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某建筑物位于貴州省某縣城區內,靠近縣城主干道,周邊配套學校、醫院、商貿城。建筑物臨近鳳凰湖、芙蓉江等水系,主打“湖景生態宜居”。改建筑物總占地面積:約5.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
2.?監測目的
本次項目主要針對該建筑物臨湖一側近300m擋墻的水平位移、豎向位移進行自動化監測。通過對擋墻的自動化監測從而預先了解建筑基礎位移變化進而提前反應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該建筑物施工階段、運營階段的安全穩定進行。
3.?點位布設
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 8-2016,具體規定如下:
沉降監測
(1)沉降觀測應測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應根據需要計算基礎傾斜、局部傾斜、相對彎曲及構件傾斜。
(2)對民用建筑,沉降監測點宜布設在下列位置:建筑的四角、核心簡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m~20m處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
(3)觀測過程中,若發現大規模沉降、嚴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等,或出現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應提高觀測頻率,并應實施安全預案。
傾斜監測
(1)當測定頂部相對于底部的整體傾斜時,應沿同一豎直線分別布設頂部監測點和底部對應點。
(2)當測定局部傾斜時,應沿同一豎直線分別布設所測范圍的上部監測點和下部監測點。
(3)傾斜觀測的周期,宜根據傾斜速率每1月~3個月觀測1次。當出現基礎附近因大量堆載或卸載、場地降雨長期積水等導致傾斜速度加快時,應提高觀測頻率。施工期間傾斜觀測的周期和頻率,宜與沉降觀測同步。
(4)傾斜觀測作業應避開風荷載影響大的時間段。對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傾斜觀測,也應避開強日照時間段。
4.?測點統計
靜力水準儀
靜力水準儀是一種高精密測量儀器,適用于長期監測大壩、隧道邊坡、路堤基坑、工民用建筑等工程的多點各部位的沉降變形。通常安裝在被測物體等高的測墩上或墻壁等高線上,采用一體化模塊化自動測量單元采集數據,并通過有線或無線通訊與計算機連接,實現自動化觀測。
傾角計
傾角傳感器內部集成了MEMS加速度計,通過測量重力加速度來計算物體的傾斜角度。當物體傾斜時,加速度計會感應到重力分量的改變,通過計算和處理這些數據,傾角傳感器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傾斜度傾角計是一種用于測量物體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角度的儀器。其廣泛應用于橋梁、基坑、建筑物、大壩、地質邊坡、模架工程、工業傾角等測量。
5.?現場圖片
6.?巖創可視化平臺數據展示?
本項目通過巖創可視化云平臺觀查數據,根據設置報警值,數據變化達到預警值時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及時通知,提供有效預警,提高了建筑物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構建一個全面的安全監測體系;同時保障這類特殊建筑形態的全生命周期安全與性能優化,同時推動建筑技術的創新發展;我們將持續創新,以提供更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