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認證杯數學建模C題思路+代碼+模型,詳細內容見文末名片
在化工廠的生產流程中,往往涉及到多個反應釜、管道和儲罐等設備。在
流水線上也有每個位置的溫度、壓力、流量等諸多參數。只有參數處于正常范
圍時,最終的產物才是合格的。這些參數很容易受到外部隨機因素的干擾,所
以需要實時調控。但由于參數眾多,測量困難,很多參數想要及時調整并不容
易,而且有很多參數之間互相關聯,想要確定應當如何調控也是一個不容易
解決的問題。所以在化工廠的運營過程中,人們很重視使用數學模型來對生
產流程的情況進行推算和預測。理想的狀態是我們只測量少數容易測量的變
量,如最終產物的成分;只控制少數幾個容易控制的參數,如某些原料的輸入
速率,通過數學模型推知反應鏈的整體情況并予以適當的控制。
附件中是某化工廠的脫硫工藝流程的測量數據。脫硫工藝用于去除酸性
氣流中的含硫污染物,并將反應產物單質硫回收利用。輸入的原料氣體有 5
種,在輸出端檢測了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兩種污染物的濃度值。化工廠需要控
制原料氣流的輸入速率,以保證回收流程的正常運行。在數據集中,相鄰數據
的采樣時間間隔是一致的,這是我們進行采樣和控制的最小時間單位。
第一階段問題:
1. 假設不考慮反應過程造成的延時,請你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根據從開
始直至時刻 t 的輸入數據,預測時刻 t 的輸出數據。
2. 如果輸出的二氧化硫的量大于某個閾值 k 1 或硫化氫的量大于某個閾
值 k 2 ,那么輸出產物就被視為不合格的。我們希望根據從開始直至時刻
1 t 的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預測在 t + 10 到 t + 70 個時間單位之間的輸
出數據是否會出現不合格的問題。請你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完成這項
工作,閾值 k 1 和 k 2 可以根據模型的性能自行設定,而我們希望在保證
預測正確率的前提下,閾值盡可能小。
3. 在上一問的基礎上,請盡可能準確地預測在 t + 10 到 t + 70 個時間單位
之間的不合格事件發生的時間。
第二階段問題:
1. 在真實的反應流程中,輸入反應物的量發生改變后,需要一定的延時才
能體現在輸入產物中。請你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從已知數據當中設法
估計這個延時的時長。
2. 現在我們考慮到延時的問題。請你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根據從開始直
至時刻 t 的輸入數據,盡可能準確地預測在 t + t ′ 到 t + t ′′ 個時間單位
之間的不合格事件發生的時間,以給化工廠發出有用的預警信號。請自
行設定 t ′ 和 t ′′ 的值。
3. 請你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給出一套對反應物流量的控制方案,目的是
使輸出產物全程盡量保持在合格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