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理實驗、動物模型構建等科研場景中,小鼠體重變化數據是評估實驗干預效果(如藥物安全性、疾病進展影響)的核心指標之一。將零散的體重數據轉化為直觀的折線圖,不僅能清晰呈現體重隨時間的波動趨勢,更是后續結果解讀與論文圖表呈現的關鍵步驟。本文將從 Excel 數據整理開始,詳細講解如何使用 Graphpad Prism 繪制專業的小鼠體重變化曲線,適合科研新手直接套用。
一、Excel 前期數據整理:規范計算均值、標準差
在使用 Graphpad 繪圖前,需先對原始體重數據進行整理,計算每組小鼠的體重平均值(Mean)、標準差(SD),確保數據格式符合 Graphpad 導入要求。
1. 數據記錄格式
以 “5 只小鼠(N=5)在 6 個時間點的體重監測” 為例,Excel 表格建議按如下格式記錄:
- 行:分組(如 “對照組”“藥物處理組”)
- 列:不同時間點(如 “Day 0”“Day 3”“Day 7”“Day 10”“Day 14”“Day 21”)
- 單元格內容:對應時間點單只小鼠的體重(單位:g)
2. 關鍵數據計算(附 Excel 公式)
對每組數據計算均值和標準差,便于后續繪制帶誤差線的體重曲線:
- 均值(Mean):計算每組在各時間點的平均體重,公式為
=AVERAGE(數據范圍)
。例如,對照組 Day 0-Day 21 的體重數據在 B2:G2 單元格,均值計算單元格輸入=AVERAGE(B2:G2)
即可。 - 標準差(SD):反映組內數據的離散程度,公式為
=ST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