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5年的3月5日,我大三下學期。
自大學伊始,我便以考研作為自己的目標,有時還會做自己考研上岸頭部985,211,offer如潮水般涌來的美夢。
但是我卻忽略了一點,即便我早早下定了決心去考研,但并沒有早早開始準備。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學術上。
自大三提筆開始準備,打擊便如雨點,連綿不絕......把單詞背來背去,但總是淺嘗輒止,沒有復習沒有回顧,一味地追尋向前走,卻忽略了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性;寫數學題時稍微不會便要去翻答案,順著答案的思維走下去,得出結果后還沾沾自喜,其實在整個解答過程中自己的付出只有簡單的計算。專業課,總想著自己是科班出身,總歸基礎還在,在大一大二時也參加過補課班,參加算法比賽也頗有成果,于是便一再懈怠。
不出意外,在經過一輪數學一輪英語的復習后,我崩潰了。英語依舊看不懂長難句,長篇的閱讀對我來說猶如天書.......數學也徹底喪失理性思維,沒有答案完全做不出題。而讓我頗引以為傲的專業課,已經全部遺忘殆盡.......從前信手拈來的代碼、熟練背誦的專業課,全部一去不復返。
打擊重重,我放棄了考研,轉而投入熱火朝天的求職市場。重新回到專業領域,發現已經有些晦澀難懂,當年和我同一起跑線、水平還不如我的同學,已經找到了大廠的實習,這個消息像刀子一般割在我的心上。我像瘋了一般海投簡歷,不管簡歷完不完善,不管里面寫的內容我是否還有印象,只是一味的投。筆試面試的消息傳來,看到題目時我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會。更加的焦慮急切,恨不得一天復習完所有的內容,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頻繁搜索“大三找不到實習怎么辦”“雙非一本計算機還有出路嗎”........
潑自己一盆冷水,冷靜下來想一想,我現在一味的趕進度,正如我失敗的考研。從不回顧、從不反思。只追求快快快,是我必然失敗的本源。去翻了那位同學的博客,發現他似乎從未停下,從最開始的C語言基礎,數據結構基礎,他一直在自己做著復盤。算法基礎不好,就去刷題,至今力扣怕是已經有幾百題的經驗,并且也早早的就開始投簡歷,在年前就已經有了好幾個面試,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說明,他的成功是必然的。而反觀自己,只是因為獲得了水賽的二等獎,便覺得自己的水平已經足夠高,對簡單的題不屑一顧,對復雜的題直接放棄,走到如今兩方皆敗的結果,也是必然的。
好在,經過這次復盤,我已然清醒。慢慢的開始刷題,補齊自己的專業漏洞,開始復習、回顧,走好每一步路。卸載掉社交媒體,停止焦慮,錯過了這次春招,還有秋招、下一次春招。現在開始,也還不晚。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一步一步來,慢慢走,夯實每一個基礎。這樣才不會在機會來敲門時,因為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抬起手去打開那一扇門。
從現在開始,從海投轉變成精投,一天只投5家大廠,5家小廠;每天力扣三道題,補全自己的知識面,做好總結。珍惜自己的每一次面試機會,不要眼高手低。
遙記得自己當年踏進校園,意氣風發,幻想著以后也能像優秀的學長學姐們一樣獲得高薪工作,為互聯網事業添磚加瓦,卻在一日日的幻想中自甘沉淪,如今遇到困難,竟也懷疑起了自己的初心.......
迷途知返,為時不晚,向前走,但不要超前焦慮;向后看,但不要沉浸在過去的失敗。不忘初心,堅持不棄,反思總結,迭代提升。終有一天,能達成目標、能抵達終點。
寫一篇文章放在這里,時時自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