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方案概述
城市綜合管廊監測主要源于現代城市對地下管線管理的迫切需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下管線作為城市的“生命線”,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傳統的地下管線管理方式存在分散、低效、易產生信息孤島和管理盲區等問題,已無法滿足現代城市管理的需求。綜合管廊,即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并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城市綜合管廊監測與維護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實施對管廊內部環境、相關設備運行狀態以及結構完整性的全方位實時監測。此外,方案中還將融入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并結合智能化的維護策略,以確保管廊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這些綜合措施,我們期望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綜合管廊的運維效率,為城市地下空間的安全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二、方案架構
城市綜合管廊的監測需求,解決方案中搭載多種信號傳感器,通過數據采集終端實時采集管廊內應受、壓力、位移、沉降、振動、氣體、溫度、濕度、風速等信息,并將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以定時采集和保存傳感數據,并支持使用手機或電腦隨時登錄查看、分析和導出數據。本方案采用“感、傳、知、用”的架構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層次:
感知層:利用各類傳感器(如溫濕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振動傳感器、視頻監控等)實時采集管廊環境參數、設備運行狀態、結構健康狀況等數據。
傳輸層:采用有線/無線通信技術(如光纖、LoRa、NB-IoT等)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傳輸至數據平臺。
數據平臺層: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并建立管廊數字孿生模型,實現管廊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預測預警。
應用層:基于數據平臺層提供的數據和分析結果,開發各類應用系統,如監測預警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維護管理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為管廊運維提供決策支持。
三、 方案功能
實時監測: 對管廊環境(溫濕度、有害氣體、積水等)、設備(供電、照明、通風、排水等)、結構(沉降、裂縫、變形等)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
數據分析: 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識別異常情況,預測潛在風險,生成運維報告。
預警報警: 設置多級預警閾值,當監測數據超過閾值時,系統自動觸發報警,并通過短信、郵件、平臺彈窗等方式通知相關人員。
智能維護: 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和預測分析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維護計劃,實現預防性維護和預測性維護,降低維護成本。
應急指揮: 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系統可快速定位事件位置,調取相關數據和視頻信息,為應急指揮提供決策支持。
四、 方案優勢
全方位監測: 覆蓋管廊環境、設備、結構等多個方面,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監測。
實時預警: 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智能維護: 提高維護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科學決策: 為管廊運維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提高運維管理水平。
可擴展性強: 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擴展監測點位和功能模塊。
五、方案價值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城市綜合管廊監測與維護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朝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城市綜合管廊監測與維護一體化解決方案以信息平臺為支撐,智能控制為手段,可實現地下綜合管廊全天候管控、智慧化運維等的空間化、智能化、自動化和可視化,提高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為建立應急指揮提供可靠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