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領域建模包括業務建模和技術建模,整體建模流程圖如下:

業務建模包括業務流程建模和業務對象建模
業務流程建模:通過對業務流程現狀分析,結合目標核心系統建設能力要求,參考行業建
模成果,形成結構化的業務流程模型;
業務對象建模:基于信息模型資產,結合對業務流程提取的業務實體,進一步分析實體間
關系,獲得業務對象模型和業務行為模型。
技術建模是為了對業務模型進行落地實現,把上述業務模型轉換為技術模型。通過技術
建模,實現三個模型的轉換:
業務流程模型到服務流程組合的轉換;
業務對象模型到邏輯/物理數據模型的轉化;
對象行為模型到API接口/原子服務的轉換。
建模平臺
? ? ?建模工具是支持業務領域建模的平臺,包括對領域模型、數據模型、中臺能力模型等的管
理,提升建模設計效率并有效沉淀最佳實踐。
? ? ?在建模平臺中,業務模型包含領域架構、業務模型、業務流程、交易模型、信息模型五
層,五層概念逐層縮小:
? ? 領域架構作為系統的整體架構,包含系統中所有的業務模型,把系統中的業務模型按架構
圖的方式編排起來;
業務模型是由業務流程組成,是多條業務流程的集合;
業務流程串聯交易模型,形成業務流程圖;
交易模型中定義交易行為、交易的屬性及交易行為的輸入輸出;
? ?信息模型主用于定義九大信息要素:參與者、產品、合約、賬戶、事件、條件、地理位
置、資源項、渠道,理論上任何交易模型都是由九大信息要素構成,在不能滿足時也支持添加
新的信息要素。
在建模平臺中,技術模型包含:微服務模型、流程模型、實體模型、數據模型。
微服務模型是利用云原生特性,把業務流程中的步驟進行聚類分析,獲得相應的微服務模型;
? ? 流程模型承接業務建模中的業務流程,通過對業務流程中的功能進行細化分析,獲得實現
業務功能的一個或多個具體接口,明確每個接口的輸入輸出字段,分析出實現業務功能所需的
實體及實體間關系,獲得實體模型;
? ? 需要持久化的實體模型,按數據庫設計的相關要求轉換為數據模型,通常情況下實體模型
與數據模型是一對一或一對多關系。
? ?通過上述步驟,最終得到技術模型中的微服務模型、流程模型、實體模型和數據模型。
本文參考:《阿里云 "核“聚變核心系統轉型之路”》,下載地址: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Oww7wgZT293_UPO2G5CtTA 提取碼: 6n28?
推薦閱讀
- 基于用戶故事的領域驅動DDD
- 應用架構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