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絡技術的新征程:5G、物聯網與邊緣計算(10/10)

一、5G 網絡:引領未來通信新潮流

(一)5G 網絡的特點

  1. 高速率:5G 依托良好技術架構,提供更高的網絡速度,峰值要求不低于 20Gb/s,下載速度最高達 10Gbps。相比 4G 網絡,5G 的基站速度可以達到 10Gb/s,比 4G 的理論速度要快 100 倍。實際使用時,5G 的網速大概比 4G 快 10 倍。例如,5G 網絡下僅需要 33 秒就可完成一部電影的下載,每秒的速率達到 726Mbps,而 4G 的 LTE Cat.12 網絡下載速率僅 62.2Mbps,花掉了 6 分鐘 25 秒的時間。
  2. 泛在網:廣泛覆蓋和縱深覆蓋,不僅覆蓋生活各個地方,還能改善網絡品質不好的區域,如衛生間、地下停車庫等。泛在網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廣泛覆蓋,可大量部署傳感器,進行環境、空氣質量甚至地貌變化、地震的監測等;二是縱深覆蓋,可把以前網絡品質不好的衛生間、地下停車庫等都用很好的 5G 網絡廣泛覆蓋。
  3. 低功耗:支持大規模物聯網應用,降低功耗,改善物聯網產品的用戶體驗。5G 要支持大規模物聯網應用,就必須要有功耗的要求。5G 能把功耗降下來,讓大部分物聯網產品一周充一次電,甚或一個月充一次電,大大改善用戶體驗,促進物聯網產品的快速普及。例如,低功耗物聯網設備的興起已成為蜂窩漫游擴展的強大催化劑,5G 物聯卡具備低功耗的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數據傳輸并進入休眠狀態,大大降低了設備的能耗,延長了物聯設備的續航時間。
  4. 低時延:最低要求 1 毫秒,滿足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新領域應用。5G 對于時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這對網絡提出嚴酷的要求,而 5G 是這些新領域應用的必然要求。例如,在無人駕駛汽車中,一個制動,需要瞬間把信息送到車上做出反應,100 毫秒左右的時間,車就會沖出幾十米,5G 可在最短的時延中,把信息送到車上,進行制動與車控反應。在 5G 網絡下,遠程駕駛的時延僅有六七毫秒,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遠程駕駛的剎車距離可能會比普通汽車多出 8 到 10 厘米,而 4G 信號剎車距離就有可能多出 1 到 2 米。
  5. 萬物互聯:讓更多不同類型的設備成為智能設備,實現實時管理和智能化功能。5G 的互聯性讓手機電腦等上網設備以及越來越多智能家電設備、可穿戴設備、共享汽車等更多不同類型的設備以及電燈等公共設施成為智能設備的可能。5G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將提供使能 Internet of Things (IoT,物聯網) 的平臺,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信息生態系統,提供各種可能和跨界整合。5G 技術將實現未來海量物聯網的連接,主要應用在智慧家居、智能城市,以及海量的工業物聯網等方面。很多權威的機構都做出預測,到 2020 年,社會中大概會有 500 億個設備通過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方式實現海量物聯網。

