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操作系統(一) 什么是操作系統
- 前言
- 一、什么是操作系統
- 二、操作系統的作用
- 三、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主要動力
- 總結(核心概念速記):
前言
- 當你打開電腦、點擊應用、播放音樂時,是誰在背后默默協調這一切?
- 沒錯,就是操作系統
- 從這節博客開始,我們將詳細講解計算機操作系統,了解它底層的相關知識
我的個人主頁,歡迎來閱讀我的其他文章
https://blog.csdn.net/2402_83322742?spm=1011.2415.3001.5343
一、什么是操作系統
-
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簡稱 OS)是計算機的底層軟件,是配置在計算機硬件上的第一層軟件,是對硬件系統的首次擴充。它是一組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戶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
從用戶的角度看,操作系統提供了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接口。用戶通過操作系統來使用計算機系統,而無需了解計算機硬件的細節。比如,普通用戶可以通過圖形化界面(GUI),如 Windows 操作系統的桌面,方便地進行文件管理、應用程序的啟動等操作;而專業用戶或開發者則可以通過命令行界面(CLI),如 Linux 系統的終端,更高效地執行各種系統管理和開發任務。
-
從系統的角度看,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資源的管理者。它負責管理計算機的四大類資源:處理機(CPU)、存儲器、I/O 設備以及信息(數據和程序)。通過合理地分配和調度這些資源,使得計算機系統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二、操作系統的作用
- 作為用戶與計算機硬件系統之間的接口:操作系統提供了方便易用的接口,使得用戶能夠輕松地使用計算機。除了前面提到的圖形化界面和命令行界面外,操作系統還支持各種輸入設備(如鍵盤、鼠標、觸摸屏等)和輸出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等),讓用戶可以與計算機進行交互。例如,當我們在 Windows 系統中使用鼠標點擊圖標打開應用程序時,操作系統會接收鼠標的點擊事件,并執行相應的操作來啟動應用程序。
- 作為計算機系統資源的管理者:
- 處理機管理:負責對 CPU 的時間進行分配和調度,使得多個程序能夠并發執行。常見的調度算法有先來先服務(FCFS)、短作業優先(SJF)、時間片輪轉等。例如,在多任務操作系統中,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操作系統會根據一定的算法為每個程序分配 CPU 時間片,使得每個程序都能得到執行的機會。
- 存儲器管理:管理內存的分配和回收,將內存空間合理地分配給各個程序使用,并保證程序之間的內存不會相互干擾。同時,還負責虛擬內存的管理,當物理內存不足時,將部分數據從內存換出到外存(如硬盤)上,以滿足程序的運行需求。
- 設備管理:負責管理計算機的各種 I/O 設備,如硬盤、打印機、網卡等。通過設備驅動程序,操作系統能夠控制設備的工作,實現設備的輸入輸出操作,并對設備進行分配和回收。
- 文件管理:對計算機中的文件和目錄進行管理,包括文件的創建、刪除、修改、查詢等操作。操作系統提供了文件系統,使得用戶可以方便地對文件進行組織和管理,同時保證文件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 實現了對計算機資源的抽象:操作系統隱藏了硬件的具體細節,向用戶提供了抽象的資源和服務。例如,用戶在使用文件時,不需要了解文件在硬盤上的具體存儲位置和方式,只需要通過操作系統提供的文件操作接口(如打開、讀取、寫入等函數)來操作文件即可。這種抽象使得用戶能夠更方便地使用計算機資源,同時也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兼容性。
三、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主要動力
- 不斷提高計算機資源利用率的需要:早期的計算機硬件資源昂貴,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操作系統應運而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硬件性能不斷提升,但資源的利用率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例如,通過多道程序設計技術,操作系統可以讓多個程序同時在內存中運行,共享 CPU 和其他資源,從而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 方便用戶使用的需要:計算機的用戶群體不斷擴大,從專業的計算機人員逐漸擴展到普通用戶。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操作系統需要提供更加方便、易用的界面和功能。例如,圖形化用戶界面(GUI)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直觀和簡單,大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
