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文章:軟考 系統架構設計師系列知識點之雜項集萃(78)
第141題
軟件測試一般分為兩個大類:動態測試和靜態測試。前者通過運行程序發現錯誤,包括()等方法;后者采用人工和計算機輔助靜態分析的手段對程序進行檢測,包括()等方法。
第1空
A. 邊界值分析、邏輯覆蓋、基本路徑
B. 桌面檢查、邏輯覆蓋、錯誤推測
C. 桌面檢查、代碼審查、代碼走查
D. 錯誤推測、代碼審查、基本路徑
正確答案:A。
第2空
A. 邊界值分析、邏輯覆蓋、基本路徑
B. 桌面檢查、邏輯覆蓋、錯誤推測
C. 桌面檢查、代碼審查、代碼走查
D. 錯誤推測、代碼審查、基本路徑
正確答案:C。
所屬知識點:舊版教材 軟件工程 -> 軟件測試。
解析:
本題考查測試的分類,測試可以分為動態測試與靜態測試。
動態測試是通過運行程序發現錯誤,包括黑盒測試(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等)與白盒測試(各種類型的覆蓋測試)。
靜態測試是人工測試方式,包括桌前檢查(桌面檢查)、代碼走查、代碼審查。
第142題
以下關于網絡控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由于TCP的窗口大小是固定的,所以防止擁塞的方法只能是超時重發
B. 在前向糾錯系統中,當接收端檢測到錯誤后就要請求發送端重發出錯分組
C. 在滑動窗口協議中,窗口的大小以及確認應答使得可以連續發送多個數據
D. 在數據報系統中,所有連續發送的數據都可以沿著預先建立的虛通路傳送
正確答案:C。
所屬知識點:舊版教材 計算機網絡 -> TCP/IP協議族。
解析:
TCP采用可變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進行流量控制。—— A選項是錯誤的。
在前向糾錯系統中,當接收端檢測到錯誤后,就根據糾錯編碼的規律自行糾錯;在后向糾錯系統中,接收端會請求發送端重發出錯分組。—— B選項是錯誤的。
IP協議不預先建立虛電路,而是對每個數據報獨立地選擇路由并一站一站地進行轉發,直到送達目的地。—— D選項是錯誤的。
第143題
軟件架構是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按時和按需交付產品的關鍵因素。軟件架構設計需要滿足系統的(),如性能、安全性和可修改性等,并能夠指導設計人員和實現人員的工作。
A. 功能需求
B. 性能需求
C. 質量屬性
D. 業務屬性
正確答案:C。
所屬知識點:舊版教材 軟件架構設計 -> 軟件質量屬性。
軟件架構是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按時和按需交付產品的關鍵因素。軟件架構設計需要滿足系統的質量屬性,如性能、安全性和可修改性等。軟件架構設計需要確定組件之間的依賴關系,支持項目計劃和管理活動,軟件架構能夠指導設計人員和實現人員的工作。一般在設計軟件架構之初,會根據用戶需求,確定多個候選架構,并從中選擇一個較優的架構,并隨著軟件的開發,對這個架構進行微調,以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上一篇文章:軟考 系統架構設計師系列知識點之雜項集萃(78)-CSDN博客
參考:軟考 系統架構設計師系列知識點之系統架構評估(3)_架構權衡中屬性模型構造分析做什么-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