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論
- 風險對項目目標的影響
- 時間目標:需求管理不當(如需求優先級不明確、多產品負責人需求沖突)、架構變更導致的返工、跨站點協調問題(如第三方依賴、通信基礎設施不足)是影響項目時間的主要風險因素。
- 質量目標:團隊與客戶溝通不足、開發與測試協作不良、分布式團隊設計標準不一致、跨職能測試團隊能力不足、開發實踐差異及語言障礙是影響質量的關鍵風險。
- 成本目標:未發現直接影響成本的風險因素,因成本被認為是時間和質量延誤的間接結果(如返工或延期導致成本增加)。
- 目標驅動的風險管理框架
- 基于KAOS建模語言和GSRM框架,將風險因素作為“障礙”與項目目標(時間、質量)關聯,通過“評估層” prioritise風險,并在“處理層”提出控制措施。
- 研究證實,針對特定目標(如時間或質量)聚焦高影響風險,可幫助項目經理更有效地分配管理資源。
- 實踐意義
- 為DAD項目提供了“ top 7-8風險因素”清單,例如影響時間的前三大風險為需求優先級不當、架構變更返工和跨站點協調問題;影響質量的前三大風險為開發與測試協作不良、需求文檔缺失和設計標準不一致。
- 強調溝通、協調及標準化實踐(如統一“完成定義”、規范開發流程)對降低風險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 研究設計
- 采用兩階段調查法,結合定量分析與目標驅動的理論框架(GSRM和KAOS建模)。
- 目標:識別DAD項目中影響時間、成本、質量目標的關鍵風險因素,并驗證其統計顯著性。
- 數據收集
- 第一階段調查:
- 向107名DAD從業者(包括項目經理、CEO、開發人員等)發放問卷,列出44個基于文獻的風險因素。
- 要求受訪者按對時間、成本、質量的影響程度進行排名(1=高影響,2=中影響,3=低影響)。
- 回收56份有效回復(回復率52%),覆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美國等國家。
- 第二階段調查:
- 基于第一階段結果,篩選出對時間(23個)和質量(21個)有顯著影響的風險因素,進一步縮小至8個(時間)和7個(質量)。
- 要求82名從業者對上述風險因素按影響程度排名(1=最高影響,8/7=最低影響)。
- 回收65份有效回復(回復率79.2%)。
- 第一階段調查:
- 數據分析
- 使用Kendall’s協調系數(Kendall’s W)檢驗受訪者排名的一致性,通過p值(p≤0.01)驗證統計顯著性。
- 第一階段:通過平均排名和Kendall’s W篩選出對時間和質量有顯著影響的風險因素。
- 第二階段:對篩選后的風險因素進行優先級排序,確定top風險。
- 理論框架應用
- 基于GSRM框架,將風險因素歸類為“障礙層”,與“目標層”(時間、質量)關聯,并通過“評估層”量化影響程度,最終在“處理層”提出風險控制措施。
- 采用KAOS建模語言中的目標-障礙分析法,形式化表達風險與目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