(二)5G 網絡的潛在影響

  1. 移動信息安全挑戰:信息泄露多發,對抗網絡攻擊難度加大,大量物聯網設備接入存在 DDOS 風險等。5G 日益普及,各種新技術、新應用也迎來爆發的契機。5G 技術的超高速率、超大連接、超低時延等特性,必然會涉及到更多的個人信息,甚至是個人敏感信息,由于個人信息被濫用,造成移動信息泄露事件層出不窮。同時,由于 5G 的應用場景比 4G 更加復雜化、多樣化,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場景、海量機器通信場景、超可靠低時延通信場景,這些新的通信場景對 5G 網絡提出了新的安全要求,5G 網絡自身的新安全機制也將給 5G 網絡帶來新的問題和新的安全挑戰,使得對抗移動網絡攻擊的難度增加。此外,大量物聯網設備接入存在 DDOS 風險、偽基站安全威脅依然存在、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大量異構設備和多種接入方式對認證構成挑戰。
  2. 環境和社會影響:5G 需要更多基站和天線,可能增加無線電頻率輻射,更耗能,但也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有積極影響,還可能影響水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等。5G 技術的出現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從技術角度來看,與前幾代無線技術相比,5G 將需要更多的基站和天線,這可能導致人口密集地區的無線電頻率輻射增加。預計 5G 網絡比現有網絡更耗能,這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然而,5G 技術也有積極的一面,其能源效率可達 4G 技術的十倍,意味著 5G 技術可以減少高達 90% 的溫室氣體排放,降低高達 70% 的能源消耗,從而降低電費。5G 技術帶來的節能也可以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空氣污染和數據中心的碳足跡。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指出,5G 基站使用大量的水來冷卻其組件,這些水通常被排入大海或其他水體,可能會對當地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后果,5G 網絡使用的額外無線電頻率可能會干擾水生生物的功能,這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二、物聯網:連接萬物的新挑戰

(一)物聯網的網絡需求

  1. 低延遲:物聯網中的一些應用對延遲非常敏感,比如生產線或油氣開采等場景需要低延遲的網絡來確保實時控制和高效運作。而像停車計價器這類設備則可以接受較高的延遲,因為它們不需要即時響應。聯網的停車計價器可能不需要每分鐘報告一次以上,所以像 LoRaWAN 這樣的延遲感應無線選項可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對于不耐延遲的應用程序,應使用工業以太網或特別是低延遲的無線鏈路。
  2. 低數據吞吐量:很多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傳輸需求非常低,只需每秒幾 KB 甚至更少的數據量。具有低帶寬要求的設備包括智能建筑設備,例如連接的門鎖和燈開關,其大多數表示 “打開” 或 “關閉”。低功耗 WAN 和 Sigfox 可能沒有足夠的帶寬來處理大量流量,但它們非常適合不需要首先移動大量數據的連接,并且它們可以覆蓋重要區域。
  3. 適度處理能力:物聯網設備自身的處理能力會影響網絡。如果一個設備不斷地將原始數據流到網絡上,而不進行任何有意義的分析或對其本身進行塑造,那么它所帶來的流量負擔,可能會比至少完成部分工作的設備更大。在邊緣設置中,部分或全部數據分析在靠近端點的設備上完成,這樣可以減少網絡上的流量。

