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關電源的調制模式
????????開關電源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中,用于將一定電壓和電流轉換為另一種電壓和電流的技術,以下是開關電源三種常見的調制模式:
? ? ? ? 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脈沖頻率調制(Pulse?frequency?modulation)
????????脈沖跨周期調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
1.1 PWM模式
????????開關電源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寬調制)模式是一種高頻電源轉換技術,它通過快速開關電源元件(如晶體管或場效應管)并在每個周期內控制其導通時間來控制輸出電壓。
? ? ? ? 占空比
????????開關穩壓器使用占空比來實現電壓或電流反饋控制。占空比是指導通時間(TON) 與整個周期時長(關斷時間 (TOFF)加上導通時間)之比,定義了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之間的簡單關系。(僅適用于連續導通模式CCM,在這個模式下,電感電流不會降至0)
????????開關穩壓器的占空比由各自的開關穩壓器拓撲決定。
????????降壓型(降壓)轉換器占空比D = 輸出電壓/輸入電壓
????????升壓型(升壓)轉換器占空比D = 1 –(輸入電壓/輸出電壓)
? ? ? ? PWM控制模式下的SW波形/電感電流/輸出電壓紋波(CCM模式)
????????在PWM模式下,開關頻率是固定的,不隨負載變化而變化。PWM模式通過改變開關的通斷時間來調節輸出電壓,因此在負載變化時,占空比會相應變化。
????????電感電流通常是連續的,電感電流的紋波大小取決于電感值、開關頻率和占空比。在PWM模式下,由于頻率固定,電流紋波通常較易預測和控制。電感電流的形狀隨占空比的變化而變化,但頻率保持不變。
????????在PWM模式下,由于開關頻率固定,輸出電壓紋波通常較小,且頻率特性好,便于濾波。輸出電壓紋波的頻率成分較單一,主要由開關頻率及其諧波組成。由于紋波的頻率成分較為集中,濾波設計相對簡化。
? ? ? ? 在PWM控制模式下,開關電源工作時產生的EMI和RE輻射,頻段固定,那么諧波也固定的,所以在排查的時候比較好反推。
? ? ? ? PWM控制模式的優點
? ? ? ? ① 效率高:PWM控制模式在重負載條件下效率較高,因為開關頻率固定,減少了開關損耗
? ? ? ? ②?控制簡單:PWM控制模式相對于其他調制方式來說,其控制電路相對簡單,易于實現
? ? ? ? ③?輸出紋波小:由于開關頻率固定,輸出電壓紋波的頻率特性好,便于濾波,從而減少輸出電壓中的波動
? ? ? ? ④?響應速度快:PWM控制模式的響應速度較快,適合于動態變化較大的負載環境
? ? ? ? PWM控制模式的缺點
? ? ? ? ①?輕負載效率低:在輕負載條件下,由于開關次數固定,開關損耗成為主要損耗,導致效率降低
? ? ? ? ② 噪聲問題:在輕負載時噪聲大
? ? ? ? ③ 頻率受限:PWM控制模式的頻率受到限制,不適合用于高頻應用
? ? ? ? PWM控制模式適用場景
? ? ? ? ① 重負載應用:PWM控制模式適合于重負載和恒定頻率的應用,如工業控制系統和電動汽車充電器
? ? ? ? ②?需要快速響應的應用:對于需要快速響應的系統,如動態變化的負載環境,PWM控制模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 ? ? ③?對紋波要求嚴格的應用:在對輸出電壓紋波要求嚴格的應用中,PWM控制模式可以提供較小的輸出紋波
1.2 PFM模式
? ? ? ? 開關電源的脈沖頻率調制(PFM,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模式是一種高頻斬波電源技術。在這種模式下,電源工作在離散的開關狀態,而不是連續導通。當輸入電壓高于輸出電壓設定值時,電源會快速打開開關,讓電流通過;然后迅速關閉開關,中斷電流流動,形成一個個矩形波脈沖。通過調整開關周期的長度,即“開”與“關”的比例,可以控制平均輸出電壓,從而達到高效能和穩定輸出的目的。
? ? ? ? PFM控制模式下的SW波形/電感電流/輸出電壓紋波
