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學習&&
🔥系列專欄: 👑哲學語錄: 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
💖如果覺得博主的文章還不錯的話,請點贊👍+收藏??+留言📝支持一下博主哦🤞
DataX 的執行機制?是一個基于?插件化架構?的分布式數據同步流程,其核心設計目標是實現高效、穩定、靈活的數據傳輸。以下是 DataX 執行機制的詳細說明:
一、核心組件
DataX 的執行機制依賴以下核心組件:
-
Job:
一個完整的數據同步任務,由?Reader(數據讀取插件)和?Writer(數據寫入插件)組成。 -
Reader:
負責從源數據源(如 MySQL、HDFS)讀取數據。 -
Writer:
負責將數據寫入目標數據源(如 HDFS、Oracle)。 -
Channel:
數據傳輸通道,負責緩存和傳輸數據,是 Reader 和 Writer 之間的橋梁。 -
Task:
Job 的并行執行單元,每個 Task 包含一個 Reader 和 Writer,通過 Channel 連接。 -
TaskGroup:
一組 Task 的集合,共享線程資源。
二、執行流程
DataX 的任務執行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任務初始化
-
解析配置:
DataX 解析用戶提交的 JSON 配置文件,生成 Job 對象。
-
插件加載:
根據配置加載對應的 Reader 和 Writer 插件。
2.?任務切分(Split)
-
Reader 切分:
Reader 插件根據數據源的特性(如表的分區、文件塊大小),將數據讀取任務切分為多個?分片(Split)。
-
Writer 切分:
Writer 插件根據目標數據源的寫入規則,生成對應的寫入分片。
-
生成 Task:
每個 Reader 分片和 Writer 分片組合成一個 Task。
3.?任務調度
-
Task 分配:
DataX 根據?
channel
?參數(并發度),將 Task 分配到多個?TaskGroup?中。 -
資源分配:
每個 TaskGroup 由獨立的線程池管理,Task 在 TaskGroup 內并行執行。
4.?數據同步
-
Reader 讀取數據:
每個 Task 的 Reader 從數據源讀取數據,轉換為 DataX 內部的數據格式?
Record
。 -
Channel 傳輸:
Record
?數據通過 Channel 傳輸到 Writer。 -
Writer 寫入數據:
Writer 將?
Record
?數據轉換為目標數據源的格式并寫入。
5.?資源回收與統計
-
關閉連接:
釋放 Reader 和 Writer 占用的資源(如數據庫連接、文件句柄)。
-
統計信息:
匯總每個 Task 的同步結果(如數據量、耗時、錯誤記錄)。
三、關鍵機制
1.?數據流與控制流分離
-
數據流:
Reader → Channel → Writer,通過內存或磁盤緩沖數據。
-
控制流:
由 DataX 框架統一調度 Task 的啟停和資源分配。
2.?流量控制
-
字節限速:
通過?
byte
?參數限制每秒傳輸的字節數。 -
行數限速:
通過?
record
?參數限制每秒傳輸的記錄數。 -
動態調整:
根據網絡帶寬和目標端寫入能力自動調整傳輸速度。
3.?容錯與重試
-
Task 失敗重試:
單個 Task 失敗后自動重試(默認重試 1 次)。
-
錯誤記錄容忍:
通過?
errorLimit
?參數設置允許的最大錯誤記錄數或比例。
4.?數據一致性
-
原子性:
單個 Task 的數據傳輸是原子的,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失敗回滾。
-
最終一致性:
分布式場景下,通過重試和補償機制保證最終一致性。
四、示例:MySQL → HDFS 同步流程
切分階段:
????????MySQL Reader 按主鍵范圍切分為 10 個分片。
????????HDFS Writer 生成 10 個寫入分片。
執行階段:
????????10 個 Task 并發執行,每個 Task 讀取 1 個分片數據并寫入 HDFS。
合并階段:
????????HDFS Writer 將多個分片文件合并為最終輸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