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戶體驗分析與產品設計邏輯
1.1 問:如何通過用戶反饋優化AI產品體驗?
答:
- 建立反饋閉環機制:通過應用內評分、用戶訪談、行為埋點三維度收集數據,例如某語音助手產品通過NLP分析用戶糾錯語句,發現"誤喚醒"問題占比37%;
- 優先級排序模型:采用Kano模型量化需求,將"語音響應延遲降低至200ms內"列為基本型需求,"方言識別"設為期望型需求;
- 敏捷迭代驗證:針對某智能客服產品,采用灰度發布策略,先在5%用戶中測試新意圖識別算法,準確率提升15%后全量上線。
指導意見:
- 強調量化分析工具的應用(如Hotjar熱圖、Mixpanel路徑分析)
- 舉例說明如何將定性反饋轉化為定量指標(如將"界面復雜"轉化為點擊次數下降20%)
- 避免空談優化,需說明ROI評估方法(如改進成本/用戶留存率提升預期)
1.2 問:設計AI功能時如何平衡技術可行性與用戶需求?
答:
- 技術可行性評估矩陣:建立包含算力需求、數據成熟度、算法成熟度的三維評估框架,某圖像識別功能評估顯示算力缺口達現有資源3倍時,轉為云端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