局限,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診斷率,更準確地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和治療反應,為臨床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社會價值。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機器學習算法構建鼻咽癌預測模型。如美國的一些研究團隊嘗試運用深度學習中的卷積神經網絡(CNN)對鼻咽癌的醫學影像數據進行分析,以實現腫瘤的自動識別和分期預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影像特征提取和初步的分期預測方面展現出較好的性能,但在綜合多模態數據進行全面預測以及臨床實際應用的推廣上仍面臨挑戰。歐洲的研究則更側重于將基因組學數據與臨床數據相結合,探索基于基因表達譜的鼻咽癌風險預測模型,通過分析特定基因的表達變化來預測患者的發病風險和預后,但目前該類模型的準確性和普適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國內在鼻咽癌預測模型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團隊基于大量臨床病例數據,開發了融合多模態影像(CT、MRI)與臨床信息的預測模型,在鼻咽癌的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中表現出較高的準確性,有效提高了對腫瘤侵犯范圍和轉移風險的預測能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研究團隊則利用多任務深度學習模型對鼻咽癌患者治療前的 PET/CT 圖像進行分析,構建了影像組學諾莫圖模型,實現了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預后的有效預測和風險分層,為臨床個體化治療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當前國內外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數模型在多模態數據的融合和利用上不夠充分,缺乏對不同數據源之間復雜關系的深入挖掘;同時,模型的可解釋性較差,難以讓臨床醫生直觀理解模型的決策過程,限制了模型在臨床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在鼻咽癌的診療方案方面,國內外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主要是以放療為主,結合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對于早期鼻咽癌,單純放療即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而對于中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模式,近年來,誘導化療聯合同步放化療以及免疫治療聯合放化療等新方案的應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復發轉移風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這些方案在治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以及治療費用等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解決。

1.3 研究目標與創新點

本研究旨在利用大模型技術,整合多模態醫學數據,構建高精度的鼻咽癌預測模型,實現對鼻咽癌術前、術中、術后情況以及并發癥風險的準確預測,并基于預測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麻醉方案、術后護理計劃,同時通過統計分析和技術驗證方法確保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為鼻咽癌的臨床診療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本研究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多模態數據深度融合:全面整合鼻咽癌患者的臨床癥狀、影像數據(CT、MRI、PET/CT 等)、基因數據、實驗室檢查數據等多模態信息,利用大模型強大的特征提取和融合能力,深入挖掘不同數據之間的潛在關聯,打破傳統模型單一數據利用的局限,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可解釋性模型構建:在模型設計中引入可解釋性技術,如注意力機制、特征重要性分析等,使模型的預測結果具有可解釋性,幫助臨床醫生理解模型的決策依據,增強對模型的信任度,促進模型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全流程個性化診療:基于大模型的預測結果,為每一位鼻咽癌患者制定從術前評估、手術方案設計、麻醉管理、術后護理到健康教育的全流程個性化診療方案,實現精準醫療,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

多中心臨床驗證:聯合多家醫療機構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收集大量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的鼻咽癌患者數據,對模型進行廣泛驗證和優化,確保模型的普適性和可靠性,為模型的臨床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二、大模型技術與鼻咽癌相關理論基礎

2.1 大模型技術概述

大模型,即人工智能大模型(AI Large Model),是指基于深度學習框架構建,運用海量數據與強大算力進行訓練,擁有龐大參數規模的機器學習模型 。其參數數量往往可達數十億甚至數千億,如 GPT-3 就具備 1750 億個參數。大模型的核心架構是 Transformer,它以自注意力機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為關鍵設計,該機制允許模型在處理序列數據時,通過 Query-Key-Value 操作計算輸入序列中各個位置的權重,從而關注整個序列的不同部分,有效捕捉長距離依賴關系,解決了傳統循環神經網絡(RNN)在處理長序列時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問題,且能并行處理,大幅提升了訓練效率 。

在訓練過程中,大模型通常先在大規模無標注數據上進行預訓練,通過掩碼語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下一句預測(Next Sentence Prediction)等任務學習通用的語言表示或數據特征,形成基本的理解和處理能力;之后在特定任務的小規模標注數據上進行微調,使模型更好地適應具體應用場景 。大模型具有強大的泛化能力和通用性,能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多個領域處理復雜任務,如文本生成、圖像分類、疾病預測等,并且當模型的訓練數據和參數擴展到一定臨界規模后,會展現出 “涌現能力”,能夠從原始訓練數據中自動學習并發現新的、更高層次的特征和模式 。

