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配置mysqld
讀取選項內容
介紹
啟動腳本
基本配置
內容
端口號
數據目錄的路徑
配置的必要性
配置路徑
mysql數據目錄
具體文件
修改配置時
權限問題
配置mysqld
讀取選項內容
介紹
會從[mysqld] /?[server] 節點中讀取選項內容
- 優先讀取[server]
雖然服務端程序只有mysqld,但服務端程序啟動腳本有多個
啟動腳本
用來啟動 MySQL 服務的主要方式
- 官網下的介紹:
其中, mysqld_multi 可以啟動多個mysql服務
基本配置
內容
服務器的基本配置包括以下內容:
- 端口號 -- 3306
- 數據目錄的路徑
- mysql服務器的字符集和排序規則 -- utf8mb4 和 utf8mb4_general_ci
- 存儲引擎 -- innodb
- 時區 -- +8:00(東八區)
端口號
如果數據庫服務在公網部署時,最好是修改掉默認端口號
?
數據目錄的路徑
配置的必要性
?windows下最好修改下數據目錄:
- 因為默認路徑是在c盤下
- 而數據目錄存放的是用戶數據(表數據),比較大,最好不要占用c盤空間
linux中也是有配置的必要性的:
- 雖然不存在c/d盤的區別,但存儲數據的設備(例如:額外的硬盤或分區,通常會作為獨立的設備掛載到某個目錄下)和服務器硬盤(也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根目錄)可能是兩個設備
- 所以需要更改目錄到存儲數據的設備中
配置路徑
- 在配置路徑時,最好使用/ -- 兩個系統通用
- 如果使用 \ 需要轉義為 \\,防止被當做轉義符處理
mysql數據目錄
存放mysql服務器的管理信息,業務數據,日志文件,磁盤緩沖文件的默認存儲位置
- mysql工作時主要操作的目錄,是一個最重要的目錄
管理信息
- 包括 MySQL 系統的內部數據和元數據
- 比如用戶名+密碼,用戶權限,系統變量的默認值,維護數據庫和表等
業務數據
- 即實際應用的數據表、索引、視圖等
日志
- 二進制日志,錯誤日志,回滾日志等
磁盤緩沖文件
- 內存和磁盤交互時的緩沖數據保存位置
- 例如用于存儲臨時表的文件、排序文件等
具體文件
- binlog* -- 二進制日志
- *.pem -- 默認/自動生成的ssl和rsa證書和密鑰文件
- #ib* -- 雙寫緩沖區文件
- ib_buffer_pool -- 內存池緩存文件
- ibdata1 -- 系統表空間文件
- ibtmp1 #innodb_temp -- ?臨時表空間文件
- innodb_redo -- 保存重做日志的文件
- mysql sys -- 系統級別的數據庫
- mysql.ibd -- 保存管理信息的文件
- mysqld-auto.cnf -- 保存動態設置的系統變量
- undo* -- 撤銷表空間,保存撤銷日志的文件
- 用戶數據庫 -- 用戶在mysql下創建數據庫時,會在這個目錄下創建一個子目錄,庫中的表在這個子目錄下
修改配置時
如果要修改數據目錄選項
- 最好先停止mysql服務,并把原目錄下的文件全部復制到新路徑,配置完成后再重啟
為什么要全部復制過去?
- 因為源目錄中包含了很多系統啟動時需要的選項,包括賬號密碼端口號等
- 如果不拷貝過去,會導致服務器啟動失敗
權限問題
如果在設置時遇到權限問題,需要把目標數據目錄的權限改成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