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計算機網絡可被理解為( )。
A.執行計算機數據處理的軟件模塊
B. 由自治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體
C.多個處理器通過共享內存實現的緊耦合系統
D. 用于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的分布式系統
0 2.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功能是( )。
A.數據通信 B. 資源共享
C. 分布式處理 D. 信息綜合處理
0 3. 下列不屬于計算機網絡功能的是( )。
A. 提高系統可靠性 B. 提高工作效率
C. 分散數據的綜合處理 D. 使各計算機相對獨立
0 4. 計算機網絡從邏輯功能上可劃分為( )。
A.局域網和廣域網 B. 本地計算機網和通信網
C.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D. 服務器和客戶機
0 5. 下列關于網絡中的計算機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各自獨立,沒有聯系 B. 擁有獨立的操作系統
C. 互相干擾 D擁有共同的操作系統
0 6.計算機網絡可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下列屬于通信子網的是()
I. 網橋 II. 交換機 III. 計算機軟件 IV. 路由器
A. I、 II、 IV B. II、 III、 IV C. I、 III、 IV D. I、 II、 III
0 7. 下列設備屬于資源子網的是( )。
A. 計算機軟件 B. 網橋 C. 交換機 D. 路由器
0 8. 就交換技術而言, 以太網采用的是()。
A. 分組交換技術 B. 電路交換技術
C. 報文交換技術 D. 混合交換技術
0 9. 為了使數據在網絡中專輸時延最小,首選的交換方式是( )。
A. 電路交換 B. 報文交換 C. 分組交換 D. 信元交換
解析:
電路交換最大的優點在于,通信線路為通信雙方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時延非常小。
電路交換雖然建立連接的時延較大,但在數據傳輸期間一直占據鏈路,實時性更強。傳輸時延小。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都基于存儲轉發交換方式,無須事先建立連接,就可以動態地分配通信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但也引入了存儲轉發時延和額外地控制開銷,因此實時性較差。
1 0. 分組交換相比報文交換的主要改進是( )。
A. 差錯控制更加完善 B.路由算法更加簡單
C.傳輸單位更小且有固定的最大長度 D.傳輸單位更大且有固定的最大長度
1 1. 下列( )是分組交換網絡的缺點。
A. 信道利用率低 B. 附加信息開銷大
C. 傳播時延大 D. 不同規格的終端很難相互通信
12.不同的數據交換方式有不同的性能。為了使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時延最小 首選的交換方式是(①);為保證數據無差錯地傳送,不應選用的交換方式是(2));分組交換對報文交換的主要改進是()),這種改進產生的直接結果是(④)。
①A. 電路交換 B. 報文交換 C. 分組交換
②A. 電路交換 B…報文交換 C. 分組交換
③A.傳輸單位更小且有固定的最大長度
B.傳輸單位更大且有固定的最大長度
C.差錯控制更完善
D.路由算法更簡單
④A.降低了誤碼率 B.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
C.減少傳輸時延 D. 增加傳輸時延
傳輸時延最小,選擇電路交換。
為保證無差錯地傳送,不應選擇電路交換。因為電路交換的缺點是,對突發性通信不適應,其中間結點不具備存儲數據地能力,不能平滑網絡質量。
分組交換對報文交換地主要改進是,傳輸單位更小且有固定的長度。
這種改進的直接結果是減少傳輸時延。(這是因為分組較短,其出錯概率減少,那么每次重新發送的數據量也大大減少,這樣就減少了傳輸時延。)
13.下列說法中,( )是數據報方式的特點。
A. 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可以經過不同的傳輸路徑通過通信子網
B.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順序是確定的
C.適合于短報文的通信
D. 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在路由選擇時只需要進行一次
14.計算機網絡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和局域網,其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
A. 網絡的作用范圍 B. 網絡的拓撲結構
C. 網絡的通信方式 D. 網絡的傳輸介質
15.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主要取決于它的 ( )。
A. 資源子網 B. 路由器 C. 通信子網 D. 交換機
- 假設主機A和B之間的鏈路帶寬為100Mb?s,1王機A的網卡速率為/1Gb?s, 主機B的網卡速率為10Mb?s,主機A給主機B發送數據的最高理論速率為 ( )。
A. 1Mbps B. 10Mbps C. 100Mbps D. 1Gbps
主機A給主機B發送數據的最高理論速率取決于鏈路帶寬及主機A、主機B的網卡速率中最小者,因為它是數據傳輸的瓶頸。
17.有一個點對點鏈路的長度為 50km,若數據在此鏈路上的傳播速率為2×10?m/s,要使發送512B分組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相等,則該鏈路的帶寬是 ( )。
A. 2.05Mb/s B. 4.1Mb/s C. 16.38Mb/s D. 32.76Mb/s
18.在下圖所示的采用存儲轉發方式的分組交換網中,主機A向B發送兩個長度為1000B的分組、路由器處理單個分組的時延為 10ms(假設路由器同時最多只能處理一個分組.若在處理某個分組時有新的分組到達,則存入緩存區),忽略鏈路的傳播時延,所有鏈路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Mb/s,則分組從A發送開始到B接收完為止,需要的時間至少是( )。
A. 34ms B. 36ms C. 38ms D. 52ms
(哦!不對最后那個0.8s應該是路由器處理)
19.【2010統考真題】在下圖所示的采用“存儲-轉發”方式的分組交換網絡中,所有鏈路的數據傳輸速率為 100Mb/s, 分組大小為 1000B, 其中分組頭大小為 20B. 若主機 H1向主機H2發送一個大小為.980000B的文件,則在不考慮分組拆裝時間和傳播延遲的情況下 從H1發送開始到H2接收完為止,需要的時間至少是( )。
A. 80ms B. 80.08ms C. 80.16ms D. 80.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