????????在PFM模式下,開關頻率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負載的變化而變化。在輕負載或空載條件下,頻率會降低,以減少開關損耗和提高效率。PFM模式通過改變開關的通斷時間來調節輸出電壓,因此在負載變化時,占空比也會相應變化。
????????在輕負載條件下,電感電流可能是不連續的,這意味著在每個開關周期內,電感電流都會降至零。由于頻率的降低,電感電流的紋波可能較大,特別是在頻率較低時。在PFM模式下,電感電流的波形可能更復雜,因為頻率和占空比都在變化。
????????在PFM模式下,由于開關頻率的變化,輸出電壓紋波可能較大,特別是在輕負載條件下。輸出電壓紋波的頻率成分更復雜,因為開關頻率在不斷變化。由于紋波的頻率成分較寬,濾波設計可能更具挑戰性。
????????由于頻率的變化,SW波形的脈沖間隔不是固定的,這可能導致電磁干擾(EMI)問題,因為干擾的頻率成分分布在更寬的范圍內。
????????PFM控制模式的優點
? ? ? ? ①?輕負載效率高:在輕負載或空載條件下,PFM模式通過降低開關頻率來減少開關損耗,從而提高了電源效率
? ? ? ? ②?電路設計較簡單:與PWM(脈沖寬度調制)模式相比,PFM模式的控制電路通常較簡單,因為它不需要復雜的時鐘和計數器電路
? ? ? ? ③?待機功耗低:在待機狀態下,PFM模式可以使電源工作在極低的頻率下,從而降低了能量消耗
? ? ? ? PFM控制模式的缺點
? ? ? ? ①?輸出紋波較大:由于開關頻率的變化,PFM模式下的輸出電壓紋波可能較大,特別是在輕負載條件下
? ? ? ? ②?EMI問題:PFM模式下,開關頻率的變化可能導致較寬頻率范圍的電磁干擾(EMI)問題,這可能需要額外的濾波措施
? ? ? ? ③?輸出穩定性較差:與PWM模式相比,PFM模式在負載變化時的輸出穩定性可能較差
? ? ? ? ④?響應速度較慢:在負載快速變化時,PFM模式的響應速度可能不如PWM模式快
? ? ? ? PFM控制模式適用場景
? ? ? ? ①?小功率和低功耗應用:PFM模式適用于小功率和低功耗的應用,如便攜式設備和電池供電的系統
? ? ? ? ②?輕負載或變負載環境:在輕負載或變負載環境下,PFM模式可以通過調整開關頻率來優化電源性能
? ? ? ? ③?待機狀態:在待機狀態下,PFM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能量消耗
1.3 PSM模式
????????開關電源的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模式,也稱為脈沖寬度調制,是一種控制電力轉換效率的技術。在PSM(Power-Saving Mode)模式下,開關電源通過快速開啟和關閉其功率開關管(如 MOSFET),只讓電流在高頻脈沖狀態動,大部分時間處于休眠狀態,實際工作時間短于整個周期。
????????PSM控制模式下的SW波形/電感電流/輸出電壓紋波
????????在PSM控制下,開關頻率和占空比均保持固定,但會根據輸出負載的變化選擇性地跳過某些開關周期。當負載較重時,每個周期都工作,而負載較輕時部分周期被跳過。
????????在非滿載條件下,電感電流可能表現為不連續導通模式(DCM),這意味著在每個開關周期結束后,電感電流會降至零。電感電流的峰值與谷值之間的差異較大,特別是在負載變化頻繁的應用中,這可能導致更大的紋波電流。
????????由于PSM模式在輕載時傾向于跳過更多的開關周期,因此輕載時的輸出電壓紋波通常較大。對于對電壓穩定性要求極高的應用,可能需要通過增加輸出電容或其他濾波手段來減小這種影響。
????????噪聲特性穩定:盡管PSM模式存在較大的輸出電壓紋波,但其頻率固定不變,使得噪聲特性較為集中,便于進行針對性的電磁兼容(EMC)設計。
????????PSM控制模式的優點
? ? ? ? ①?高效率:在輕負載條件下,PSM模式跳過不必要的開關周期,顯著降低了開關損耗,從而提高了效率
? ? ? ? ②?降低開關損耗:由于只在必要時進行開關操作,因此減少了開關次數,延長了開關管的使用壽命
? ? ? ? PSM控制模式的缺點
? ? ? ? ①?大輸出電壓紋波:由于在輕負載時許多開關周期被跳過,PSM控制模式下的輸出電壓紋波較大,對于對電壓穩定性要求高的應用場景不太適合
? ? ? ? ②?響應速度較慢:PSM模式在負載變化時需對跨過的周期數進行調整,這一過程相對較慢,導致響應速度不及PWM模式
? ? ? ? ③?復雜的控制邏輯:根據負載調整開關周期需要復雜的邏輯控制,這會增加設計和實現的難度
? ? ? ? PSM控制模式適用場景
? ? ? ? ①?適用于輕負載效率高的場合:如待機狀態較多的電子設備、間歇工作的儀器儀表等,這些場景下使用PSM模式可以顯著延長設備的工作時間