(二)物聯網面臨的挑戰

  1. 安全問題:物聯網設備擴大了網絡攻擊面,存在安全漏洞。網絡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物聯網設備中的眾多安全漏洞進行攻擊,例如 2017 年一家賭場的數據遭到黑客通過其中一個魚缸中的物聯網恒溫器訪問其網絡的攻擊,還有父母報告陌生人通過互聯網訪問他們的物聯網嬰兒監視器并用它們與孩子交談。解決此問題的大部分負擔落在物聯網設備用戶身上,他們需像保護手機電腦一樣保護物聯網設備,比如使用好的密碼管理器,創建密碼策略并強制執行,讓設備保持最新狀態等。
  2. 缺乏監管:政府監管往往跟不上物聯網發展速度。目前,大量物聯網設備從中國等質量和安全標準不同的國家進口,缺乏強有力的物聯網法規是物聯網仍然存在嚴重安全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同國家質量和安全標準不同,需制定通用安全標準,以應對潛在的攻擊場景,如當醫療設備、汽車和兒童玩具都連接到互聯網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3. 兼容性挑戰:新的技術浪潮帶來大量競爭對手,不同協議和標準存在兼容性問題。家庭網狀網絡是兼容性問題迫在眉睫的領域之一,藍牙長期以來一直是物聯網設備的兼容性標準,但現在有 Zigbee 和 Z-Wave 等協議挑戰藍牙的網狀網絡產品。市場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穩定下來,為家庭物聯網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此外,物聯網設備的持續兼容性還取決于用戶不斷更新和修補其設備,當必須相互通信的物聯網設備運行不同的軟件版本時,可能會導致各種性能問題和安全漏洞。
  4. 連接性有限:帶寬密集型物聯網應用可能在當前服務器 - 客戶端模型上爭奪空間。隨著物聯網市場規模呈指數級增長,一些專家擔心視頻流等帶寬密集型物聯網應用很快就會在物聯網當前的服務器 - 客戶端模型上爭奪空間,因為服務器 - 客戶端模型使用集中式服務器來驗證和引導物聯網網絡上的流量,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連接到這些網絡,它們往往難以承受負載。因此,對于物聯網公司來說,需選擇可靠的連接提供商,如具有智能切換等功能的移動網絡運營商。
  5. 客戶期望高:物聯網市場競爭激烈,客戶期望與產品實際不匹配可能導致系統故障等問題。當客戶期望與產品實際不匹配時,結果可能是系統故障、孤立技術和生產力損失。由于物聯網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如果客戶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轉向其他地方。想要進入這個充滿競爭和創新的領域的企業應該為永遠不會停滯不前的市場和總是想要更流暢、更先進的體驗的客戶做好準備。

三、邊緣計算:網絡邊緣的新力量

(一)邊緣計算的概念

  1. 起源于傳媒領域,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提供服務,滿足實時業務、應用智能等需求。

邊緣計算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8 年 Akamai 公司提出的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其目的是為了降低網絡擁塞,提高用戶訪問響應速度和命中率。邊緣計算處于物理實體和工業連接之間,或處于物理實體的頂端,其應用程序在邊緣側發起,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 ?2.與云計算相輔相成,可在本地完成數據處理,減輕云端負荷,提高處理效率。

邊緣計算與云計算作為兩種重要的計算方式,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使命與優勢,同時也在相互協作中推動著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云計算能夠處理大量數據并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但在實時性和數據傳輸速度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而邊緣計算則能夠在網絡邊緣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彌補云計算在這些方面的短板。兩者相互協作,可以構建出更加高效、靈活的計算體系。例如,在實際應用中,邊緣計算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請求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而復雜的請求和大數據分析則可以傳遞給云計算系統進行處理。這種協同工作模式不僅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還降低了數據傳輸的成本和延遲。

(二)邊緣計算在網絡中的應用

  1. 智能制造: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和智能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智能制造領域,邊緣計算技術為實現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實時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邊緣計算網關可以通過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數據,如溫度、壓力、振動等,對設備進行故障預測和異常診斷,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并進行維護,保證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同時,邊緣計算網關能夠實現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可以收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如物料消耗、能源消耗、產品合格率等,為生產管理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支持,通過數據分析和優化算法,發現生產過程中的瓶頸和問題,提出優化建議和改進措施,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2.智能交通:實現路況預測、車輛識別等功能,提高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邊緣計算在智慧交通中的作用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提升本地處理能力。邊緣計算的應用將明顯提升交通管制方式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因為邊緣計算能夠更快捷的完成數據處理任務,從而應對交通領域對于實時性的高要求。第二,降低網絡和云計算平臺的負擔。邊緣計算可以把本地的數據進行本地處理,而把最終的處理結果發送到云計算平臺,這樣一方面降低了網絡傳輸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數據的處理速度。第三,數據邊界化。邊緣計算在智慧交通當中起到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數據的邊界化,由于交通環境下產生的大量數據在處理之后就沒有存儲的價值了,此時邊緣計算在完成數據處理之后就可以直接把這些數據丟棄掉,這樣就能夠保障數據處理的邊界化。

