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ureka的CAP特性
Eureka是一個AP系統,它優先保證可用性(A)和分區容錯性(P),而不保證強一致性(C)。這種設計使得Eureka在分布式系統中能夠應對各種故障和分區情況,保證服務的基本可用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Eureka在架構中設計了多級緩存,以降低讀寫并發,避免讀寫爭搶資源所帶來的壓力。
二、Eureka的三級緩存架構
Eureka的三級緩存架構包括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它們分別對應Eureka Server中的不同變量:
- ?一級緩存(registry)?:這是Eureka Server中的注冊表,保存了實時最新的服務注冊信息。它是Eureka Server的核心數據結構,用于存儲所有注冊到Eureka Server上的服務實例信息。
- ?二級緩存(readWriteCacheMap)?:這是Eureka Server中的讀寫緩存,用于緩存從一級緩存中讀取的服務注冊信息。二級緩存的引入是為了降低對一級緩存的讀寫壓力,提高服務查詢的效率。當服務實例信息發生變化時,二級緩存會相應地進行更新。
- ?三級緩存(readOnlyCacheMap)?:這是Eureka Server中的只讀緩存,用于進一步緩存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的服務注冊信息。三級緩存的引入是為了實現讀寫分離,使得讀操作不會阻塞寫操作。默認情況下,Eureka Server會每30秒將二級緩存中的數據同步到三級緩存中。
三、Eureka緩存的工作機制
Eureka緩存的工作機制涉及服務注冊、服務發現以及緩存的同步和失效等方面:
- ?服務注冊?:當Eureka Client向Eureka Server注冊服務時,Eureka Server會將服務實例信息寫入到一級緩存(registry)中,并使得二級緩存(readWriteCacheMap)失效。這樣,當其他Eureka Client查詢該服務時,會首先從二級緩存中讀取數據(如果二級緩存中有數據且未過期),否則會從一級緩存中讀取數據并更新到二級緩存中。
- ?服務發現?:Eureka Client在查詢服務時,會首先從三級緩存(readOnlyCacheMap)中讀取數據。如果三級緩存中有數據且未過期,則直接返回數據;否則,會從二級緩存中讀取數據并更新到三級緩存中。如果二級緩存中也沒有數據或者數據已過期,則會觸發回調函數從一級緩存中同步數據。
- ?緩存同步?:Eureka Server會定期將二級緩存中的數據同步到三級緩存中,以確保三級緩存中的數據是最新的。默認情況下,這個同步周期是30秒。
- ?緩存失效?:Eureka引入了緩存失效與剔除機制來確保緩存中的數據是活躍的。當一個服務實例長時間沒有發送心跳請求時,Eureka Server會將其標記為失效。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仍然沒有收到心跳請求,則會從緩存中剔除該服務實例的信息。
四、Eureka緩存機制的優勢
Eureka的緩存機制帶來了以下優勢:
- ?提高性能?:通過引入多級緩存,Eureka能夠降低對注冊表的讀寫壓力,提高服務查詢的效率。
- ?讀寫分離?:通過實現讀寫分離,Eureka能夠使得讀操作不會阻塞寫操作,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
- ?保證最終一致性?:雖然Eureka不保證強一致性,但通過緩存機制和定期同步,它能夠確保在一定時間內達到最終一致性。
綜上所述,Eureka的緩存機制是其實現高效服務發現和注冊功能的重要基礎。通過引入多級緩存和相應的同步、失效機制,Eureka能夠在分布式系統中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發現和注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