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構建了一套集成機器視覺、智能決策與精準控制的農業雜草識別系統。通過高分辨率視覺傳感器采集作物圖像,利用?LabVIEW?的?NI?Vision?模塊實現圖像顏色匹配與特征分析,結合?Arduino?兼容的工業級控制硬件,實現雜草定位與除草劑精準噴灑。
?
應用場景
-
適用環境:露天農田、智能溫室、果園等規模化種植場景,支持單株作物精細化檢測與行間雜草識別。
-
核心功能:實時圖像采集→雜草顏色特征匹配→Arduino?驅動執行機構(噴霧器、移動平臺)→精準除草作業。
硬件選型
硬件組件 | 品牌?/?型號 | 選型原因 |
工業相機 | Basler?acA2000-50gm | 500?萬像素全局快門,支持??USB3.0?高速傳輸,適應動態光照環境下的清晰成像。 |
鏡頭 | Computar?M0814-MP2 | 8mm?定焦鏡頭,景深大,適合近距(30-100cm)植物葉片細節捕捉。 |
光源 | Ose?機器視覺環形光源 | 可調白光?LED?光源,消除陰影干擾,確保?RGB?顏色采集的一致性。 |
控制器 | Arduino?Due | 32?位?ARM?核心,支持高速?IO?通信,兼容?LabVIEW?Interface?for?Arduino(LIFA)插件。 |
執行機構 | Festo?氣動噴霧閥 | 響應時間?<?20ms,霧化顆粒均勻,配合高精度滑臺模組(THK?KR20)實現?±2mm?定位精度。 |
移動平臺 | AGV?小車(MiR100) | 自主導航?AGV,支持?ROS?與?LabVIEW?通信,適應田間復雜路徑規劃。 |
優勢組合:
-
Basler?相機?+?Computar?鏡頭實現亞毫米級圖像分辨率,滿足葉片紋理與顏色的精準分析;
-
Festo?氣動閥與?THK?滑臺的高精度配合,確保除草劑噴灑范圍誤差?<?5cm;
-
MiR100?AGV?支持動態路徑調整,提升多地塊作業效率。
核心功能
-
圖像預處理
-
使用?NI?Vision?Assistant?配置顏色采集參數,通過?RGB?閾值分割提取綠色像素(模板顏色匹配度?>?85%),替代傳統二值化處理,保留更多顏色細節;
-
移除噪聲濾波模塊,避免誤將病斑識別為健康區域,直接通過形態學開運算(膨脹?+?腐蝕)消除圖像噪點。
-
雜草檢測算法
-
-
顏色特征優先:以健康作物的?RGB?均值(如?R=50-80,?G=150-200,??????B=30-60)構建模板,通過?NI?IMAQ?Match?Pattern?函數實現像素級匹配,匹配分數?>?75%?判定為作物,<50%?判定為雜草;
-
形態學輔助驗證:計算輪廓面積、長寬比(>2.5?判定為狹長草葉),排除土壤、枯葉等干擾。
-
硬件控制邏輯
-
-
通過?LIFA?庫實現?LabVIEW?與?Arduino?Due?的實時通信,傳輸數據包括:雜草坐標(X/Y)、噴霧觸發信號、AGV?導航指令;
-
多線程設計:主線程處理圖像分析,子線程同步控制?AGV?移動與噴霧閥,確保作業延遲?<?100ms。
-
(三)架構優勢
對比維度 | 本方案(LabVIEW+Arduino) | 傳統方案(Python?+?樹莓派) |
開發效率 | 圖形化編程,50%?代碼量減少,支持實時調試 | 需編寫底層驅動,調試周期長 |
實時性 | 毫秒級圖像處理(NI?Vision?優化庫) | 依賴?Python?解釋器,延遲較高 |
硬件兼容性 | 內置?LIFA?庫,即插即用?Arduino?生態硬件 | 需手動適配?GPIO,易出現通信延遲 |
工業級擴展 | 支持?NI?CompactRIO?等實時控制器升級 | 限于樹莓派性能,難以擴展復雜外設 |
算法部署 | 直接調用?NI?視覺函數,無需代碼轉換 | 需通過?C++?重寫算法,移植成本高 |
主要特點:
-
低代碼高效開發:通過?LabVIEW?圖形化界面快速搭建算法流程,非編程人員可通過?NI?Vision?Assistant?完成?90%?的參數配置;
-
硬實時性保障:利用?LabVIEW?Real-Time?模塊可升級至?FPGA?加速,滿足無人機實時除草等對延遲敏感的場景;
-
生態整合能力:無縫對接?NI?數據采集卡、運動控制卡,支持從原型到工業量產的平滑過渡。
主要問題
(一)關鍵問題?1:光照變化導致顏色漂移
-
現象:不同時段光照(如正午強光?/?傍晚弱光)導致作物?RGB?值波動,誤將健康葉片判定為雜草。
-
解決方案:
-
引入自動白平衡(AWB)算法:通過?NI?IMAQ?Set?White?Balance?函數,利用標準白板實時校準相機色彩;
-
動態閾值調整:建立光照強度?-?閾值補償模型,根據環境光傳感器數據(連接?Arduino)自動調整?RGB?匹配范圍。
-
(二)關鍵問題?2:復雜背景下雜草分割困難
-
現象:作物與雜草葉片顏色相近(如玉米與狗尾草均為綠色),單純顏色匹配誤檢率高。
-
解決方案:
-
融合紋理特征:新增灰度共生矩陣(GLCM)分析,提取對比度、熵值等紋理參數,通過?LabVIEW?Statistics?與?Machine?Learning?模塊訓練?SVM?分類器;
-
區域生長算法:以顏色匹配結果為種子點,基于像素相似度擴展?ROI,排除孤立噪聲點。
-
(三)關鍵問題?3:多設備同步控制延遲
-
現象:AGV?移動與噴霧閥觸發不同步,導致除草劑噴灑位置偏移。
-
解決方案:
-
采用時間觸發機制:在?LabVIEW?中創建定時循環(10ms?周期),同步更新?AGV?位置數據與噴霧邏輯;
-
硬件握手信號:Arduino?通過硬件中斷引腳(D2/D3)接收?LabVIEW?的觸發信號,確保控制指令優先級高于常規串口通信。
-
LabVIEW?特色
-
視覺算法快速驗證:通過?NI?Vision?Assistant?交互式調參,10?分鐘內完成顏色模板創建與匹配策略優化,較?Python?OpenCV?節省?50%?開發時間;
-
多域系統集成:同一平臺實現圖像處理(NI?Vision)、邏輯控制(LabVIEW?FPGA)、數據記錄(TDMS?格式),避免跨軟件協同的兼容性問題;
-
工業級部署能力:支持編譯為獨立可執行程序(EXE),運行于無?LabVIEW?環境的工業?PC,配合?NICompactRIO?實現無風扇嵌入式系統部署。
本方案通過?LabVIEW?的圖形化開發優勢與?NI?硬件生態整合能力,構建了一套高魯棒性、易擴展的智能除草系統。相較于傳統方案,其核心競爭力在于低代碼開發效率、硬實時控制能力與工業級硬件兼容性,尤其適合農業自動化領域對快速原型開發與可靠部署的雙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