例如,在車路協同中,AI 邊緣計算網關主要負責收集和分析車輛、道路基礎設施等設備產生的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做出決策,為車輛提供更好的行駛環境。當車輛接近一個交叉口時,AI 邊緣計算網關可以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方向等信息,實時計算出車輛是否有必要減速、變道或者等待。同時,它還可以根據道路的交通密度、車流量等信息,調整路口的信號燈時序,以最優化的方式疏導交通。

3.智能家居:實現設備互聯互通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家居生活便利性和舒適度。

邊緣計算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家居控制。通過將傳感器和智能設備連接到邊緣計算節點,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和控制家居設備。例如,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室內溫度過高時,邊緣計算節點可以自動控制空調降溫。同時,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優化,可以實現更加個性化的家居控制,例如自動學習用戶的生活習慣,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

此外,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應用還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家居安全控制。例如,通過將智能門鎖連接到邊緣計算節點,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家門的開關狀態,并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優化,實現更加智能化的門鎖控制,例如自動識別家庭成員的身份,提供更加安全的門鎖控制方案。

4.智能城市:實現城市設施智能化管理和能源節約利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邊緣計算在智能城市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城市設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能源節約利用。例如,通過將城市中的傳感器和智能設備連接到邊緣計算節點,可以實現對城市環境、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實時監測和控制。邊緣計算可以根據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優化城市設施的運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5.物聯網:實現設備自組織和協同工作,提高物聯網系統效率和穩定性。

物聯網的許多應用實現不完全依賴于云平臺,邊緣計算技術可以實現物聯網應用產生更快速的網絡響應,滿足行業應用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邊緣計算可以為設備提供多種協議的接入能力,提供統一的接入框架,消除私有協議和數據模型的差異,在云端和邊緣側統一定義,減低了系統集成成本,提高設備接入效率。同時,邊緣計算還可以實現設備的自組織和協同工作,提高物聯網系統的效率和穩定性。

四、5G、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經典代碼案例

以下是分別圍繞 5G、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 3 個經典代碼案例,涵蓋 Python、Java 等常用編程語言,旨在幫助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前沿技術在實際編程場景中的應用。

案例一:基于 Python 的 5G 網絡性能測試腳本

在 5G 網絡部署與優化過程中,精準測試網絡性能指標至關重要。此 Python 腳本借助?speedtest-cli?庫來測試 5G 網絡的下載速度、上傳速度以及網絡延遲,為網絡運維人員快速評估網絡質量提供便利。

import speedtestdef test_5g_network():st = speedtest.SpeedTest()print("正在測試 5G 網絡性能,請稍候...")# 測試下載速度,單位為 Mbpsdownload_speed = st.download() / 1024 / 1024print(f"5G 網絡下載速度:{download_speed:.2f} Mbps")# 測試上傳速度,單位為 Mbpsupload_speed = st.upload() / 1024 / 1024print(f"5G 網絡上傳速度:{upload_speed:.2f} Mbps")# 測試網絡延遲,單位為毫秒ping_result = st.results.pingprint(f"5G 網絡延遲:{ping_result:.2f} 毫秒")if __name__ == "__main__":test_5g_network()

運行這段代碼,它將連接到附近的 SpeedTest 服務器,模擬網絡數據傳輸,進而獲取并展示當前 5G 網絡連接的關鍵性能指標。網絡工程師可依據這些結果,排查網絡故障、對比不同區域的 5G 信號質量,助力運營商優化網絡布局。