在機器學習領域,除了基于 Transformer 架構的大模型,還有許多常用的算法。決策樹算法通過構建樹形結構對數據進行分類和預測,其原理是基于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或基尼指數等指標選擇最優特征進行分裂,直觀易懂且可解釋性強,能處理離散和連續數據,但容易過擬合 。支持向量機(SVM)則是尋找一個最優超平面,將不同類別的數據點盡可能分開,在小樣本、非線性分類問題上表現出色,不過計算復雜度較高,對大規模數據處理效率較低 。在深度學習領域,除了 Transformer 架構,卷積神經網絡(CNN)廣泛應用于圖像識別任務,它通過卷積層、池化層和全連接層等結構自動提取圖像的特征,能夠有效降低模型參數數量,提高計算效率;循環神經網絡(RNN)及其變體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和門控循環單元(GRU)則擅長處理序列數據,如時間序列和自然語言,能夠捕捉序列中的長期依賴關系 。這些傳統算法和深度學習模型在各自的應用場景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大模型技術相互補充,共同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

2.2 鼻咽癌疾病知識

鼻咽癌是發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率較高,尤其在南方地區更為顯著,具有明顯的地域聚集性和家族遺傳性 。其病因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是鼻咽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90% 以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 EB 病毒抗體呈陽性,EB 病毒的潛伏感染及相關基因表達產物可促進鼻咽上皮細胞的惡性轉化 ;環境因素中,長期接觸亞硝胺類化合物(如咸魚等腌制食品)、鎳等微量元素以及空氣污染等可能增加發病風險 ;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多態性,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的人群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

鼻咽癌的病理類型主要包括角化型鱗狀細胞癌、分化型非角化型癌、未分化型非角化型癌等,其中未分化型非角化型癌最為常見,惡性程度較高,易發生早期轉移 。早期鼻咽癌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涕中帶血,表現為吸鼻后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血量通常較少;耳鳴、聽力下降也是常見癥狀,多因腫瘤壓迫咽鼓管導致單側耳鳴或聽力減退,還可能引發卡他性中耳炎 。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出現鼻塞,多為單側,腫瘤增大堵塞雙側后鼻孔時可出現雙側鼻塞;頭痛也是常見癥狀之一,早期頭痛部位不固定,間歇性發作,晚期則為持續性偏頭痛,部位固定,主要是由于腫瘤侵犯顱底、顱內蔓延累及顱神經所致 。此外,還可能出現面部麻木、復視、頸部淋巴結轉移等癥狀,頸部淋巴結轉移較為常見,約 60.3% - 86.1% 的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部分患者甚至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癥狀 。

臨床上,鼻咽癌的分期主要采用 TNM 分期系統,T 代表原發腫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圍,N 代表區域淋巴結轉移情況,M 代表遠處轉移情況 。根據 TNM 的不同組合,將鼻咽癌分為 I - IV 期,分期不同,治療方法和預后也有所差異 。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放療利用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由于多數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敏感性高,且原發灶和頸部淋巴引流區域容易被包括在照射野內,因此放療是首選治療方法 。對于中晚期患者,常采用同步放化療,化療藥物如順鉑、紫杉醇等與放療聯合使用,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此外,誘導化療聯合同步放化療、輔助化療以及近年來興起的靶向治療(如西妥昔單抗等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如帕博利珠單抗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在鼻咽癌的治療中取得了一定進展,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但這些治療方法也可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放療可能導致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口干等,化療可能引起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 。

2.3 大模型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大模型憑借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在醫學領域展現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為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變革。

在醫學影像診斷方面,大模型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團隊合作推出的 “龍影” 大模型(RadGPT),基于該模型研發的 “中文數字放射科醫生”“小君”,能夠通過分析 MRI 圖像描述快速生成超過百種疾病的診斷意見,平均生成一個病例的診斷意見僅需 0.8 秒 。它通過對大量醫學影像報告數據的學習,能夠準確理解影像描述中的關鍵信息,并結合醫學知識生成相應的診斷建議,經過近千例病例驗證,準確率超過 95% 。這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幫助醫生更快地做出準確判斷,尤其是在面對大量影像數據時,能有效減輕醫生的工作負擔,減少人為失誤 。此外,在肺部 CT 影像診斷中,大模型可以通過對肺部 CT 圖像的分析,自動識別肺部結節的位置、大小、形態等特征,并判斷結節的良惡性,為早期肺癌的診斷提供有力支持 。

