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了一遍23黑馬產品經理的基礎視頻
問題思考維度
抓住核心用戶
為什么需要抓住核心用戶?
主要原因:用戶越來越細分,保持市場競爭力,產品開發推廣更聚焦
做產品為什么要了解用戶:了解用戶的付費點,更好的優化產品,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需求一直在改變
目標用戶(在里面愿意嘗鮮的叫種子用戶,高價值的是核心用戶)
潛在用戶
其他因素:市場,產品
案例:
什么是核心用戶
怎么描述你的核心用戶?
- 如何區分核心用戶:
- 根據產品的供需關系:服務端和消費端來定義核心用戶群體:比如司機端,乘客端
- 人口統計學的維度:年齡,性別,地域,職業,學歷,消費水平等:比如:0-2歲寶寶用品:寶媽
- 熟悉程度:新用戶(婚禮紀),老用戶(美團),專家用戶(知乎,小紅薯)
- 業務場景細分:業務定位(傳智教育),用戶身份(等級白銀,鉑金。。),公司行業,公司規模
- 核心用戶的特征:如何在工作中應用?
“產品定位”+”產品的運營數據“
案例:
如何抓住核心用戶
- 捆綁式核心用戶:基于人性的貪小便宜,怕損失,愛面子,被動的俘獲捆綁核心用戶,常用方法:辦會員,買套餐
- 誘導式核心用戶:商家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壓低成本,甚至補貼用戶以誘導獲取用戶流量,這是捕獲核心用戶的慣常手段,常用方法:低價或補貼
- 享受型核心用戶:提供服務類公司,更側重心理影響的用戶服務,讓用戶享受服務,以此提高用戶粘性來俘獲核心用戶:Amazon公司,NETFLIX(奈飛),常用方方法:提高優越感,超預期服務
- 網絡型核心用戶:注重更大用戶量的公司,更注重網絡價值,網絡價值與網絡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個連結能創造N的平方量級的效益),同時社交是剛性需求,建立了社交網絡關系,用戶本身就可以吸納更多的用戶,常用方法:建立社交關系,通過社群,粉絲等實現口碑傳播
- 股東型核心用戶:將核心用戶作為公司的命運共同體,用戶陪伴企業共同成長,共同享受企業發展紅利,使核心用戶以股東的心態主動思考公司和產品的發展。例子:小米手環,核心用戶幫它設計產品。常用方法:篩選出優質用戶,打造利益命運共同體。
案例:
場景化分析
- 由于空間相隔,經常無法感知用戶使用產品的真實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什么是場景:
- 場:時間+空間,景:情景和故事情節
- 互聯網中的場景:
用戶提留在某個特定的空間的時間里,對應的情景下產生的故事情節就是場景。
場景五要素:
案例:
場景化分析方法
- 場景化分析方法-列舉場景要素-抖音
- 場景化分析方法-組合構建場景-抖音
- 場景化分析方法-預判發現需求-抖音
場景化分析的應用(三大應用)
需求收集與辨別
需求就是預期和現狀之間存在的差異。
需求五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收集需求?
從兩個角度收集:
- 用戶
向中醫一樣望聞問切,
望:觀察,聞:用戶反饋,問:用戶訪談,問卷調查,切:切身感受
- 事情
從事情的起因上進行需求收集:業務分析,文獻分析,頭腦風暴(同事,領導,合作伙伴一起談論)
從事情的結果來收集:競品分析,數據分析
需求是由部門一起協作
需求收集方法
一手需求:需求的提出者是用戶自己,需求是原始的,一手更準確,效率低
二手需求:需求是他人傳述,需求是加工過的,二手效率高,易曲解
實際:二手,公司全員收集,產品經理統計處理
需求辨別
需求真實,強烈,高頻,這三個維度越高價值越高。
需求強烈:價值大不大,風險高不高,人群規模大
辨別結論可以畫出象限圖:
用戶故事
學會用戶故事撰寫需求
如何呈現
用戶故事模板
案例
練習
小結
產品解決方案
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目的
我們需要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解決方案(產品功能)
2.需求分析的方法
收集需求,了解需求背后的真實目的(還有挖掘隱形需求-價值觀-本質),從而設計產品方案。
思考需求真偽,是否符合產品定位,是否符合公司業務
思考需求如何實現,有多少種方案,優先級性價比如何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需求驅動,挖掘用戶需求符合哪一層的人性
Y模型
案例
需求五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3.需求分析具體應用
傲慢
妒忌
憤怒
懶惰
貪婪
饕餮taotie
色欲
更多的人性
好奇,傾述,郁悶,吐槽,孤獨,空虛,寂寞,圍觀。。。。
更好的解決方案需要多多體驗產品,獵奇,特色產品。。。
功能優先級劃分
產品會接受諸多功能需求
KANO模型
kano模型由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kano)發明,對用戶需求分類和優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戶需求對用戶滿意的影響為基礎,體現了產品功能具備程度的高低和用戶滿意度之間的非線性關系。
如何得出KANO模型
- 設計問卷(做調查問卷)
- 功能屬性評定
- 根據
- 案例
畫圖
屬性象限關系
如果相同屬性有特別多,就需要在此基礎上使用其他的方法進行功能優先級劃分。
練習:
功能價值
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上線之后哪些不如預期,是否要去掉等等諸如此類問題我們不知如何是好?
