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為使命、愿景、價值觀的演變過程
1、創業初期(1987 - 1994 年):生存導向,文化萌芽
- 使命愿景雛形:1994年華為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占一份”的宏偉夢想,此時使命愿景尚處于競爭型愿景階段,以生存和市場份額為目標。
- 文化基因沉淀:創業初期華為在發展中沉淀了文化基因,但尚未形成系統的核心價值主張體系。
2、國內市場拓展與技術研發期(1995 - 2000 年):走向規范,文化成型
- 使命愿景發展:這一階段華為開始向城市市場進軍,并逐步向國際化發展,愿景和使命開始與國際化接軌。
- 《華為基本法》出臺:1996 - 2000年(成立十年后),華為通過《基本法》走出混沌,企業文化逐漸清晰化、條理化。《基本法》是華為宏觀上引導企業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全體員工的心理契約,為華為的成長作出了共同承諾。
3、全球市場發展期(2001 - 2010 年):國際化深化,文化演進
- 使命愿景明確:2007年華為愿景為“豐富人民的溝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消費者關心的挑戰和壓力,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不斷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2008年愿景仍為“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使命調整為“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 文化全球推廣:隨著華為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企業文化逐漸在全球范圍內推廣,為公司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文化支撐。
4、戰略轉型與成熟期(2011 年至今):構建智能世界,文化升華
- 使命愿景升級:2017年(每十年更新一次使命、愿景、價值觀)后華為愿景升級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一愿景體現了華為對數字化時代的深刻洞察和使命擔當。
- 核心價值觀形成:2008年(成立30年)《華為公司核心價值觀》全球發布,用六句話表述華為的文化價值觀:成就客戶、艱苦奮斗、自我批判、至誠守信、開放進取、團隊合作。2011年華為文化的核心從哲學走向實踐,奠定了華為的文化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
- 文化持續創新:華為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企業文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企業戰略需求。例如,華為將“灰度哲學”引入管理,構建“耗散型組織”,持續激發組織活力。
二、華為使命、愿景、價值觀演變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華為使命、愿景、價值觀的演變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關,在不同發展階段,使命、愿景、價值觀的調整為企業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推動企業不斷前進,具體關系如下:
創業初期(1987 - 1994 年):生存導向,奠定文化基礎
- 使命愿景:這一階段華為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占一份”的競爭型愿景,使命圍繞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夢想、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展開。當時華為銷售額僅1億多人民幣,但這樣的愿景使命展現出強烈的進取精神,為華為在市場中立足提供了精神指引。
- 價值觀:華為在這一時期沉淀了文化基因,提出“板凳要坐十年冷”“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等價值主張型口號,這些口號針對研發、生產等不同環節,激勵員工艱苦奮斗(精神上艱苦奮斗,物質上富裕),為企業的早期發展凝聚了力量。
- 與發展的關系:創業初期華為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生存是首要任務。明確的愿景使命和初步形成的價值觀,使員工明確了努力方向,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幫助華為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內市場拓展與技術研發期(1995 - 2000 年):走向規范,文化成型助力發展
- 使命愿景:華為開始向城市市場進軍并逐步國際化,愿景和使命與國際化接軌,更加注重滿足客戶需求和創造價值。
- 價值觀:1996 - 2000年《華為基本法》出臺,華為文化逐漸清晰化、條理化。《基本法》是華為宏觀上引導企業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企業的成長作出了共同承諾,使華為在管理上逐漸走向規范。
- 與發展的關系: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華為需要更加規范的管理和文化來支撐發展。《基本法》的出臺統一了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為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拓展和技術的研發提供了文化保障,使華為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實現了從創業期向成長期的過渡。
全球市場發展期(2001 - 2010 年):國際化深化,文化演進推動全球布局
- 使命愿景:2007年華為愿景為“豐富人民的溝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消費者關心的挑戰和壓力,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不斷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2008年愿景仍為“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使命調整為“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這一時期華為國際化進程加速,愿景和使命更加貼合全球客戶的需求。
- 價值觀:2008年《華為公司核心價值觀》全球發布,用六句話表述華為的文化價值觀:成就客戶、艱苦奮斗、自我批判、至誠守信、開放進取、團隊合作。這些價值觀為華為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行為準則。
- 與發展的關系:在全球市場發展過程中,華為面臨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市場競爭等問題。明確的愿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使華為能夠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與全球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提升了華為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了華為全球業務的快速發展。
戰略轉型與成熟期(2011 年至今):構建智能世界,文化升華引領創新發展
- 使命愿景:2017年后華為愿景升級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一愿景體現了華為對數字化時代的深刻洞察和使命擔當,反映了華為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前瞻性布局。
- 價值觀:華為文化的核心從哲學走向實踐,奠定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的文化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更加注重實踐和落地,為華為的戰略轉型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 與發展的關系:隨著信息行業的革命性變化,華為需要進行戰略調整和創新發展。升級后的愿景使命和更加務實的價值觀,使華為能夠聚焦客戶需求,鼓勵員工勇于創新、艱苦奮斗,推動了華為在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發展,引領了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浪潮。
三、為什么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使命、愿景、價值觀?
