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入行三年、五年、十年的職業規劃嗎?你知道你所做的崗位未來該如何成長嗎?
FPGA行業的發展近幾年是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想要或已經踏進了FPGA行業的大門。很多同學在入行FPGA之前,都會抱著滿腹對職業發展的疑問。已經入門的朋友,或多或少也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過迷茫。
作為FPGA產品開發的關鍵環節,FPGA開發崗位也備受關注。FPGA開發工程師從小白到資深的路,應該如何走?
一、小白階段
首先,是小白階段。
處于入門階段的你,剛剛接觸FPGA行業,需要不斷汲取知識,建立起知識架構。
你需要開始梳理FPGA開發流程,包括設計輸入、仿真、綜合、實現、下載和調試等過程。通過教材圖書、在線課程等資源,學習數字電路基礎知識、Verilog/VHDL硬件描述語言、FPGA器件架構等。慢慢熟悉常用接口協議、算法和基本架構。工具方面,對于EDA工具軟件(如Vivado、Quartus Prime、ModelSim等)需要掌握基本操作。
眾所周知,FPGA行業重經驗重技術。
除了上述理論知識,項目經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擁有項目經驗等于擁有了一塊含金量很高的敲門磚。如果有任何實習、比賽、培訓機會,請抓住。參加像宸極教育這樣的專業FPGA培訓機構,可以系統且高效地學習FPGA知識,并積累寶貴的項目經驗。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個階段以學為主,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很多轉行的朋友,可能還需要再額外參加培訓班,進行系統且高效的學習、積累項目經驗。
二、初級工程師
接下來,是初級工程師階段。
入行的前1-3年,這是作為一名FPGA開發工程師的基礎階段,你必須能夠保質且保量的完成項目工作。
你需要根據項目需求,完成模塊的設計、編碼、仿真和驗證。熟悉FPGA開發流程,能夠獨立完成簡單的FPGA項目,例如簡單的通信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控制邏輯等。根據項目需求,撰寫設計文檔和測試報告。負責模塊的集成和調試,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學習借鑒一些經典設計案例、請教前輩、查閱相關文檔和應用筆記……都會是你積累經驗的輔助手段。良好的工作習慣的養成和工程師思維的形成,也都會在這個階段逐漸培養起來。
薪資方面,學歷、經驗不同,薪資水平自然也不同。根據網絡招聘信息和行業調研,985/211碩士起薪20-35W,985/211本科+雙非碩士起薪18-25W,雙非本科起薪12-20W。(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薪資會因地區、公司、具體崗位等因素有所差異。)
隨著工作年限增長和工作經驗積累,企業自然也有相應的漲薪政策。以入職25W為例,年漲幅15%-20%,3年后就是年薪35W-40W左右。
三、中級工程師
繼續成長,是中級工程師階段。
這時的你已經入行4-6年了,經歷過多個項目,積累了不少設計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工作已經開始變得游刃有余。
比如,你能夠在這個階段熟練掌握各種腳本語言(如Tcl、Python等),掌握各類EDA工具的高級用法。當項目發生問題后,你能夠迅速定位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個階段的你,技術深度和廣度都有了顯著提升,所以需要在初級工程師的基礎上,尋求突破——突破自己在初級階段積累的基礎能力,開始接觸更復雜、更具挑戰性的項目。
如果有不同應用領域的業務機會,可以去多做嘗試,例如從通信領域轉向圖像處理或硬件加速等。避免多年如一日做重復的工作,最終淪為一顆螺絲釘。
薪資方面,不同方向、不同技術、不同經驗的工程師也各不相同。不談跳槽漲薪,只談在一家公司深耕的話,第6年的薪資也會在35W-50W之間。
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你的內心也已經有了輪廓,技術路線or管理路線,你也會有大致的方向。
四、高級工程師
成長的里程碑之一,是高級工程師階段。
這時的你入行7-9年,熟悉FPGA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已經是非常成熟穩重的高級工程師了。高級工程師需要更加具備全局觀和團隊觀。你的工作內容早就包括但不限于初、中級的內容了。
比如,你需要按照產品需求完成FPGA架構設計、邏輯設計、驗證和優化,滿足功能、性能和功耗要求。負責復雜FPGA系統的集成和調試,解決系統級的問題。除此之外,新人帶教、團隊配合、項目管理等也是高級工程師眾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高級工程師,已經深耕多年,自身所具備的經驗就是彌足珍貴的財富,薪資50W-80W甚至更高都是可能的。
學習與進步也永無止境,成為高級工程師的你,可以開始考慮走技術還是走管理。走技術,負責起整個FPGA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集成,未來轉架構師或技術專家也是一種選擇。走管理,用自己的實際經驗帶領團隊完成項目,未來成為項目經理、技術總監等同樣是一種選擇。
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深、專家的名頭也會逐漸冠之你名。年薪百萬也并非遙不可及。
結語
最后,分享最近讀到的一段話:
“應該有一個20年的夢想,盡可能大些,盡可能抽象一點。因為你知道20年是很長的時間,可以發生任何事情,這個計劃主要以你的夢想為主。 給自己一個不超過10年的理想,這個計劃主要以培養和發展你的核心競爭力為主。 對新的機會和趨勢永遠保持警醒。”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