案例二:Java 實現物聯網設備(智能溫濕度傳感器)數據采集與上傳

物聯網設備常需采集環境數據并上傳至云端服務器,以供后續分析與監控。下面這段 Java 代碼模擬一個智能溫濕度傳感器,定時采集溫濕度數據,通過 HTTP 協議發送至指定的服務器 API 端點。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HttpURLConnection;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util.Random;public class IoT_TemperatureHumiditySensor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RVER_URL = "http://yourserver.com/api/sensor-dat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while (true) {// 模擬生成溫濕度數據double temperature = generateRandomTemperature();double humidity = generateRandomHumidity();try {URL url = new URL(SERVER_URL);Http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connection.setRequestMethod("POST");connection.setRequestProperty("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onnection.setDoOutput(true);String data =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 "\", \"humidity\":\"" + humidity + "\"}";OutputStream os = connection.getOutputStream();os.write(data.getBytes());os.flush();os.close();int responseCode = connection.getResponseCode();if (responseCode == HttpURLConnection.HTTP_OK) {Buf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onnection.getInputStream()));String inputLine;StringBuilder response = new StringBuilder();while ((inputLine = in.readLine())!= null) {response.append(inputLine);}in.close();System.out.println("數據上傳成功,服務器響應:" + response.toString());} else {System.out.println("數據上傳失敗,錯誤碼:" + responseCod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ry {// 每隔 5 分鐘采集并上傳一次數據Thread.sleep(5 * 60 * 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private static double generateRandomTemperature()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return 20 + random.nextDouble() * 10; // 模擬生成 20 - 30 攝氏度之間的溫度值}private static double generateRandomHumidity()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return 40 + random.nextDouble() * 20; // 模擬生成 40 - 60% 之間的濕度值}
}

這段代碼構建了一個簡易的物聯網設備數據采集與上傳機制。在實際應用中,SERVER_URL?需替換為真實的服務器地址,并且代碼可進一步優化,比如加入設備認證、數據加密等安全機制。它展現了物聯網設備如何融入網絡生態,源源不斷為云端提供關鍵環境數據。

案例三:使用 Python 與邊緣計算框架(如 EdgeX Foundry)實現邊緣設備數據預處理

邊緣計算強調在靠近數據源的位置處理數據,減輕云端負擔。假設我們有一組邊緣設備采集的工業生產數據,需在邊緣端進行初步清洗與均值計算,再選擇性上傳至云端。這里借助 Python 結合 EdgeX Foundry 框架的示例代碼如下: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from edgex_foundry import EdgeXClient# 初始化 EdgeX 客戶端,連接本地邊緣計算節點
edgex_client = EdgeXClient()# 假設從邊緣設備獲取原始數據的 API 端點
device_data_endpoint = "http://localhost:49986/api/v2/device/name/industrial-sensor01/readings"def get_device_data():try:response = requests.get(device_data_endpoint)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return response.json()else:print(f"獲取設備數據失敗,錯誤碼:{response.status_code}")except requests.RequestException as e:print(f"請求設備數據出錯:{e}")return Nonedef preprocess_data(raw_data):values = [reading['value'] for reading in raw_data if 'value' in reading]if values:cleaned_data = [float(val) for val in values if isinstance(val, (int, float))]mean_value = sum(cleaned_data) / len(cleaned_data)return mean_valuereturn Nonedef main():raw_data = get_device_data()if raw_data:preprocessed_value = preprocess_data(raw_data)if preprocessed_value is not None:# 將預處理后的數據發送至云端特定端點,此處為示例cloud_upload_endpoint = "http://yourcloudserver.com/api/edge-data"payload = {"preprocessed_value": preprocessed_value}try:response = requests.post(cloud_upload_endpoint, json=payload)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print("預處理數據成功上傳至云端")else:print(f"數據上傳至云端失敗,錯誤碼:{response.status_code}")except requests.RequestException as e:print(f"上傳數據至云端出錯:{e}")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上述代碼先從本地邊緣設備獲取原始生產數據,利用?preprocess_data?函數剔除異常值、計算均值,完成初步數據清洗。隨后將處理后的數據發送至云端指定端點,達成邊緣端數據精簡與高效上傳。實際部署時,要依據 EdgeX Foundry 具體版本與環境適配代碼細節,且完善云端交互的安全及可靠性保障。這套流程契合邊緣計算核心理念,讓數據在源頭附近 “瘦身”,優化整體網絡數據流轉效率。

