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系用手信號顯示十、五、三車距離信號中的“三車”(約33m)信號時,晝間的顯示方式為展開的綠色信號旗單臂平伸下壓 ( ???一 ????)次。J442
2. 聯系用手信號顯示股道號碼時,晝間右臂向上直伸,左臂下垂,表示股道開通( ?二 ????)道。J442
3.?脫軌表示器顯示帶白邊的綠色圓牌及月白色燈光——表示線路在( ?開通 ????)狀態。J447
4. 線路標志,按( ?計算公里 ?????)方向設在線路左側。J454
5. 預告標設在進站信號機及線路所通過信號機外方( ?900 ???)m、1000 m及1100 m處,但在設有預告或接近信號機及自動閉塞的區段,均不設預告標。J454
6. 機車庫內整備完畢要道準備出段時,機班必須確認調車信號或股道號碼信號、道岔開通信號、道岔表示器( ?顯示正確 ??),厲行確認呼喚(應答),鳴笛動車(限鳴區段除外)。C12
7. ?司機應在列車( ?充風 ???)或列車制動機試驗時,檢查本務機車與列尾裝置主機是否已形成“一對一”關系。C14
8. 進入掛車線后,應嚴格控制機車速度,執行十、五、三車和一度停車規定,確認( 脫軌器 ??)、防護信號及停留車位置。 C13
9. 列車起動后,機班應進行( ?后部 ???)瞭望,確認列車起動正常。C17
10.在列車制動時一旦發現排風時間過短 、制動力明顯不足時,必須果斷采取( ?緊急停車?)措施、包括使用動力制動、使用列尾裝置主機排風等。
11. 司機起動列車前使用列尾裝置檢查( 尾部 ???)制動主管壓力是否與機車制動主管壓力基本一致。C17
12.?進入停車線停車時,提前確認LKJ顯示距離與地面信號位置( ??是否一致 ???),準確掌握制動時機、制動距離和減壓量,應做到一次停妥。C28
13. 根據《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行車設備故障耽誤本列客運列車1小時以上,或耽誤本列貨運列車( ??2 ??)小時以上,未構成一般C類以上事故的,為一般D類事故。事15
14. 機務段直接行車有關人員、機車試運轉有關人員,憑( ??工作證 ????)可登乘本段機車。運31
15. 在高速鐵路運行區段,CTC與GSM-R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結合,實現( ?調度命令 ???)、接車進路預告信息、調車作業通知單等向司機的傳送。GJ88
16.?電力機車、動車組被迫停車以及遇惡劣天氣、行車設備故障等突發情況造成列車停在禁停區域時,司機應立即( ?降下受電弓 ??????),請求救援。
17.?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 ( ??公共利益 ???)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行政許可法》
18. ?當使用電力機車擔當救援機車,如動車組升弓,由動車組司機通知救援機車司機,救援機車司機在通過( ??分相區前 ???)通知動車組司機斷電并降弓。GJ441
19. 貨物列車在區間運行中,遇車輛自動制動機發生故障,可關閉車輛截斷塞門繼續運行。若關門車數超過現車總輛數的6%以及編掛位置不符合規定時,司機應報告車站值班員,可運行至( ??前方站 ???)后再處理。
20.列車運行中收到LBJ報警信息,報警線路和地點與本列車運行線路相關、可能影響本列車運行安全時,應( ?立即減速或緊急停車 ?)。
21. 機車乘務員接收到《旅客列車制動關門限速證明書》后,遇更換機車乘務組時,機車乘務組( ?雙方交接 ????)。
22. 旅客列車、特快貨物班列在區間遇自動制動機故障不能修復,經處置,車輛乘務員將“關門車”情況報告司機,( ??車輛乘務員 ???)在司機手冊上注明限速值。XG37
23. 調車作業中,單機連掛車輛時,可不顯示( ???停留車距離 ??)信號,但調車指揮人應負責調整鉤位,并顯示連結、稍行移動、停車等信號。
24. ?《行規》規定,在作業中變更機車運行方向需要移動、由機車( ?機車乘務員 ??)將便攜機車控制器移至需要位置,車站負責連接。
25. 在超過6‰坡度的線路上(駝峰、駝峰迂回線、禁溜線、牽出線除外)調車時必須接通( ??全部 ???)軟管并進行自動制動機簡略試驗。
26.?使用電力機車在一級易燃液體裝卸場所調車,禁止在上述場所( ???換弓 ??)。
27. 設有雙向閉塞設備的雙線自動閉塞區間辦理反方向發車時,當出站信號機故障時,應停止使用基本閉塞法,改用( 電話閉塞法 ??)行車。
28. ?設有雙向閉塞設備的雙線自動閉塞區間改按單線行車時,正方向行車,仍按自動閉塞行車,反方向按( ??站間 ??)組織行車。
29. 停站列車因地處曲線司機看不到出站(進路)信號機顯示時,可憑車站值班員的( 開車通知 ????)或發車信號,起動列車,在確認出站(進路)信號機顯示正確后,再行加速。XG81
30.發現客車車輛輪軸故障、車體下沉(傾斜)、車輛劇烈振動等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時應(立即停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