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Redis
在Linux系統上安裝Redis可以通過包管理器或源碼編譯兩種方式進行。以下是兩種方法的詳細步驟。
使用包管理器安裝Redis(以Ubuntu為例):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redis-server
通過源碼編譯安裝Redis:
wget https://download.redis.io/redis-stable.tar.gz
tar -xzvf redis-stable.tar.gz
cd redis-stable
make
sudo make install
配置Redis
安裝完成后需要對Redis進行基本配置。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redis/redis.conf
。
修改配置文件以允許遠程訪問:
bind 0.0.0.0
設置Redis密碼:
requirepass yourpassword
配置持久化方式(RDB或AOF):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appendonly yes
管理Redis服務
安裝完成后需要啟動并管理Redis服務。
啟動Redis服務: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
設置開機自啟:
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
檢查服務狀態:
sudo systemctl status redis-server
測試Redis
安裝配置完成后需要測試Redis是否正常工作。
使用redis-cli連接測試:
redis-cli
ping
如果設置了密碼,需要先認證:
auth yourpassword
測試數據操作:
set testkey "hello"
get testkey
防火墻配置
如果系統啟用了防火墻,需要開放Redis端口(默認6379)。
使用ufw防火墻:
sudo ufw allow 6379/tcp
sudo ufw reload
使用firewalld防火墻: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性能優化
對于生產環境,還需要進行一些性能優化配置。
調整最大內存限制:
maxmemory 2gb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修改TCP連接數:
tcp-backlog 511
timeout 0
tcp-keepalive 300
調整客戶端連接數:
maxclients 10000
安全加固
為提高安全性,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修改默認端口:
port 6380
禁用危險命令:
rename-command FLUSHALL ""
rename-command CONFIG ""
啟用保護模式:
protected-mode yes
監控與維護
定期監控Redis運行狀態很重要。
查看Redis信息:
info
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info memory
查看客戶端連接:
info clients
設置定期備份:
crontab -e
0 3 * * * redis-cli bg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