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內存中運行著的進程稱為(?服務??)。
- 負責控制systemd系統和服務管理器的工具為(?systemctl?)命令。
- systemd管理系統服務的基本單位是(??unit??)。
- 分配和管理資源的基本單位是(??進程??)。
- 進程的優先級(priority)就是進程的??(?CPU 資源??)分配。
- 顯示root用戶進程信息的命令為( )。
A. ps -u root B. ps -a root
C. ps -r root D. ps -x root
答案:?A
解析:
ps 命令用于報告當前進程的快照。
A. ps -u root: (或 ps -U root, ps --user root) -u 選項用于顯示指定用戶的進程。這是正確的用法。
B. ps -a root: -a 選項用于顯示所有與終端相關的進程(除了會話領導者和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后面跟 root 通常沒有特定意義,或者會被忽略,或者與 -u 結合使用才有意義。
C. ps -r root: -r 選項用于只顯示正在運行的進程(running processes)。后面跟 root 不是標準用法。
D. ps -x root: -x 選項用于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后面跟 root 通常沒有特定意義,或者與 -u 結合使用。
因此,ps -u root 是顯示root用戶進程信息的正確命令。
- 能夠顯示當前系統登錄用戶的命令是( )。
A. ps
B. who
C. ls
D. whereis
答案:?B
解析:
A. ps: 顯示進程狀態。
B. who: 顯示當前登錄到系統的用戶信息,包括用戶名、登錄終端、登錄時間等。w 命令也提供類似且更詳細的信息。
C. ls: 列出目錄內容。
D. whereis: 定位命令的二進制文件、源代碼文件和man手冊頁。
因此,who 命令用于顯示當前系統登錄用戶。
- 能夠喚醒后臺作業,并讓其處于后臺運行的命令是( )。
A. bg
B. fg
C. ps
D. who
答案:?A
解析:
A. bg [<job_id>]: 將一個在后臺暫停的作業(通常是用 Ctrl+z 暫停的)切換到后臺繼續運行。
B. fg [<job_id>]: 將一個后臺作業(無論是暫停的還是正在運行的)切換到前臺運行。
C. ps: 用于顯示進程狀態。
D. who: 用于顯示當前登錄的用戶。
因此,bg 命令用于喚醒后臺作業并讓其在后臺運行。
- 應用systemctl命令實現關閉系統但不關閉電源的命令為( )。
A. systemctl shutdown
B. systemctl close
C. systemctl halt
D. systemctl service
答案:?C
解析:
A. systemctl shutdown: systemctl 命令本身沒有直接的 shutdown 子命令。關機通常通過 systemctl poweroff (關閉電源) 或 systemctl halt (停止系統但不一定關閉電源) 或 systemctl reboot (重啟) 來實現。傳統的 shutdown 命令是存在的,但題目問的是 systemctl。
B. systemctl close: close 不是 systemctl 的有效子命令。
C. systemctl halt: 此命令會停止所有進程,卸載文件系統,并使系統進入停止狀態。在物理機上,這通常意味著CPU停止工作,但電源可能仍然保持開啟狀態(除非ACPI配置為在halt時關閉電源)。這符合“關閉系統但不關閉電源”的描述。
D. systemctl service: service 不是 systemctl 的一級子命令,但 systemctl 可以管理 .service 單元,例如 systemctl start my.service。
因此,systemctl halt 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命令。
- 使用systemctl命令進行防火墻重啟的命令語句為( )。
A. systemctl started firewalld.service
B. systemctl reboot firewalld.service
C.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D.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答案: D
解析:
systemctl 用于管理systemd服務。
A. systemctl started firewalld.service: started 不是 systemctl 的標準動作。查看狀態用 status。
B. systemctl reboot firewalld.service: reboot 是用于重啟整個系統的命令,不能用于重啟單個服務。
C.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用于啟動一個已停止的服務。如果服務已在運行,此命令可能不會做任何事或報錯(取決于具體實現)。
D.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此命令會先停止指定的服務(如果正在運行),然后再啟動它。這是標準的重啟服務操作。
