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 List:
1.你的目標用戶是誰?
2.你的目標用戶有哪些需要立馬解決的需求?有哪些長期需求?這些需求的優先級是什么?
3.做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4.你的用戶和業務是否適合做社群?
5.你做哪類社群才能更好的幫助你轉化?
6.你的社群劃分要細分到哪些領域?
7.你的社群能提供給用戶哪些價值?如何評價你的社群的產出?
8.這些價值是否能持續提供?
9.你提供的價值是否與用戶的需求相匹配?
10.你的社群定位是什么?是否與其他平臺的定位相匹配?
11.你的用戶都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了解以及進入你的社群?
12如果沒有社群,你的服務是否還可以通過其他產品來提供?
13.你的社群對比其他社群有何優劣勢?是否有改進的機會?
14.你身邊同類型社群有哪些做的好的?好在何處?是否可以借鑒?
15.你跟你的群友熟悉度如何?是否跟他們有強關聯?是否為他們建立了檔案?
16.你的產品的優勢劣勢是什么?你的社群放大了你產品的優勢了么?
17.你的社群規則是否制定完備?進群機制、邀請機制、懲罰機制、激勵機制、日常規則、淘汰機制等?
18.群管理制度是否完備?
19.你群主的人設形象是否鮮明立體?是否與你社群的定位相匹配?
20.用戶新進群時的引導是否完備?
21.是否有完整的社群介紹?
22.是否能讓用戶快速準確的了解你的社群以及社群提供的價值?
23.如果你的社群不滿足用戶的預期你要如何解決?
24.你對群友做了哪些分層?是否分別建立了標簽?分層的標準是否科學?
25.是否了解社群中那些不活躍的人的需求?定制哪類才能服務激活這類人?
26.社群的日常運營是否有一定的流程?用戶是否養成了參與運營活動的習慣?
27社群運營日常的話題選擇,是否有話題性?是否符合用戶的圈層?能否覆蓋到大部分的群友?
28.你有建立自己的話題庫么?每次話題討論的參與度是否有記錄?
29.你組織的社群活動是否有可參與性?你作為用戶你會參與么?
30.你設計的社群活動能夠引發用戶參與轉發的動機是什么?
以海洋館的客群為例:
- 目標用戶:家庭、學校團體、海洋生物愛好者、旅游者等。
- 需求:立即需求可能是購票、了解海洋生物知識;長期需求可能是持續的教育、娛樂和社交。
- 社群目的:建立品牌忠誠度,提供個性化服務,增強用戶粘性。
- 適合社群:適合,因為海洋館可以提供獨特的體驗和知識分享。
- 社群類型:教育型、親子型、旅游型社群。
- 社群細分:按年齡段、興趣點、地理位置等細分。
- 社群價值:提供海洋知識、親子活動、旅游攻略等;通過用戶反饋評價產出。
- 持續價值:通過定期更新內容和活動來持續提供價值。
- 價值匹配:確保提供的內容和服務與用戶需求相匹配。
- 社群定位:教育與娛樂并重,與其他平臺差異化。
- 了解渠道:官網、社交媒體、合作伙伴等。
- 其他產品:可以通過官方網站、APP等提供服務。
- 社群優劣勢:優勢在于獨特體驗,劣勢可能是覆蓋面有限;改進機會在于擴大影響力和參與度。
- 同類型社群:學習其他海洋館社群的互動方式和內容創新。
- 群友熟悉度:通過問卷、活動等方式了解群友,建立檔案。
- 產品優劣勢:優勢是獨特體驗,劣勢可能是價格;社群應放大體驗優勢。
- 社群規則:制定完備的規則,包括進群、邀請、懲罰、激勵等。
- 群管理制度:確保管理制度公平、透明。
- 群主形象:群主應具有親和力,與社群定位相匹配。
- 新用戶引導:提供歡迎信息、社群介紹、FAQ等。
- 社群介紹:提供詳盡的社群介紹,包括目的、規則、活動等。
- 快速了解:通過簡潔明了的方式讓用戶快速了解社群。
- 不滿足預期:通過調查、反饋改進服務,滿足用戶需求。
- 用戶分層:根據活躍度、參與度等分層,建立標簽。
- 不活躍用戶:了解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或激勵措施。
- 日常運營流程:建立固定的運營流程,培養用戶習慣。
- 話題選擇:選擇有話題性、符合用戶圈層的話題。
- 話題庫:建立話題庫,記錄每次討論的參與度。
- 社群活動:確保活動具有可參與性,考慮用戶興趣。
- 活動動機:設計活動時考慮用戶的興趣點,提供分享的誘因,如優惠、禮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