五、文章總結和學習資源分享

(一)文章總結

本文深度剖析了未來網絡技術三駕馬車 ——5G、物聯網與邊緣計算。5G 以其超高速率、泛在覆蓋、低時延、低功耗及萬物互聯特性,重塑通信格局,雖面臨移動信息安全、環境能耗挑戰,但潛力無限;物聯網勾勒萬物智聯愿景,卻受困于安全、監管、兼容、連接及客戶期望難題;邊緣計算則于網絡邊緣發力,就近處理數據,賦能多元場景,與云計算協同增效,為實時性、本地化業務開辟新徑。三者相互交織、彼此促進,共同勾勒未來網絡智能、高效、便捷的宏偉藍圖,雖征途漫漫、挑戰重重,但前景璀璨,必將顛覆生產生活方式,引領數字經濟新潮流。

(二)學習資源分享

  1. 在線課程平臺
    • Coursera 與全球頂尖高校、機構合作,推出多門 5G、物聯網及邊緣計算相關專項課程。如 “Introduction to 5G Wireless Systems”,由通信領域權威教授授課,從基礎理論到前沿實踐,深度講解 5G 架構、技術細節;還有 “Internet of Things Specialization” 系列課程,涵蓋物聯網全棧技術,含硬件搭建、軟件開發、網絡部署等內容,配備實操項目,助學習者扎實掌握知識。
    • edX 同樣匯聚豐富課程資源,“Edge Computing Fundamentals” 專注邊緣計算核心概念與應用場景,結合案例分析、實驗模擬,帶學員領略邊緣計算魅力;部分課程修完還能獲取認證證書,為求職、學術深造添磚加瓦。
  2. 專業書籍推薦
    • 《5G Mobile Network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堪稱 5G 領域 “寶典”,全面詳述 5G 技術標準、網絡規劃、性能優化,兼顧產業生態與商業應用,是深入理解 5G 技術的不二之選。
    • 《Design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聚焦物聯網系統設計,從傳感器選型、網絡協議剖析到數據分析挖掘,配合大量實際案例,指導讀者構建可靠、高效物聯網解決方案。
    • 《Edge Computing: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系統闡述邊緣計算原理、架構范式,探討邊緣與云、霧計算關聯,為探索邊緣計算前沿技術提供堅實理論支撐。
  3. 技術社區與論壇
    • CSDN 作為國內領先技術社區,設有 5G、物聯網、邊緣計算專屬板塊,匯聚業內大咖分享技術干貨、項目實戰經驗;新手求助帖下常有熱心網友答疑解惑,助你攻克技術難關;定期舉辦技術征文、線上研討會,緊跟行業脈搏。
    • Stack Overflow 全球知名編程問答社區,技術問題秒速回應。涉及代碼實現、算法優化、故障排查等難題,在此提問常能收獲多元思路、優質代碼示例,是程序員日常 “充電”、技術進階必備平臺。
  4. 行業會議與研討會
    • 每年舉辦的世界 5G 大會,全球通信巨頭、科研院所齊聚一堂,展示最新 5G 成果、商用案例,探討產業趨勢、技術瓶頸攻克策略;同期開設多場技術分論壇、工作坊,提供與行業精英面對面交流機會。
    • 物聯網世界峰會聚焦物聯網全產業鏈,涵蓋智能硬件、平臺搭建、行業應用等主題,匯聚海量行業資源,助你洞悉物聯網前沿動態,捕捉商機;邊緣計算相關研討會常嵌入其中,共話邊緣與物聯融合創新路徑。

投身未來網絡技術學習之旅,恰似踏上數字時代冒險征程,借上述學習資源 “利器”,望各位讀者能于這片技術 “星辰大海” 乘風破浪、學有所成,攜手共創未來網絡科技盛世。

本文關聯文章:

1、計算機網絡基礎全攻略:探秘網絡構建塊(1/10)

2、TCP/IP 協議:網絡世界的基石(2/10)

3、局域網與廣域網:探索網絡的規模與奧秘(3/10)

4、NAT:連接私有與公共網絡的關鍵技術(4/10)

5、網絡安全防護指南:筑牢網絡安全防線(5/10)

6、Wi-Fi 進化論:從過去到未來(6/10)

7、網絡性能優化全攻略:讓你的網絡速度飛起來(7/10)

8、解鎖 VPN:守護在線隱私的數字護盾(8/10)

9、網絡設備全知道:路由器、交換機與防火墻的奧秘(9/10)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64450.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64450.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64450.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數據交易和聯邦學習的背景下的安全屬性

數據交易和聯邦學習的背景下的安全屬性 在數據交易和聯邦學習的背景下,安全屬性對于保護數據隱私、確保系統可靠性和維護交易公平性至關重要。以下將分析文章中涉及的安全屬性以及分析這些屬性的目的。 涉及的安全屬性 雙向認證:文章雖未明確提及傳統意義上的雙向認證機制,…

QWT 之 QwtPlotDirectPainter直接繪制

QwtPlotDirectPainter 是 Qwt 庫中用于直接在 QwtPlot 的畫布上繪制圖形的一個類。它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方法來實時更新圖表,特別適合需要頻繁更新的數據可視化應用,例如實時數據流的顯示。 使用 QwtPlotDirectPainter 的主要優勢在于它可以繞過 QwtPlot 的…

改變HTML元素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在HTML中添加/替換或刪除元素?

使用 JavaScript 的 DOM 操作 如果想要修改元素的樣式,就要先獲取元素之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獲取元素:可以使用等方法獲取到需要操作的 HTML 元素。 document.getElementById()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d…

SuperMap iClient3D for Cesium等高線標注

kele 前言 在三維地形分析中,等高線分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能直觀的表達出地形的高低起伏特征,在三維系統中受到廣泛應用。在SuperMap iClient3D for Cesium中,等高線分析是前端GPU分析,能夠分析并渲染出等高…

從 x86 到 ARM64:CPU 架構的進化與未來

在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x86、x64 和 ARM64 這三大主流 CPU 架構各自書寫了輝煌的篇章。它們不僅代表了技術的進步,更承載著無數創新者的夢想與努力。 x86:從 16 位到 32 位的輝煌之路 誕生與崛起 1978 年,英特爾(…

紅魔電競PadPro平板解BL+ROOT權限-KernelSU+LSPosed框架支持

紅魔Padpro設備目前官方未開放解鎖BL,也閹割了很多解鎖BL指令,造成大家都不能自主玩機。此規則從紅魔8開始,就一直延續下來,后續的機型大概率也是一樣的情況。好在依舊有開發者進行適配研究,目前紅魔PadPro平板&#x…

TCP Analysis Flags 之 TCP Out-Of-Order

前言 默認情況下,Wireshark 的 TCP 解析器會跟蹤每個 TCP 會話的狀態,并在檢測到問題或潛在問題時提供額外的信息。在第一次打開捕獲文件時,會對每個 TCP 數據包進行一次分析,數據包按照它們在數據包列表中出現的順序進行處理。可…

<數據集>風力發電機損傷識別數據集<目標檢測>

數據集下載鏈接 <數據集>風力發電機損傷識別數據集<目標檢測>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53332949/90187097數據集格式:VOCYOLO格式 圖片數量:2527張 標注數量(xml文件個數):252…

C++ 設計模式:工廠方法(Factory Method)

鏈接:C 設計模式 鏈接:C 設計模式 - 抽象工廠 鏈接:C 設計模式 - 原型模式 鏈接:C 設計模式 - 建造者模式 工廠方法(Factory Method)是創建型設計模式之一,它提供了一種創建對象的接口&#xf…

