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尷尬時刻?寫代碼時突然想不起來常用的函數寫法,比如 Python 的字典推導式,或者 MySQL 的聯表查詢語句,翻之前的項目文件翻半天,好不容易找到又得復制粘貼 —— 要是遇到換電腦,之前存的代碼片段全在舊設備里,急得抓頭發?
小索奇之前就踩過這個坑,直到在 Github 上發現了 Codeium 這個工具,才算把 “記代碼、查代碼” 的麻煩徹底解決了。它不是那種復雜的開發工具,更像個 “貼身代碼小助手”,今天就跟你嘮嘮它有多實用,而且完全免費開源。
先跟你說下它的核心功能,主要倆:代碼自動補全和片段管理,每一個都戳中開發者的痛點。你想想看,平時寫代碼,比如用 VS Code 寫 Java,輸入 “for” 之后,普通編輯器可能只給個基礎循環框架,但 Codeium 能根據你前面的變量類型,自動補全整個遍歷邏輯,比如你定義了一個 List names,它會直接補全 “for (String name : names) { }”,連括號和變量名都是對的 —— 小索奇第一次用的時候,本來要寫 5 行的循環,輸入 3 個字母就搞定了,當時就覺得 “這也太省事兒了”。
更實用的是它的代碼片段管理功能。說白了就是把你常用的代碼塊存起來,比如數據庫連接的 JDBC 代碼、前端的 Axios 請求模板,存的時候給加個標簽,比如 “MySQL 連接”“Vue 請求”,下次要用的時候,在編輯器里輸入標簽關鍵詞,直接就能調出來。我之前總記不住 Redis 的 Java 客戶端配置代碼,存到 Codeium 之后,輸入 “RedisConfig”,完整的配置類直接彈出來,不用再去百度復制了。
而且它兼容性特別好,不管你用 VS Code、PyCharm,還是 WebStorm 這些常用編輯器,都能裝插件直接用,不用單獨開個軟件來回切換。小索奇用的是 VS Code,裝插件的時候就兩步:打開擴展商店搜 “Codeium”,點安裝,然后登錄個賬號(支持 Github 賬號直接登),重啟編輯器就能用 —— 全程不到 1 分鐘,比裝個輸入法還簡單。
對了,它的 Github 倉庫地址是https://github.com/Codeium/codeium,你點進去能看到詳細的安裝教程,還有源碼,要是你懂點插件開發,甚至能自己改功能。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直接裝插件用免費版就夠了,免費版支持無限量的代碼片段存儲,自動補全功能也沒限制,只有云同步多設備的時候,免費版有 500MB 空間,要是你就一臺電腦用,完全夠用;就算多設備,日常存的代碼片段也占不了多少空間,小索奇用了仨月,云空間才用了不到 100MB。
當然也得說句實在的,它不是萬能的。比如寫特別冷門的編程語言,像 Rust 的某些小眾庫函數,自動補全可能沒那么精準;但主流的 Java、Python、JavaScript、C++ 這些,補全效果都特別好。小索奇之前寫一個 Vue 項目,用它補全 Vue3 的 Composition API,連 “ref” 和 “reactive” 的用法都能精準匹配,比我自己記的還全。
你平時寫代碼的時候,是不是也總忘常用的代碼片段?是習慣存在記事本里,還是用其他工具?要是沒試過這種 “代碼小助手”,可以去裝個 Codeium 試試,反正免費,說不定能幫你省不少翻代碼的時間 —— 畢竟寫代碼最煩的就是 “卡殼在簡單的地方”,對吧?
小索奇覺得,好的開發工具就該這樣:不搞花里胡哨的功能,專注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而且門檻低、易上手。像 Codeium 這種,不用學復雜操作,裝完就能用,還能實實在在提高寫代碼的效率,比那些動輒收費幾百的工具良心多了。
我是【即興小索奇】,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