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病毒的簡介
1、名稱的由來
由生物醫學上的 “病毒” 一詞借用而來。
(1)與生物醫學上“病毒”的異同
- 同:都具有傳染性、流行性、針對性等。
- 異: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為編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
2、病毒的起源
3、廣義的定義
凡能夠引起計算機故障,破壞計算機數據的程序統稱為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
4、法律性、權威性的定義
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二、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1、寄生性
- 依附于合法的程序之中。
- 病毒所寄生的合法程序被稱為病毒的載體,也稱為病毒的宿主程序。
2、傳染性
- 通過各種渠道從已被感染的計算機擴散到未被感染的計算機。
- 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判別一個程序是否是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
3、隱蔽性
- 短小精悍,發作前不易被用戶察覺和發現。
- 存在的隱蔽性和傳染的隱蔽性。
4、潛伏性
- 侵入系統后,不會立即進行活動
- 潛伏期越長,病毒的傳染性越大
5、可觸發性
因某個特征或數值的出現,誘使病毒實施感染或進行攻擊的特性稱為可觸發性。
6、破壞性或表現性
降低系統的工作效率,占用系統資源。
7、針對性
只破壞某些特定的物理設備或系統。
8、新特點
- 主動通過網絡和郵件系統傳播
- 傳播速度極快
- 變種多
- 具有病毒、蠕蟲和黑客程序的功能
三、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
四、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1、按照感染或者寄生的對象分類
(1)引導型病毒
- 藏匿在磁盤片或硬盤的第一個扇區
- 先于操作系統加載到內存中,獲得完全的控制權
(2)文件型病毒
- 通常寄生在可執行文件中,如*.BAT, *.COM, *.EXE等。
(3)混合型病毒
- 既傳染磁盤引導扇區又傳染可執行文件的病毒。
2、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情況分類
(1)良性病毒
ZDNet 安全不會對計算機系統直接進行破壞,只是具有一定表現癥狀的病毒。
(2)惡性病毒
會對系統產生直接的破壞的作用。
(3)中性病毒
只是瘋狂復制自身的病毒,也就是常說的蠕蟲型病毒。
3、按鏈接方式分類
(1)源碼型病毒
在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序編譯前插入到源程序中。
(2)入侵型病毒/嵌入型病毒
將自身嵌入到宿主程序中。
(3)外殼型病毒
寄生在宿主程序的前面或后面,并修改程序的第一個執行指令。
(4)操作系統型病毒
用自己的邏輯模塊取代操作系統的部分合法程序模塊。
4、從廣義病毒定義的角度
(1)邏輯炸彈
修改計算機程序,使它在某種特殊條件下按某種不同的方式運行。邏輯炸彈也是由程序員插入其它程序代碼中間的,但并不進行自我復制。
(2)特洛伊木馬
A. 特征和行為
- 木馬本身不進行自我復制。
- 被感染的計算機系統會表現出不尋常的行為或運行變慢。比如:有一個或多個不尋常的任務在運行;注冊表和其他配置文件被修改;電子郵件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發送等。
B. 攻擊步驟?
- 設定好服務器程序
- 騙取對方執行服務器程序
- 尋找對方的IP地址
- 用客戶端程序來控制對方的計算機
C. 傳播途徑
- 電子郵件的附件(木馬非自我復制)
- 隱藏在用戶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的文檔和其他文件中
- 被其他惡意代碼所攜帶,如蠕蟲
- 會隱藏在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捆綁的免費軟件中
D. 預防
- 不要執行任何來歷不明的軟件或程序(無論是郵件中還是 Internet 上下載的)
- 上網的計算機要必備防毒軟件(切記及時升級)?
(3)計算機蠕蟲
(4)宏病毒
5、手機病毒
五、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技術
1、檢測技術
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判定出病毒的技術。
- 在特征分類的基礎上建立的病毒識別技術。
- 通過病毒行為或文件校驗和的病毒判定技術。
(1)比較法
將原始的或正常的特征與被檢測對象的特征比較。
由于病毒的感染會引起文件長度和內容、內存以及中斷向量的變化,從這些特征的比較中可以發現異常,從而判斷病毒的有無。
A. 優點
簡單、方便,不需專用軟件。
B. 缺點
無法確認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和名稱。
(2)病毒校驗和法
計算出正常文件的程序代碼的校驗和,并保存起來,可供被檢測對象對照比較,以判斷是否感染了病毒。
A. 優點
可偵測到各式的計算機病毒,包括未知病毒。
B. 缺點
誤判率高,無法確認病毒種類。
(3)分析法
該方法的使用人員主要是反計算機病毒技術的專業人員。
(4)搜索法
最普遍的計算機檢測方法。
用每一種計算機病毒體含有的特定字符串對被檢測對象進行掃描。
特征串選擇的好壞,對于病毒的發現具有決定作用。
如何提取特征串,則需要足夠的相關知識。
A. 缺點
被掃描的文件很長時,掃描所花時間也越多;不容易選出合適的特征串;計算機病毒代碼庫未及時更新時,無法識別新型計算機病毒;不易識別變形計算機病毒等。
(5)行為監測法
通過檢測病毒在感染及破壞時表現出來的行為來判斷病毒是否存在。
A. 優點
不僅可檢測已知病毒,而且可預報未知病毒。
B. 缺點
有可能誤報。
(6)病毒行為軟件模擬法
專門用來對付多態病毒。
(7)感染實驗法
- 利用病毒最重要的基本特性 —— 傳染性。
- 檢測時,先運行可疑系統中的程序,再運行一些確切知道不帶毒的正常程序,然后觀察這些正常程序的長度和校驗和,如果發現有變化,可斷言系統中有病毒。
各種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各取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