企業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使命、愿景、價值觀,這是由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外部環境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以下為你展開分析:
1、適應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
- 創業初期:明確生存方向
在創業初期,企業資源匱乏、規模較小,面臨的首要任務是生存。此時的使命、愿景、價值觀需圍繞生存展開,為團隊指明方向。例如,阿里巴巴在創業初期,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愿景是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02年的企業。當時互聯網電商在中國尚處于萌芽階段,這一使命和愿景明確了企業要解決中小企業做生意難的問題,為創業團隊提供了清晰的目標,凝聚了力量,幫助企業在艱難的創業環境中生存下來。 - 發展期:聚焦業務拓展
隨著企業進入發展期,規模逐漸擴大,市場份額開始增加,此時需要進一步明確業務拓展方向。使命、愿景、價值觀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匹配,引導企業向更高目標邁進。比如華為在發展期,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其愿景從最初的“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占一份”逐步升級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一愿景的升級反映了華為從單純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向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為企業的業務拓展和技術創新提供了指引。 - 成熟期:推動持續創新與社會責任
企業進入成熟期后,市場份額相對穩定,但面臨著創新壓力和社會責任。此時的使命、愿景、價值觀應更加注重創新和社會責任,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蘋果公司在成熟期,其使命不僅是提供高質量的電子產品,還強調通過創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蘋果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環保、公益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種使命、愿景、價值觀的轉變有助于蘋果保持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形象。
2、應對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
- 市場需求變化 - 需求
市場需求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也需要相應調整。例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一些食品企業開始調整其使命和價值觀。比如達能集團,其使命從最初的提供優質食品轉變為“通過食品,為盡可能多的人帶來健康”,愿景也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這一轉變使達能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健康和環保需求的產品。 - 競爭態勢變化 - 競爭
市場競爭態勢的變化也會影響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如果競爭對手推出了新的產品或服務,或者采用了新的營銷策略,企業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和理念,以保持競爭優勢。例如,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小米公司提出了“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使命,強調性價比和創新。通過這一使命的引領,小米不斷推出具有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和其他智能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低價格產品的需求,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 技術革新影響 - 技術
技術的革新會帶來行業的變革和市場的重新洗牌。企業需要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調整使命、愿景、價值觀,以適應新的技術環境。例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金融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一些金融機構開始調整其使命和愿景,強調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服務。比如招商銀行提出了“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的愿景,通過引入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
3、匹配企業戰略轉型需求
- 業務多元化轉型
當企業進行業務多元化轉型時,原有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可能無法涵蓋新的業務領域。此時,企業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理念,以適應業務多元化的需求。例如,騰訊從最初的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逐步轉型為涵蓋社交、游戲、金融科技、云計算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互聯網企業。其使命也從“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擴展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愿景更加注重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這一轉變使騰訊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推動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發展。 - 國際化戰略推進
企業在推進國際化戰略時,需要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法律、市場等方面的差異。使命、愿景、價值觀需要具有全球視野和包容性,能夠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需求。例如,海爾集團在國際化進程中,提出了“成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的愿景,強調“真誠到永遠”的服務理念。通過這一愿景和理念的引領,海爾在全球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 - 組織架構變革
組織架構的變革也會對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產生影響。當企業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時,需要重新明確各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目標,使命、愿景、價值觀要能夠為組織架構的變革提供支持。例如,一些企業在進行扁平化管理改革時,強調團隊合作和員工自主性,其價值觀也會相應地調整為更加注重開放、平等、協作。這種調整有助于打破部門壁壘,提高組織的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