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Linux下,用ufw實現端口關閉、流量控制(二)
firewalld使用方式
firewalld
是一個動態管理防火墻的工具,主要用于 Linux 系統(包括 Ubuntu 和 CentOS 等)。它提供了一個基于區域(zones)和服務(services)的管理方式,使得防火墻的配置和管理更加靈活和易于使用。以下是如何使用 firewalld
管理防火墻的基本步驟和命令。
1. 安裝 firewalld
在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中,firewalld
默認是預裝的。如果沒有安裝,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 在 Ubuntu 上
sudo apt install firewalld# 在 CentOS 上
sudo yum install firewalld
2. 啟動和啟用 firewalld
啟動 firewalld
服務并設置為開機自啟:
# 啟動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設置開機自啟
sudo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3. 查看當前狀態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firewalld
的狀態:
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4. 基本命令
- 查看當前區域和規則:
sudo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 查看特定區域的規則: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5. 管理區域
firewalld
使用區域來定義不同的信任級別。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添加、刪除或更改區域的規則。
- 添加服務到區域: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 移除服務: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service=http --permanent
- 重新加載配置: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6. 添加和移除端口
可以直接添加或移除特定端口:
- 添加端口: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 移除端口: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80/tcp --permanent
7. 臨時和永久規則
- 使用
--permanent
選項添加的規則在重啟后仍然有效。沒有--permanent
選項的規則在重啟后會失效。
8. 查看幫助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firewalld
的幫助信息:
firewall-cmd --help
總結
firewalld
提供了一種靈活且易于管理的方式來配置 Linux 防火墻。通過使用區域和服務的概念,用戶可以輕松地管理網絡流量和安全策略。使用 firewalld
時,確保定期檢查和更新防火墻規則,以保持系統的安全性。
問答
ubuntu中firewall-config和ufw會沖突嗎,可以一起管理防火墻嗎
在 Ubuntu 中,firewall-config
和ufw
(Uncomplicated Firewall)是兩種不同的防火墻管理工具,它們可以用來配置和管理防火墻規則,但它們之間可能會產生沖突。
1. UFW(Uncomplicated Firewall)
- UFW 是一個用戶友好的命令行工具,旨在簡化 iptables 的使用。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界面來管理防火墻規則。
- UFW 默認情況下是禁用的,用戶可以通過命令行啟用或禁用它,并添加或刪除規則。
2. Firewall-config
firewall-config
是一個圖形用戶界面(GUI)工具,通常與firewalld
一起使用。firewalld
是一個動態管理防火墻的工具,使用 zones 和服務來管理規則。firewalld
和ufw
都是基于 iptables,但它們的工作方式不同。
3. 沖突問題
- 不建議同時使用:如果你同時啟用
ufw
和firewalld
,可能會導致沖突,因為它們都試圖管理 iptables 規則。一個工具的規則可能會覆蓋或干擾另一個工具的規則。 - 選擇其一:建議選擇其中一個工具來管理防火墻。如果你選擇使用
ufw
,請確保firewalld
被禁用;如果你選擇使用firewalld
,請確保ufw
被禁用。
4. 如何禁用
-
如果你決定使用
ufw
,可以禁用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如果你決定使用
firewalld
,可以禁用ufw
:sudo ufw disable
總結
在 Ubuntu 中,建議只使用一個防火墻管理工具(要么是 ufw
,要么是 firewalld
),以避免潛在的沖突和管理上的復雜性。選擇一個適合你需求的工具,并確保另一個工具被禁用。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允許本地接受 外部http的服務?
是的,命令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的確允許本地系統接受來自外部的 HTTP 服務請求。具體來說,這個命令的作用如下:
-
允許 HTTP 流量:通過將
http
服務添加到public
區域,防火墻將允許通過 HTTP 協議(通常是端口 80)進行的網絡流量。這意味著外部客戶端(如瀏覽器)可以向本地服務器發送 HTTP 請求。 -
適用于
public
區域:public
區域通常用于不受信任的網絡環境(例如公共 Wi-Fi)。在這個區域中,默認情況下大多數流量是被阻止的,因此需要明確允許特定的服務(如 HTTP)。 -
永久性設置:使用
--permanent
選項表示這個更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在防火墻重啟或系統重啟后,HTTP 服務的允許規則仍然有效。
額外步驟
在執行此命令后,通常需要運行以下命令以使更改生效: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總結
通過執行該命令,你的本地系統將能夠接受來自外部的 HTTP 請求,允許用戶訪問在本地運行的 Web 服務器(如 Apache 或 Nginx)。確保在配置防火墻時,考慮到安全性,只有在需要時才允許外部訪問。
在ubuntu客戶機中,firewall-config建議在public區域允許http服務難道不會導致被攻擊嗎?
在 Ubuntu 客戶機中,允許 http
服務(端口 80)確實可能會增加被攻擊的風險,尤其是在 public
區域中。public
區域通常用于不受信任的網絡環境(如公共 Wi-Fi),在這種情況下,默認情況下大多數服務都是被阻止的。
風險分析
-
暴露 Web 服務:如果你在客戶端上允許
http
服務,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嘗試訪問該服務。如果客戶端上沒有運行 Web 服務器,允許http
服務可能沒有實際意義,但如果有 Web 服務器在運行,可能會面臨各種攻擊(如 DDoS、SQL 注入、跨站腳本等)。 -
不安全的連接:HTTP 是未加密的協議,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可能被竊聽或篡改。使用 HTTPS(端口 443)可以提供加密的連接,增加安全性。
建議
-
僅在需要時允許:如果你的客戶端不需要提供 Web 服務,建議不要在
public
區域中允許http
服務。只在確實需要時才允許。 -
使用 HTTPS:如果你需要提供 Web 服務,盡量使用 HTTPS 而不是 HTTP,以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
限制訪問:如果可能,使用防火墻規則限制可以訪問該服務的 IP 地址范圍,或者使用 VPN 進行安全訪問。
-
定期檢查和更新:定期檢查防火墻規則和系統安全性,確保沒有不必要的服務暴露在公共網絡上。
總結
在 public
區域中允許 http
服務確實可能增加被攻擊的風險,因此應謹慎處理。確保只在必要時允許服務,并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系統。
建議默認允許端口
- dhcpv6-c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