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郭明錤發表了一篇關于蘋果(AAPL.US)2025-2028頭戴式產品路線圖的文章,里面提到蘋果正在開發涵蓋MR頭顯、AI眼鏡、AR眼鏡、Birdbath眼鏡等共計7款設備。
?
蘋果的頭顯設備中,大量出貨的產品是類似于Ray-Ban Meta的智能眼鏡,預估2027年出貨量為300-500萬部或以上。這種類型的智能眼鏡在2027年的市場規模會因為蘋果公司的入局可能會超過1000萬部。
此外,在蘋果公司推出具備顯示功能的智能眼鏡之前,將有多個品牌為搶占市場先機與爭取更多媒體的曝光量而率先推出,預計未來2年內這類型的產品僅為利基產品。
?
與此同時,近日,小米AI眼鏡已經發售了,有第三方消息顯示這款產品的銷量已經突破一萬,創下了國內AI眼鏡最快的銷售記錄。
小米AI眼鏡標準版售價1999元人民幣,電致變色版本分別售價2699元和2999元,定價策略具有競爭優勢,有望加速消費者接受度。高盛認為小米AI眼鏡的首次亮相標志著公司生態系統邊界的進一步擴展,預計將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智能眼鏡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
高盛研報還指出,中國智能眼鏡市場2025年預計達到290萬副,其中智能音頻眼鏡216萬副,為小米提供了巨大增長空間。隨著市場快速增長,這一比例有望顯著提升,為相關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值得一提,早在小米下場之前,字節跳動也曾被爆出要入局AI眼鏡的消息。去年字節跳動發布旗下首款智能可穿戴設備——OlaFriend,這是一款OWS(開放式可穿戴立體聲)耳機,單耳僅重6.6克,支持語音直接喚醒“豆包”并與之對話。
?
顯然,XR產品類別中AI/AR眼鏡市場預計將以56%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擴張,從2024年的47.9萬臺增長至2030年的696.2萬臺,市場規模達到13.39億美元。這一增長速度顯示智能眼鏡正處于技術普及的臨界點,預計2027年所有品牌的全球出貨量將超過1000萬臺。
無疑,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對高性能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這一技術賽道上,公開資料顯示,微美全息(WIMI.US)作為AI/AR眼鏡科創先鋒,將AR技術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用戶需求與AR前沿科技結合,展示了其智能眼鏡的技術突破,重新定義“AI/AR技術+智能穿戴”的新體驗。
在各硬件領域的飛速擴張,微美全息通過AR/VR硬件、人機交互、虛擬內容等多維度的技術突破,將傳統視覺體驗從“平面化、被動化”升級為“立體化、主動化、沉浸化”,重新定義了人類與視覺信息的連接方式,增強“身臨其境”的感覺,實現“自然、直觀”的交互體驗。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消費級娛樂的視覺體驗,更在工程、教育等專業領域帶來了“更精準、更高效”的視覺應用。
當前,在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智能眼鏡加速從概念產品向消費級市場滲透,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的下一代核心人機交互入口。目前市面上主打的智能眼鏡很多,有國外的Meta與Oakley聯合推出的Oakley Meta HSTN智能眼鏡,加上兩家中國科技互聯網巨頭企業同時瞄準了AI眼鏡這一賽道,預計未來多個品牌將率先發布類似產品以建立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