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提供的網頁內容,德國的公認會計準則(HGB)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之間的主要差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
財務報告的目的:
- IFRS:財務報告主要是供投資者做決策使用,強調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 HGB:財務報告主要用于稅務機關、計算分紅和提供信息,更側重于滿足國內稅務和分紅計算的需求。
-
準則的更新頻率:
- IFRS:IFRS有可能一年內多次修改條款,以適應全球經濟和市場的變化。
- HGB:HGB通常每四年進行一次較大的修改,更新頻率較低。
-
報表要求:
- IFRS:在歐洲上市的公司必須公布按照IFRS編制的報表,并且要求企業提供損益表以及其他綜合收益表(OCI)信息。
- HGB:沒有公布按照IFRS編制的報表的企業必須公布按照HGB編制的報表,HGB不要求企業提供OCI信息。
-
資產和負債的評估:
- IFRS:IFRS使用了公允價值(市場價值)來評估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這可能導致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更為接近。
- HGB:HGB的條款處處體現了謹慎性原則,例如低估資產高估負債等,這可能導致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有所偏離。
-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處理:
- IFRS:IFRS允許將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在滿足一定條件后資本化。
- HGB:HGB對于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處理可能更為保守,不允許或限制資本化。
-
會計政策的選擇:
- IFRS:IFRS提供了更多的會計政策選擇,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會計政策。
- HGB:HGB的會計政策選擇相對有限,更注重統一性和規范性。
-
國際適用性:
- IFRS:IFRS是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適用于全球范圍內的上市公司。
- HGB:HGB主要適用于德國境內的企業,尤其是非上市公司。
這些差異反映了德國HGB與IFRS在會計核算體系上的不同側重點和適用范圍。德國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會計準則。
【總體原則差異】
德國的財務會計制度相對復雜——既可以按照德國《商法典》規定的公認會計準則(HGB)進行財務記賬及制表,也可以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HGB越來越趨同于IFRS,但是兩者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差異。
IFRS:財務報告是供投資者做決策使用;IFRS有可能一年修改很多條款;在歐洲上市的公司必須要公布按照IFRS編制的報表。
另外IFRS要求企業提供損益表以及其他綜合收益表(OCI)信息。總體來說IFRS使用了公允價值(市場價值)來評估企業的資產和負債。
HGB:財務報告的用于提供給稅務機關,計算分紅,提供信息。
一般來講HGB每四年一大改;沒有公布按照IFRS編制的報表的企業必須公布按照HGB編制的報表;另外HGB不要求企業提供OCI信息。
HGB的條款處處體現了謹慎性原則,例如低估資產高估負債等。
【具體條款差異】
1.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
IFRS:開發成本滿足要求必須進行資本化。
HGB:企業可以選擇是否對開發成本進行資本化,且另外資本化的資產金額不允許分紅。
2. 固定資產重估值
IFRS:企業可以選擇成本模式或者重估值模式。重估值模式允許企業采用公允價值估值,超出歷史價值部分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HGB:企業只能選擇成本模式,即最高價為歷史采購價減去折舊。
3. 無形資產
IFRS: 沒有具體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攤銷,但需要每年進行減值測試。
HGB:不存在沒有具體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攤銷可以按照計劃進行,或者存在長期減值的跡象的無形資產采取非計劃攤銷。
4. 商譽
IFRS:企業對并購商譽只能進行減值測試。
HGB:企業對并購商譽可以按照年限進行攤銷;不能估計年限的按照十年進行攤銷。
5. 作為金融投資持有房地產重估值
IFRS:企業可以選擇成本模式或者重估值模式。重估值模式允許企業采用公允價值估值;超出歷史價值部分計入損益表。
HGB:企業只能選擇成本模式,即最高價為歷史采購價減去折舊。
6. 金融資產
IFRS:IFRS15(2018年1月1日開始)把金融資產分為三類。
HGB:HGB沒有針對金融資產的特別條款;如果存在暫時低價也需要額外計提折舊。
7. 借款費用
IFRS:滿足條件的借款費用必須計入成本。
HGB:企業可以選擇將借款費用計入成本。
8. 存貨估值
IFRS:企業可以根據采購價與凈銷售價二者中的較低價進行計量; 可以采用FIFO 跟 average method。
HGB:企業可以根據采購價與市場價二者中的較低價進行計量;可以采用FIFO、LIFO 以及average method。
9. 建造合同
IFRS: IFRS15 (2018年1月1日)分五步識別收入:識別合同,識別義務,確定價格,分攤價格,確認收入。
HGB:企業在完工后才能確認收入。
10. 準備
IFRS: 發生幾率[1] 大于50%。禁止為費用做準備。
HGB:發生幾率[2] 也可以小于50%。三個月內的非定期維護可以做準備金。
11. 養老準備
IFRS: 精算損益計入OCI (不影響利潤)。
HGB:精算損益計入損益表。
12. 負債
IFRS:負債一般按照歷史成本估值。
HGB:負債按照未來期望值估值;現值需要考慮時間因素。
13. 貼現
IFRS:貼現禁止計入成本。
HGB:貼現可以選擇計入成本,然后在每年計提折舊。
14. 遞延稅
IFRS:企業必須確認遞延資產,但滿足某些條件可以抵消遞延資產和遞延負債。
HGB:企業可以選擇確認遞延資產,但必須記錄遞延負債。
15. 租賃
IFRS:IFRS16不再區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所有租賃都是融資租賃。
HGB:按照HGB要求企業應區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16. 分部報告
IFRS:上市公司必須出具分部報告。
HGB:企業可以選擇是否列報分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