在疾病預測領域,大模型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例,通過收集患者的臨床數據(如血糖、血壓、血脂等生理指標)、生活習慣數據(如飲食、運動、吸煙飲酒情況等)以及遺傳數據等多源信息,利用大模型進行分析和學習,能夠建立高精度的疾病預測模型 。這些模型可以預測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以及糖尿病患者發生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的可能性,幫助醫生提前制定干預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在傳染病預測方面,大模型可以結合流行病學數據、人口流動數據、環境數據等,對傳染病的傳播趨勢進行預測,為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例如,通過分析歷史疫情數據、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信息,預測傳染病在不同地區的傳播范圍和速度,以便及時采取隔離、疫苗接種等防控措施,降低疫情的影響 。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大模型同樣具有重要價值。藥物研發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大模型可以加速候選藥物篩選過程,通過對大量化合物結構和活性數據的學習,預測化合物與疾病靶點的結合能力,快速篩選出具有潛在活性的化合物,減少實驗次數,縮短研發周期 。晶泰科技的 XpeedPlay 平臺利用大模型技術,超高速生成苗頭抗體,加速了藥物的研發流程 。此外,大模型還可以優化臨床試驗設計,通過分析患者的特征數據和疾病模型,預測不同治療方案在不同患者群體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幫助制定更合理的臨床試驗方案,提高研發成功率 。在藥物副作用預測方面,大模型可以通過對藥物分子結構、臨床數據和不良反應報告的分析,預測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為藥物安全性評估提供參考 。

三、數據收集與預處理

3.1 數據來源

本研究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多家大型三甲醫院的腫瘤科、耳鼻喉科等相關科室,同時整合了權威的醫學數據庫,以確保數據的多樣性和代表性。具體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影像數據:收集了鼻咽癌患者的 CT(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數據,包括平掃和增強掃描圖像,這些圖像能夠清晰展示鼻咽部的解剖結構和病變情況,有助于觀察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影像數據,憑借其高軟組織分辨率的優勢,能更準確地顯示腫瘤對周圍軟組織的侵犯程度,特別是對顱底、顱內結構的累及情況;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數據,通過代謝顯像,可檢測出腫瘤細胞的代謝活性,對于發現早期病變和遠處轉移具有重要價值 。這些影像數據的采集時間跨度為 [具體年份區間],共納入 [X] 例患者的影像資料,確保了數據的時效性和豐富性。

臨床數據:詳細記錄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齡、性別、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包括吸煙、飲酒等),這些因素與鼻咽癌的發病風險密切相關;癥狀信息,包括涕血、鼻塞、耳鳴、聽力下降、頭痛等常見癥狀的出現時間、頻率和嚴重程度,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線索;體征信息,如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位置、大小、質地等,對于判斷腫瘤的轉移情況具有重要意義;實驗室檢查數據,包括血常規、生化指標、腫瘤標志物(如 EB 病毒相關抗體、DNA 定量等),其中 EB 病毒與鼻咽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其檢測結果對診斷和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治療信息,涵蓋了患者接受的放療、化療、手術等治療方式的具體方案、治療周期和治療效果,為后續的治療方案優化提供依據。臨床數據通過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進行收集,并經過專業醫生的人工審核,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共收集到 [X] 例患者的完整臨床資料。

基因數據:采用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對鼻咽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獲取基因序列信息,以檢測基因突變、基因拷貝數變異等遺傳改變;全外顯子測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聚焦于基因組的外顯子區域,該區域包含了大部分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能夠更高效地檢測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特定基因 panel 測序,針對已知與鼻咽癌相關的基因(如 TP53、PIK3CA 等)進行靶向測序,深入分析這些基因的變異情況。基因數據的樣本采集嚴格遵循倫理規范,經過患者知情同意后進行,共獲取了 [X] 例患者的基因數據,并與公共基因數據庫(如 dbSNP、ClinVar 等)進行比對和驗證,確保數據的可靠性。

3.2 數據清洗

在數據收集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數據中可能存在重復、錯誤和缺失值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和模型的性能,因此需要進行數據清洗。

重復數據處理:使用 Python 的 pandas 庫中的drop_duplicates()函數,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重復數據檢測和刪除。首先,根據患者的唯一標識(如病歷號)對數據進行初步篩選,去除完全相同的記錄;然后,對于部分字段相同但其他字段存在差異的疑似重復數據,通過人工審核的方式,結合臨床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和處理,確保數據的唯一性 。經過處理,共刪除了 [X] 條重復數據,有效減少了數據冗余。

錯誤數據識別與修正:對于數值型數據,利用統計學方法(如箱線圖、Z-score 等)識別異常值。以患者的年齡為例,若年齡出現負數或超出正常人類壽命范圍的值,則判定為異常值。對于這些異常值,通過查閱原始病歷或與相關醫生溝通進行核實和修正;對于文本型數據,如癥狀描述、診斷結果等,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進行錯誤檢測。例如,利用語言模型檢測文本中的語法錯誤、拼寫錯誤以及語義不合理的表述,并進行手動修正。通過這些方法,共識別并修正了 [X] 處錯誤數據,提高了數據的質量。

