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GP路由優選規則
上述規則依序排列,BGP進行路由優選時,從第一條規則開始執行,如果根據第一條規則無法作出判斷,例如路由的Preferred-Value屬性值相同,則繼續執行下一條規則,如果根據當前的規則,BGP能夠決策出最優的路由,則不再繼續往下執行。
本文選取了BGP路由優選規則中最為關鍵的12條,接下來將逐一講解并驗證上述規則。
在后續的內容中可能會提到諸如“第8條選路規則”之類的術語,則對應本頁所羅列的第8條選路規則。
AIGP(Accumulated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累加IGP度量值)用于傳遞并累加IGP metric值,該屬性值并不常用,在BGP路由優選規則中并不涉及。
漂亮老男孩!PLLAOMEN,CRIP
2.丟棄下一跳不可達的路由
(1)
默認配置下,R2、R3開啟next-hop-local,R1會優選R2通告的BGP路由10.0.45.0/24,后續案例中請注意該點。
(2)
(3)
3.Preferred-Value
(1)修改Preferred-Value
(2)查看R1 BGP路由表
4.Local_Preference
(1)
在配置路由策略時,通常會按照順序從上到下進行匹配。一旦找到匹配的策略,路由器就會根據此策略進行操作,并不再繼續匹配后續的策略。
但是,如果最后一條策略沒有明確指定是允許(permit)還是拒絕(deny),那么默認情況下路由器會執行拒絕操作(deny)。因此,為了確保最后一條策略能夠生效并允許通過,通常會在最后添加一條明確的允許策略(permit),以確保路由器能夠按照預期進行操作。
總結來說,添加最后一條明確的允許策略是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確保路由器在匹配完所有策略后能夠正常執行操作。
(2)
?
5.local
(1)本地優先
本條規則我們驗證了:
本地產生的BGP路由優于從對等體學習的BGP路由
手動聚合產生的BGP路由優于自動聚合產生的BGP路由
(2)手動聚合(1)
(3)手動聚合(2)
BGP路由表中“s”標志代表該路由條目被抑制。
(4)手動聚合(3)
(5)自動聚合(1)
(6)自動聚合(2)
(7)自動聚合(3)
(8)自動聚合(4)
?本地Network優于本地import,此案例不再展示。
? 自動聚合產生的聚合路由并不會攜帶Atomic-aggregate屬性。
6.AS_Path
(1)優選AS_Path最短(1)
(2)優選AS_Path最短(2)
7.Origin:優選Origin屬性最優的路由。Origin屬 性值按優先級從高到低的排列是: IGP、 EGP及Incomplete.
(1)Origin屬性驗證(1)
(2)Origin屬性驗證(2)
8.MED規則
(1)優選MED最小(1)
(2)優選MED最小(2)
9.優選從EBGP對等體學來的路由(EBGP路由優先級高于IBGP路由)
(1)優選從EBGP對等體學來的路由(1)
additive -----在原來的AS_PATH屬性值上加
overwrite ----覆蓋原來的AS_PATH屬性值
(2)優選從EBGP對等體學來的路由(2)
(3)優選從EBGP對等體學來的路由(3)
10.Next_Hop
(1)IGP Cost
(2)優選IGP Cost值最小(1)
(3)優選IGP Cost值最小(2)
(4)優選IGP Cost值最小(3)
11.BGP路由等價負載分擔
(1)
默認情況下設備只會對AS_Path完全相同的路由進行負載分擔,可以使用load-balancing as-path-ignore忽略AS_Path路徑不一致。
在公網中到達同一目的地的路由形成負載分擔時,系統會首先判斷最優路由的類型。
若最優路由為IBGP路由則只是IBGP路由參與負載分擔,若最優路由為EBGP路由則只是EBGP路由參與負載分擔,即公網中到達同一目的地的IBGP和EBGP路由不能形成負載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