因此,重啟防火墻服務的正確命令是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 systemd的特點有( )。
A. 更快的啟動速度
B. 提供按需啟動能力
C. 啟動掛載點和自動掛載的管理
D. 實現事務性依賴關系管理
答案: A, B, C, D
解析:
Systemd 是一個Linux系統下的系統和服務管理器,它替代了傳統的SysV init系統。其主要特點包括:
A. 更快的啟動速度: Systemd 通過并行啟動服務來顯著減少系統啟動時間。
B. 提供按需啟動能力: 服務可以在第一次被請求時才啟動,而不是在系統啟動時就全部啟動,節省了資源。
C. 啟動掛載點和自動掛載的管理: Systemd 可以管理文件系統的掛載點,支持基于事件的自動掛載。
D. 實現事務性依賴關系管理: Systemd 能夠精確地管理服務之間的啟動順序和依賴關系,確保服務在它們所依賴的其他服務啟動后才啟動。
所有選項都是systemd的顯著特點。
- 進程至少要有三種基本的狀態( )。
A. 運行態
B. 就緒態
C. 阻塞態
D. 僵尸態
答案: A, B, C
解析:
進程的經典三態模型包括:
A. 運行態 (Running): 進程正在CPU上執行。
B. 就緒態 (Ready): 進程已經具備運行條件(獲得了除CPU以外的所有資源),正在等待分配CPU。
C. 阻塞態 (Blocked / Waiting / Sleeping): 進程因等待某一事件(如I/O操作完成、等待某個資源)而暫時不能運行。
雖然還有其他狀態如新建態(New)、終止態(Terminated)、僵尸態(Zombie)、暫停態(Suspended)等,但運行態、就緒態、阻塞態是描述進程生命周期最核心的三個基本狀態。僵尸態是一種特殊的終止后狀態。
- ps命令和top命令都可以動態實時的顯示進程的狀態( )。
答案: 錯誤
解析:
ps 命令: 提供的是當前進程狀態的一個快照。它執行一次,顯示當時的信息,然后退出。它不是動態實時的。
top 命令: 提供的是一個動態實時的系統進程視圖。它會持續運行,并定期刷新屏幕上顯示的進程信息(如CPU使用率、內存使用率等),按資源消耗排序。
因此,只有 top 命令是動態實時顯示進程狀態的。
- 要刪除或終止運行中的進程可以使用kill命令( )。
答案: 正確
解析:
kill 命令用于向進程發送信號。默認情況下,它發送 SIGTERM (15) 信號,請求進程正常終止。如果進程不響應 SIGTERM,可以使用 kill -9 <PID> (或 kill -SIGKILL <PID>) 發送 SIGKILL (9) 信號,強制終止進程。所以 kill 命令確實可以用來終止(即“刪除”其在運行狀態)運行中的進程。
- 當前臺正在執行一個命令時,按鍵 Ctrl + z,可將其放到后臺并暫停( )。
答案: 正確
解析:
在大多數Unix-like shell(如Bash)中,當一個命令在前臺運行時,按下 Ctrl + z 組合鍵會發送一個 SIGTSTP 信號給該進程。這個信號會使進程暫停執行,并將其置于后臺作業(job)列表中。之后可以使用 bg 命令讓其在后臺繼續運行,或使用 fg 命令將其調回前臺。
- 進程優先級數值越大優先級越高( )。
答案: 錯誤
解析:
在Linux系統中,進程優先級通常涉及兩個主要概念:
Nice值 (NI): 范圍從 -20 到 +19。Nice值越小,優先級越高。-20是最高優先級,+19是最低優先級。
實時優先級 (Real-time Priority, PRI): 范圍通常從 0 到 99。對于實時進程,優先級數值越大,優先級越高。
題目沒有明確指哪種優先級。但如果泛指Linux中常見的用戶可調整的優先級(即Nice值),那么數值越大,優先級越低。如果指內部調度器使用的PRI值(通常由 NI 加上一個基準值得到,對于普通進程,PRI值越小優先級越高),那么判斷依然是錯誤的。
如果特指實時進程的優先級,則是正確的。但通常“進程優先級”會首先聯想到Nice值。
因此,基于最常見的理解(Nice值),該判斷是錯誤的。
- 系統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置為0,但可以設置為6( )。
答案: 錯誤
解析:
在傳統的SysV init系統中,運行級別(runlevel)定義了系統的不同操作狀態:
運行級別 0: Halt (關機)。將系統默認運行級別設置為0意味著系統啟動后會立即關機,這通常不是期望的行為。
運行級別 6: Reboot (重啟)。將系統默認運行級別設置為6意味著系統啟動后會立即重啟,這也不是期望的行為。
系統通常的默認運行級別是3(多用戶文本模式)或5(多用戶圖形模式)。將默認運行級別設置為0或6都會導致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在systemd中,運行級別的概念被目標(target)單元取代,但類似的邏輯適用:halt.target 對應運行級別0,reboot.target 對應運行級別6。將默認目標設置為這兩個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不合適的。
因此,系統默認運行級別既不應設置為0,也不應設置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