缺失值處理策略:對于數值型數據缺失值,若數據分布較為均勻,采用均值填充法,即計算該特征的所有非缺失值的平均值,用該平均值填充缺失值;若數據分布不均勻,采用中位數填充法,以避免極端值對填充結果的影響。對于分類數據缺失值,采用眾數填充法,即使用該特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類別填充缺失值。此外,還嘗試了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缺失值填補方法,如 K 近鄰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該算法通過尋找與缺失值樣本最相似的 K 個樣本,根據這 K 個樣本的特征值來預測缺失值。具體實現時,使用 Python 的 scikit-learn 庫中的KNNImputer類進行操作 。經過對比實驗,根據不同特征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缺失值填補方法?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88655.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88655.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88655.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基于odoo17的設計模式詳解---訪問模式

大家好,我是你的Odoo技術伙伴。想象一下,我們有一個復雜的對象結構,比如一個由不同類型的訂單行(銷售行、折扣行、備注行)組成的銷售訂單。現在,我們需要對這個結構執行一些新的操作,比如&#…

使用langgraph 構建RAG 智能問答代理

RAG 智能問答代理: ? 支持用戶持續提問 ? 根據模型判斷是否需要查資料 ? 自動調用 PDF 檢索工具查找內容 ? 自動引用內容回答 ? 可以輸入 exit / quit 退出 下載需要的library pip install langchain-google-genai pip install langgraph pip install langchai…

零基礎搭建監控系統:Grafana+InfluxDB 保姆級教程,5分鐘可視化服務器性能!?

??你是否遇到過這些問題???服務器突然卡頓,卻找不到性能瓶頸需要手動查看日志,無法實時監控數據運維報表全靠截圖拼接,領導直呼“太原始”?今天教你用GrafanaInfluxDB構建企業級監控系統,從此告別“盲人摸象”式運…

Java中的wait和notify、Condition接口的使用

Java中的wait和notify機制基礎概念在Java中,wait()和notify()是Object類的原生方法,用于實現線程間的協作:wait()使當前線程釋放對象鎖并進入等待狀態必須在synchronized代碼塊內調用語法:obj.wait() 或 obj.wait(long timeout)線…

【Modern C++ Part9】Prefer-alias-declarations-to-typedefs

條款9&#xff1a;優先使用聲明別名而不是typedef 我有信心說&#xff0c;大家都同意使用STL容器是個好的想法&#xff0c;并且我希望&#xff0c;條款18可以說服你使用std::unique_ptr也是個好想法&#xff0c;但是我想絕對我們中間沒有人喜歡寫像這樣std::unique_ptr<std:…

STM32第二十一天定時器TIM

1 定時器基礎知識a:上來說就是用來定時的機器&#xff0c;是存在于STM32單片機中的一個外設。STM32總共有8個定時器&#xff0c;分別是2個高級定時器(TIM1、TIM8)&#xff0c;4個通用定時器 (TIM2、TIM3、TIM4、TIM5) 和2個基本定時器 (TIM6、TIM7)&#xff0c;如下圖所示&…

鼎捷T100程序開發:校驗程序詳解

校驗程序概述 T100系統校驗程序需要確保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xff0c;相當于企業信息系統的"健康體檢醫生"。它通過預設規則掃描系統數據&#xff0c;識別異常和錯誤&#xff0c;確保業務運行可靠。通過持續完善的校驗機制&#xff0c;企業能夠構建數…

BaseDao 通用查詢方法設計與實現

BaseDao 通用查詢方法設計與實現 一、通用查詢方法設計思路 1. 核心查詢功能矩陣查詢類型方法名功能說明復雜度主鍵查詢findById()根據主鍵獲取單個實體?全量查詢findAll()獲取全部實體?條件查詢findByCondition()動態條件查詢???分頁查詢findPage()分頁結果集????排序…

llama.cpp gguf主要量化方法

量化是一種通過降低模型參數的表示精度來減少模型的大小和計算存儲需求的方法&#xff0c;如把單精度fp32轉化為int8來減少存儲和計算成本。 常見的是線性量化&#xff0c;公式 r S(q-Z)&#xff0c;將實數值r映射為量化的整數值q&#xff0c;其中縮放因子S和零點Z根據參數分…

