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聲明: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僅適用于淺了解,如有錯誤,自行甄別,由此引起的后果概不負責
Video_AVI_Packet(2)
- 一、Video Picture Aspect Ratio 與 Active Format Aspect Ratio
- 1. 基礎定義
- 2. 技術細節對比
- 3. 三者關系圖示
- 4. 實際案例解析
- 5. 常見問題
- 6. 行業應用規范
- 總結
- 二、 Video RGB Quantization Range(RGB量化范圍)
- 1. 基礎概念
- 2. 技術細節
- 3. 實際影響
- 4. 行業規范
- 5. 常見問題
一、Video Picture Aspect Ratio 與 Active Format Aspect Ratio
在視頻處理中,Picture Aspect Ratio (PAR) 和 Active Format Aspect Ratio (AFAR) 是兩個關鍵但易混淆的概念,它們共同決定了視頻最終顯示的寬高比。以下是它們的對比解析:
1. 基礎定義
術語 | 英文全稱 | 中文名 | 作用 |
---|---|---|---|
Picture Aspect Ratio (PAR) | 圖像寬高比 | 像素寬高比 | 定義單個像素的物理形狀(寬:高) |
Active Format Aspect Ratio (AFAR) | 有效格式寬高比 | 活動畫面寬高比 | 定義視頻信號中實際有效圖像區域的寬高比(排除黑邊/過掃描區域) |
Display Aspect Ratio (DAR) | 顯示寬高比 | 最終顯示寬高比 | 由PAR和分辨率計算得出的實際觀看比例(DAR = 水平像素數 × PAR / 垂直像素數) |
2. 技術細節對比
(1) Picture Aspect Ratio (PAR)
- 定義:單個像素的寬度與高度之比
- 方形像素(Square Pixel):PAR=1:1(如1080p視頻)
- 非方形像素:PAR≠1:1(如DVD的720×480 NTSC,PAR=8:9)
- 計算公式:
PAR = \frac{DAR \times 垂直分辨率}{水平分辨率}
- 常見場景:
- 現代數字視頻:通常PAR=1:1(如1920×1080)
- 傳統標清視頻:PAR≠1:1(需校正以避免畫面變形)
(2) Active Format Aspect Ratio (AFAR)
- 定義:視頻信號中有效圖像區域的寬高比(排除黑邊或冗余信息)
- 編碼方式:
- 通過 AFD(Active Format Description) 元數據傳遞(如HDMI的AVI InfoFrame)
- 常見值:
16:9
、4:3
、2.35:1
- 典型應用:
- 電影寬銀幕內容(2.35:1)在16:9信號中的實際有效區域
- 廣播電視避免臺標/字幕被裁剪
3. 三者關系圖示
┌───────────────────────────────────────────┐
│ 視頻文件/信號 │
│ ┌─────────────────────────────────────┐ │
│ │ Active Format (AFAR) │ │
│ │ ┌───────────────────────────────┐ │ │
│ │ │ Picture (PAR) │ │ │
│ │ │ [像素陣列] │ │ │
│ │ └───────────────────────────────┘ │ │
│ └─────────────────────────────────────┘ │
└───────────────────────────────────────────┘
最終顯示比例(DAR)= AFAR范圍內像素的PAR綜合結果
4. 實際案例解析
案例1:DVD視頻(NTSC 720×480)
- 存儲分辨率:720×480(非方形像素)
- PAR:8:9(需拉伸修正)
- AFAR:
- 全屏內容:16:9(實際DAR=16:9)
- 寬銀幕電影:2.35:1(帶黑邊,DAR=2.35:1)
- DAR計算:
16:9 = \frac{720 \times 8/9}{480} \quad \text{(全屏)}
案例2:4K超寬電影(3840×2160容器)
- 存儲分辨率:3840×2160(方形像素,PAR=1:1)
- AFAR:2.35:1(有效圖像區域≈3840×1634,上下加黑邊)
- DAR:2.35:1(顯示器自動隱藏黑邊)
5. 常見問題
Q1: 為什么需要PAR和AFAR兩個概念?
- PAR 解決像素形狀問題(防止拉伸變形)
- AFAR 解決有效內容界定問題(防止錯誤裁剪)
Q2: 如何檢測視頻的PAR和AFAR?