? ? ? ? ②?不適用對電壓穩定性要求高的系統:例如精密儀器或高性能模擬電路,這類應用對電源的精度要求較高,PSM模式因輸出電壓紋波大而不適合
? ? ? ? ③?適用于負載變化不大的場合:在負載相對穩定的應用中,PSM模式能夠提供穩定的輸出,同時兼顧效率和功耗
二、開關電源的工作模式
2.1 BCM模式
????????開關電源的BCM模式,即邊界導通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是一種特殊的工作狀態,介于連續導通模式(CCM)和非連續導通模式(DCM)之間。在BCM模式下,電感電流在一個開關周期內剛好降至0,但不會出現負值。
? ? ? ? BCM模式的優點
? ? ? ? ①?高效率:BCM模式能夠在不同負載條件下保持較高的轉換效率,特別是在負載變化較大的場合
? ? ? ? ②?低損耗:由于每個周期結束時電感電流歸零,減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 ? ? ? BCM模式的缺點
? ? ? ? ①?控制復雜:實現BCM模式需要復雜的控制算法和實時監測系統,增加了設計難度和成本
? ? ? ? ②?頻率變化:由于BCM是可變頻率系統,可能對濾波電路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2.2 CCM模式
????????開關電源CCM模式,即連續導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是開關電源中一種重要的工作狀態。在這種模式下,電感電流在整個開關周期內始終不會降至0,這意味著電感從不“復位”,在每個開關周期內電感磁通從不回到0,功率管閉合時,線圈中仍有電流流過。
? ? ? ? CCM模式的優點
? ? ? ? ①?高穩定性:CCM模式提供更穩定的輸出電壓,適用于對電壓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合
? ? ? ? ②?低紋波電流:電感電流的連續性降低了輸出紋波電流,減少了電磁干擾
? ? ? ? ③?適應重負載:在重負載條件下,CCM模式能夠保持較高的轉換效率,適合功率較大的應用
? ? ? ? CCM模式的缺點
? ? ? ? ① 輕負載損耗大:在輕負載時,由于電感電流仍然連續,會導致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和效率降低
2.3 DCM模式
????????開關電源DCM模式,即非連續導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是開關電源中一種要重的工作狀態。在這種模式下,電源控制器允許電源在一個周期內關閉部分時間,而不是始終保持導通。
? ? ? ? DCM模式的特點
? ? ? ? ①?效率較高:由于部分時間無電流通過,減少了開關損耗,尤其是在輕負載時效率提升明顯
? ? ? ? ②?穩定性較差:DCM模式下,輸出電壓可能會隨著輸入電壓變化而波動較大,對紋波抑制能力要求高
? ? ? ? ③?控制復雜度:相較于CCM,DCM需要更復雜的控制邏輯來實時監控電感電流并調整開關頻率,以維持在非連續導通狀態
1.4 FCCM模式
????????開關電源的FCCM模式,即強制連續導通模式(Forced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是一種特殊的工作狀態。與自然連續導通模式(Natural CCM)不同,FCCM通過電路控制強制電感電流保持連續,即使在輕負載條件下。
????????FCCM模式的優點
? ? ? ? ①?高穩定性:FCCM模式提供更穩定的輸出電壓,適用于對電壓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合
? ? ? ? ②?快速響應:由于電感中一直有電流,對負載變化的動態響應較快,紋波較小
? ? ? ? ③?固定頻率:工作頻率固定,便于設計濾波器和減少電磁干擾,同時頻率通常設定在超出人耳聽覺范圍,避免噪聲問題
? ? ? ? FCCM模式的缺點
? ? ? ? ①?輕載損耗大:在輕載時,由于電感電流仍然強制連續,會導致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和效率降低
? ? ? ? ②?可能引起發熱:由于電感電流雙向流動,整流MOSFET具有雙向導通性,可能會產生額外的熱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