汽車級MCU選型新方向:eVTOL垂槳控制監控芯片的替代選型技術分析

摘要&#xff1a;隨著eVTOL&#xff08;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xff09;領域的蓬勃發展&#xff0c;對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垂槳控制監控芯片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汽車級MCU&#xff08;微控制單元&#xff09;在這一新興領域的應用潛力&#xff0c;以國科安芯推出…

Deepoc具身智能大模型:送餐機器人如何學會“讀心術”

Deepoc具身智能大模型&#xff1a;送餐機器人如何學會“讀心術”深夜十點的商場火鍋店&#xff0c;一臺銀色機器人正穿越喧鬧的人群。當它感知到奔跑的兒童突然變向&#xff0c;驅動輪立即反向微調0.3度&#xff1b;托盤上的牛油鍋底因顧客推椅產生晃動&#xff0c;平衡系統瞬間…

學習設計模式《十七》——狀態模式

一、基礎概念 狀態模式的本質是【根據狀態來分離和選擇行為】。 狀態模式的定義&#xff1a;允許一個對象在其內部狀態改變時改變它的行為&#xff1b;對象看起來似乎修改了它的類。 認識狀態模式序號認識狀態模式說明1狀態和行為通常指的是對象實例的屬性的值&#xff1b;而行…

python的婚紗影樓管理系統

前端開發框架:vue.js 數據庫 mysql 版本不限 后端語言框架支持&#xff1a; 1 java(SSM/springboot)-idea/eclipse 2.NodejsVue.js -vscode 3.python(flask/django)–pycharm/vscode 4.php(thinkphp/laravel)-hbuilderx 數據庫工具&#xff1a;Navicat/SQLyog等都可以 隨著婚紗…

濾波電路Multisim電路仿真實驗匯總——硬件工程師筆記

目錄 1 濾波電路基礎知識 1.1 濾波電路的分類 1.1.1 按頻率選擇性分類 1.1.2 按實現方式分類 1.2 濾波電路的設計 1.2.1 確定濾波器類型 1.2.2 計算截止頻率 1.2.3 選擇濾波階數 1.2.4 考慮元件參數 1.2.5 仿真驗證 1.3 濾波電路的應用 1.3.1 電源濾波 1.3.2 音頻…

C++隨機打亂函數:簡化源碼與原理深度剖析

文章目錄一、Fisher-Yates洗牌算法核心原理二、std::random_shuffle簡化實現與缺陷分析簡化源碼&#xff08;核心邏輯&#xff09;原理層面的致命缺陷三、std::shuffle的現代改進與實現簡化源碼&#xff08;核心邏輯&#xff09;原理層面的關鍵改進四、隨機數生成器工作原理URB…

DBeaver連接MySQL8.0報錯Public Key Retrieval is not allowed

DBeaver 鏈接本地mysql8.0服務報錯Public Key Retrieval is not allowed為什么會出現這個錯誤&#xff1f;MySQL 8.0 默認使用新的認證插件&#xff1a;caching_sha2_password某些客戶端&#xff08;比如老版本的 JDBC 驅動或配置不當的 DBeaver&#xff09;在連接時&#xff0…

SpringBoot系列—統一功能處理(攔截器)

上篇文章&#xff1a; SpringBoot系列—MyBatis-plushttps://blog.csdn.net/sniper_fandc/article/details/148979284?fromshareblogdetail&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48979284&sharereferPC&sharesourcesniper_fandc&sharefromfrom_link 目錄 1 攔…

《匯編語言:基于X86處理器》第7章 整數運算(3)

本章將介紹匯編語言最大的優勢之一:基本的二進制移位和循環移位技術。實際上&#xff0c;位操作是計算機圖形學、數據加密和硬件控制的固有部分。實現位操作的指令是功能強大的工具&#xff0c;但是高級語言只能實現其中的一部分&#xff0c;并且由于高級語言要求與平臺無關&am…

應用筆記|數字化儀在醫學SS-OCT中的應用

引言近些年來&#xff0c;OCT&#xff08;光學相干斷層掃描&#xff0c;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xff09;作為一種非破壞性3D光學成像技術逐漸在醫學眼科設備中流行起來。OCT可提供實時一維深度或二維截面或三維立體的圖像&#xff0c;分辨率可達微米&#xff08;μm&…

Ubuntu 22.04與24.04 LTS版本對比分析及2025年使用建議

Ubuntu 22.04與24.04 LTS版本對比分析及2025年使用建議 在2025年的技術環境下&#xff0c;Ubuntu 22.04和24.04 LTS各有優勢&#xff0c;選擇哪一個取決于具體應用場景和用戶需求。經過對系統內核、桌面環境、軟件生態、生命周期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xff0c;本報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