- 工具:
MediaInfo
:查看編碼參數FFmpeg
命令:ffprobe -v error -show_streams input.mp4 | grep aspect_ratio
- AFAR元數據:需專業分析工具(如HDR10+ Analyzer)
Q3: 錯誤設置的后果?
- PAR錯誤:畫面變形(如人臉被拉寬)
- AFAR錯誤:內容被裁剪或顯示多余黑邊
6. 行業應用規范
標準 | PAR要求 | AFAR處理 |
---|---|---|
廣播電視 | BT.601/BT.709規定 | 強制AFD元數據(防過掃描) |
流媒體 | 通常1:1 | 靠容器元數據標記(如MP4的pasp box) |
游戲 | 強制方形像素 | 引擎直接控制輸出 |
總結
- PAR:像素層面的寬高比,解決"單個像素是否方形"問題
- AFAR:信號層面的有效區域,解決"實際內容邊界"問題
- DAR:最終觀眾看到的比例,由前兩者共同決定
- 關鍵口訣:
“PAR管像素形狀,AFAR管畫面范圍,DAR管最終顯示”
二、 Video RGB Quantization Range(RGB量化范圍)
RGB量化范圍定義了視頻信號中RGB分量(紅、綠、藍)的數值如何映射到實際的亮度/色彩輸出,是保證圖像準確還原的關鍵參數。以下是深度解析:
1. 基礎概念
(1) 什么是量化范圍?
- 將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離散數字值時,允許的數值范圍
- 在8-bit系統中:
- Full Range(全范圍):0-255
- Limited Range(限制范圍):16-235(亮度Y),16-240(色度Cb/Cr)
(2) 兩種主要標準
類型 | 數值范圍(8-bit) | 應用場景 | 黑電平 | 白電平 |
---|---|---|---|---|
Full Range | 0-255 | PC顯示器、游戲、圖像處理 | 0=純黑 | 255=純白 |
Limited Range | 16-235(Y) 16-240(CbCr) | 廣播電視、藍光、流媒體 | 16=黑 | 235=白 |
2. 技術細節
(1) Limited Range的由來
- 廣播歷史原因:模擬信號需要預留空間給同步頭和過沖
- 安全閾值:防止信號處理時的截斷誤差(headroom/footroom)
- 現代延續:即使數字信號仍保持兼容性
(2) 位深擴展
- 10-bit系統中:
- Full Range:0-1023
- Limited Range:64-940(Y),64-960(CbCr)
3. 實際影響
(1) 錯誤匹配的后果
發送端 | 接收端 | 現象 |
---|---|---|
Full Range | Limited Range | 畫面發灰(黑不純、白過曝) |
Limited Range | Full Range | 對比度拉高(暗部死黑、亮部細節丟失) |
(2) 典型場景案例
- 游戲主機接電視:
- PS5/Xbox需設置為"Limited Range"匹配電視標準
- 若誤設"Full Range"會導致暗部細節丟失
- PC接顯示器:
- 通常使用Full Range(0-255)
- NVIDIA控制面板中的"輸出動態范圍"設置
4. 行業規范
(1) 標準制定組織
標準 | 量化范圍 | 適用領域 |
---|---|---|
ITU-R BT.601 | Limited Range | 標清電視(SD) |
ITU-R BT.709 | Limited Range | 高清電視(HD) |
sRGB | Full Range | PC顯示、網絡圖像 |
HDMI 2.1 | 可協商(EDID通信) | 自動匹配最佳范圍 |
(2) 元數據標記
- HDMI AVI InfoFrame:包含
Quantization Range
字段 - HEVC/H.264 VUI:
video_full_range_flag
參數0
=Limited Range,1
=Full Range
5. 常見問題
Q1: 為什么Limited Range的黑色從16開始?
- 預留
0-15
給同步信號和超黑(Super Black)區域 - 確保模擬-數字轉換時的安全裕度
Q2: HDR視頻是否還用Limited Range?
- HDR10/Dolby Vision:仍使用Limited Range(但白電平擴展到1000+尼特)
- PQ曲線:實際亮度由元數據動態映射
Q3: 如何強制轉換范圍?
- FFmpeg示例(Full→Limited):
ffmpeg -i input.mp4 -vf "scale=out_range=limited" -c:a copy output.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