- 器件的不斷更新換代:計算機硬件的不斷發展,如 CPU 性能的提升、內存容量的增加、存儲設備的更新等,推動了操作系統的發展。新的硬件需要新的操作系統來充分發揮其性能,同時操作系統也需要不斷地優化和改進,以適應硬件的變化。例如,隨著多核 CPU 的出現,操作系統需要支持多核心的調度和管理,以提高系統的性能。
- 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不斷發展: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變化,如分布式系統、并行系統、嵌入式系統等的出現,對操作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體系結構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統來管理和協調資源,因此推動了操作系統的多樣化和專業化發展。例如,分布式操作系統需要管理多個計算機節點之間的資源和通信,以實現分布式計算的功能。
總之,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軟件,在計算機的發展和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發展動力,對于深入學習計算機系統和進行相關的開發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結(核心概念速記):
核心概念速記
操作系統 = 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底層軟件,協調軟硬件資源
-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統是配置在計算機硬件上的第一層軟件,是對硬件的首次擴充。它是控制和管理計算機軟硬件資源、組織工作流程、方便用戶使用的程序集合。
- 從用戶角度,提供圖形化界面(GUI)如Windows桌面和命令行界面(CLI)如Linux終端,作為用戶與計算機的接口,隱藏硬件細節。
- 從系統角度,是計算機系統資源(處理機、存儲器、I/O設備、信息)的管理者。
- 操作系統的作用:
- 用戶與硬件接口:支持各類輸入輸出設備,實現用戶與計算機交互,如Windows中鼠標點擊圖標啟動應用程序。
- 資源管理:
- 處理機管理:分配和調度CPU時間,常見算法有FCFS、SJF、時間片輪轉等,使多程序并發執行。
- 存儲器管理:管理內存分配回收,處理虛擬內存,保證程序內存不干擾。
- 設備管理:通過設備驅動程序控制I/O設備,進行設備分配回收。
- 文件管理:管理文件和目錄,提供文件系統,保障文件安全和一致。
- 資源抽象:隱藏硬件細節,提供抽象資源和服務,如用戶通過文件操作接口使用文件,無需了解存儲細節。
- 發展動力:
- 提高資源利用率:早期因硬件資源昂貴而生,多道程序設計技術可提升資源利用率。
- 方便用戶使用:用戶群體擴大,GUI降低使用門檻。
- 器件更新換代:硬件性能提升(CPU、內存、存儲設備等),促使操作系統優化適應。
- 體系結構發展:分布式、并行、嵌入式等系統出現,要求操作系統多樣化、專業化,如分布式操作系統管理節點資源和通信。
操作系統關鍵概念對比
概念 | 定義描述 | 示例 | 作用 |
---|---|---|---|
操作系統 | 底層軟件,軟硬件資源管理者 | Windows、Linux系統 | 協調系統資源,方便用戶使用 |
圖形化界面 | 直觀的用戶操作界面 | Windows桌面 | 方便普通用戶操作計算機 |
命令行界面 | 以命令形式操作的界面 | Linux終端 | 適合專業用戶高效管理開發 |
處理機管理 | 分配調度CPU時間 | 時間片輪轉調度算法 | 使多程序并發執行,提高CPU利用率 |
存儲器管理 | 管理內存分配回收和虛擬內存 | 物理內存不足時數據換出到硬盤 | 合理分配內存,保障程序運行 |
設備管理 | 控制管理I/O設備 | 硬盤、打印機的驅動和操作 | 實現設備輸入輸出,分配回收設備 |
文件管理 | 管理文件和目錄 | 文件的創建、刪除、修改操作 | 組織管理文件,保障文件安全一致 |
操作系統作用與發展動力關系圖解
操作系統作用 —— 用戶接口、資源管理、資源抽象↓ ↓
發展動力 —— 提高資源利用率、方便用戶、器件更新、體系結構發展↓ ↓
相互促進 —— 作用推動動力需求,動力促進作用完善
知識圖譜
計算機操作系統(一) 什么是操作系統
├─ 什么是操作系統
│ ├─ 基本定義:底層軟件,硬件首次擴充,程序集合
│ ├─ 用戶角度:提供GUI和CLI接口
│ ├─ 系統角度:管理四大類資源
│ └─ 示例:Windows、Linux系統體現方式
├─ 操作系統的作用
│ ├─ 用戶與硬件接口:支持設備交互
│ ├─ 資源管理:處理機、存儲器、設備、文件管理
│ ├─ 資源抽象:隱藏硬件細節提供接口
│ └─ 示例:文件操作接口的使用
├─ 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主要動力
│ ├─ 提高資源利用率:多道程序設計技術
│ ├─ 方便用戶使用:GUI的出現
│ ├─ 器件更新換代:CPU、內存等硬件發展
│ ├─ 體系結構發展:分布式等系統對系統的要求
│ └─ 示例:多核CPU下操作系統的調度管理
└─ 核心要點├─ 操作系統的概念、作用及重要性└─ 理解發展動力對操作系統演變的影響
以上就是對本次關于操作系統博客內容的總結,后續我們將深入探討操作系統更多知識。
我的個人主頁,歡迎來閱讀我的其他文章
https://blog.csdn.net/2402_83322742?spm=1011.2415.3001.5343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喜歡的話記得三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