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Git關聯遠程倉庫(github+gitee)

Git遠程倉庫(Github)的基本使用 一、前言二、Git遠程倉庫介紹三、演示1. 關聯github遠程倉庫2. 關聯gitee(碼云)遠程倉庫3. 重命名遠程倉庫名4. 移除遠程倉庫 四、結束語 一、前言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x…

在 React 項目中安裝和配置 Three.js

React 與 Three.js 的結合 :通過 React 管理組件化結構和應用邏輯,利用 Three.js 實現 3D 圖形的渲染與交互。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在保持代碼清晰和結構化的同時,實現令人驚嘆的 3D 效果。 在本文中,我們將以一個簡…

Lucene 漏洞歷險記:修復損壞的索引異常

作者:來自 Elastic Benjamin Trent 有時,一行代碼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寫完。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工程師在多日內調試代碼以修復潛在的 Apache Lucene 索引損壞的痛苦。 做好準備 這篇博客與往常不同。它不是對新功能或教程的解釋。這是關于花…

嵌入式硬件面試題

1、請問什么是通孔、盲孔和埋孔?孔徑多大可以做機械孔,孔徑多小必須做激光孔?請問激光微型孔可以直接打在元件焊盤上嗎,為什么? 通孔是貫穿整個PCB的過孔,盲孔是從PCB表層連接到內層的過孔,埋孔…

基礎的基礎之 pillow與opencv相比的特點與優缺點比較

Pillow 和 OpenCV 都是人工智能圖像處理的必不可少的常用庫,但它們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場景。 以下是它們的主要特點、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的對比: 1. Pillow(Python Imaging Library) Pillow 是一個輕量級的圖像處理庫&#xff0…

深度學習J6周 ResNeXt-50實戰解析

🍨 本文為🔗365天深度學習訓練營中的學習記錄博客🍖 原作者:K同學啊 本周任務: 1.閱讀ResNeXt論文,了解作者的構建思路 2.對比之前介紹的ResNet50V2、DenseNet算法 3.復現ResNeXt-50算法 一、模型結構…

Langchain Chat Model 和 Chat Prompt Template

0. 簡介 Chat Model 不止是一個用于聊天對話的模型抽象,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多角色提示能力(System,AI,Human,Function)。 Chat Prompt Template 則為開發者提供了便捷維護不同角色的提示模板與消息記錄的接口。 1. 構造 ChatPromptTemplate from langch…

對話 Project Astra 研究主管:打造通用 AI 助理,主動視頻交互和全雙工對話是未來重點

Project Astra 愿景之一:「系統不僅能在你說話時做出回應,還能在持續的過程中幫助你。」 近期,Google DeepMind 的 YouTube 頻道采訪了 Google DeepMind 研究主管格雷格韋恩 (Greg Wayne)。 格雷格韋恩的研究工作為 DeepMind 的諸多突破性成…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信奧賽)備考實戰之循環結構(for循環語句)(四)

實戰訓練1—最大差值 問題描述: 輸入n個非負整數,找出這個n整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并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輸入格式: 共兩行,第一行為整數的個數 n(1≤n≤1000)。第二行為n個整數的值(整…

純Dart Flutter庫適配HarmonyOS

純Dart Flutter庫適配HarmonyOS介紹: Flutter基本組件、Flutter布局組件、Flutter圖片組件、Flutter字體、Flutter圖標、Fluter路由、flutter動畫、 Flutter表單、flutter異步等,純Dart庫無需任何處理,可以直接編譯成HarmonyOs應用。 具體步…

LunarVim安裝

LunarVim以其豐富的功能和靈活的定制性,迅速在Nvim用戶中流行開來。它不僅提供了一套完善的默認配置,還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深度定制。無論是自動補全、內置終端、文件瀏覽器,還是模糊查找、LSP支持、代碼檢測、格式化和調試&#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