什么是功能價值+評估功能價值
功能帶來的實際價值與實現功能需要的成本之比,
即:功能價值=功能實際價值/功能實現成本
- 實際價值判斷
實際價值:
- 范圍價值:潛在用戶數 X 單用戶價值
- 頻次價值:需求頻次 X 單次價值
- 時間價值:持續時間 X 單位價值
案例:
- 成本評估
考慮人力,時間,金錢,風險等
成本=要花費多少人天*平均每個人天多少錢
示例
開發6人,設計1人,產品1人,測試1人,運維1人,周期7個工作日,平均人力成本20000元/月,再考慮延期風險,假設最多延期1天
人力成本評估:20000/21.75(工時) * (7+1)*10 = 73563.21元。
平均每天人多少錢:20000/21.75(工時)
用戶體驗
產品功能開發上線后,工作并沒有結束,還有懂得基于用戶體驗優化設計產品
1. 用戶體驗的定義及影響因素
用戶體驗ue(userexperience)
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
主要包括用戶的印象和感覺,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還想再來/使用。他們能
夠忍受的問題,疑感和bug的程度等。
影響因素-三大類
使用者的狀態: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動機,期望,情緒,認知)
系統性能
環境(狀況)
案例:
?
2. 用戶體驗的類別層次-三大類
感官
側重:視聽體驗(色彩,聲音,圖像,文字,布局)等
要點:UI(用戶界面設計),IA()信息架構
交互
側重:使用,交流過程體驗
要點:瀏覽,點擊,輸入,輸出等
情感
側重:心理的認可度
3. 用戶體驗的設計目標
從六視角出發
友好-狀態可見,協作記憶,信息提示
防錯-
吸引力-審美和簡約
品牌
項目立項
主要階段:立項階段-設計-開發-測試-上線-運營-總結
項目方案
項目提出
基本方案:要做個什么項目,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這個項目的作用和價值分別有哪些
?
思考維度
- 公司業務-主干業務
- 公司核心業務的核心流程是
- 在線化-前臺(外部)后臺(內部)
- 好處有哪些
案例:
項目方案簡介主要包括
產品名稱:《》
市場背景:想要做這款產品的原因
核心業務:能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特點
可行性分析的特點:應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
主要內容: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功能規模,開發技術,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備,盈利能力
產品視角
- 市場需求
- 環境影響
- 盈利能力
市場分析
用戶分析
- 目標用戶群體
- 用戶畫像及用戶場景
- 用戶總結
競品分析
市場信息查詢參考平臺
產品規劃
立項評審
立項評審需要回答一系列問題
這個產品做出來給誰用?能幫助他們什么?
這個產品做出來預計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營收?
現在市面上競爭對手有哪些?跟他們比我們有什么競爭力?
這個產品的怎么做?核心功能是什么?
這個產品大概要多久做出來?分幾次做?節奏計劃是怎樣的?
.........
立項說明書需要把這一系列問題回答
立項說明書的主要內容
- 產品概述
- 可行性分析
- 產品規劃
評審會議流程
- 預約會議
- 會前準備
- 會議過程
- 會后跟蹤
工具
思維導圖
Xmind
主要功能
主題&結構,編輯&視圖,插入&保存,Share,導入&導出,系統&設備
多種結構
1.思維導圖不平衡/順時針
2.邏輯圖(向左/向右)
3.括號圖(向左/向右)
4.組織結構圖(向下/向上)
5.時間軸(水平/豎直)
6.魚骨圖(向左/向右)
7.樹形圖(向左/向右/平衡)-不常用
8.矩陣圖(行/列)-不常用
9.樹形表格(標題置頂/標題靠左)-不常用
常用結構中,關鍵詞主題有哪些?
主題之間有哪些關系
1.主題元素-聯系
2.主題元素-概要
3.主題元素-外框
4.主題元素-筆記
內容較多時,使用筆記對主題進行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