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省金融管理局、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指導,廣東省金融科技協會主辦的“智能金融 創新應用”優秀案例名單最終揭曉,海云安開發者安全助手系統項目憑借其創新的"AI+安全左移"技術架構,從150多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智能應用突破案例"獎項。
廣東省首屆“智能金融創新應用”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經過三個月的嚴格評審,通過廣泛征集、初審、復審、路演答辯及實地考察等多輪篩選程序,最終從全省近150個申報的金融科技案例中評選出40個優秀案例,并正式揭曉獲獎名單。本次活動聚焦智能金融創新應用,遴選具有行業引領性和實踐價值的優秀案例,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示范成果,旨在為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力。
本案例結合以往多年在開發安全領域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SAST(靜態應用程序安全測試)和SCA(軟件成分分析)技術與當前熱門的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進行深度融合,對大模型進行微調、訓練和優化,形成海云安智乘AI大模型。以智乘AI大模型作為基座進行支撐,形成一套在IDE中給開發人員使用的開發者安全智能助手,極大的降低了源代碼檢測結果的誤報,通過實時生成缺陷成因解釋,生成漏洞修復建議代碼,加快漏洞修復閉環,根據上下文自動補全代碼提升編碼效率,通過智能交互式問答功能可快速解答各類與研發、安全相關的問題。在開發編碼階段,開發者安全智能助手在安全、合規、質量、效能四個方面為該銀行提供全方位賦能,極大的提升了研發安全能力與研發效能。
在該銀行應用的業務系統數達到1000+,開發者用戶數達到3000+,日均交互次數10萬+,通過融合SAST、SCA與AI大語言模型,漏洞檢測準確率提升90%,千行代碼漏洞率下降50%,開發者編碼效率提升35%,漏洞修復成本降低40%,整體研發效能提升10%。
案例創新點:
01
自然語言驅動項目生成(智能編程的核心突破)
區別于傳統工具的手動編碼模式,海云安首創“自然語言編程到安全檢測智能修復”的全流程自動化能力。開發者可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系統基于大語言模型可完成項目實現。
02
SAST/SCA與大語言模型的深度融合,多維度檢測與自動化修復能力
將靜態應用安全測試(SAST)和軟件成分分析(SCA)引擎與代碼大模型結合,形成“生成-檢測-修復”閉環。
03
嵌入主流IDE,無縫融入開發者工作流程
通過直觀的用戶界面,遵循開發者習慣進行安全檢測功能的執行和配置,實現即寫即測,所見即所得的代碼安全檢測和AI自動修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