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機拍照過程中,Pre-flash(預閃光) 和 Main flash(主閃光) 是常見的兩種閃光燈使用模式,通常用于提高低光環境下的拍攝質量,尤其在自動曝光(AE)和自動對焦(AF)系統中起到關鍵作用。下面是對二者的詳細解釋及其區別:
1. Pre-flash(預閃光)
定義:
Pre-flash 是在實際拍照前進行的一次或多次低強度的閃光,主要用于采集環境信息,輔助相機進行曝光、白平衡和紅眼檢測等任務。
主要用途:
-
自動曝光(AE,Auto Exposure):測量環境光線的亮度,幫助相機調整最佳的曝光參數(如快門速度、ISO、光圈值)。
-
自動對焦輔助(AF Assist):在低光環境下幫助相機對焦,提高對焦精度。
-
紅眼消除(Red-eye Reduction):通過預閃光讓被攝者瞳孔縮小,減少主閃光時產生的紅眼現象。
-
白平衡測量(AWB,Auto White Balance):預先分析光線的色溫,確保最終拍攝圖像的色彩準確性。
工作流程:
-
相機在按下快門時,先觸發一到多次低強度的預閃光。
-
預閃光的反射光由相機的光學傳感器檢測,計算環境光亮度和色溫。
-
根據檢測結果,調整主閃光的亮度、曝光時間、白平衡參數等。
示例: 在夜晚或昏暗環境拍照時,快門按下后可以看到一個短暫的小閃光(這是預閃光),然后才會有更強的主閃光完成拍照。
2. Main flash(主閃光)
定義:
Main flash 是正式拍攝時觸發的主要閃光,通常比預閃光強度更高,主要目的是為拍攝場景提供額外光源,確保照片曝光充足。
主要用途:
-
補光:在光線不足時提供足夠的光線,確保圖像清晰、亮度適中。
-
凍結動態場景:高速閃光可以有效捕捉快速運動的物體,避免模糊。
-
增強主體:在逆光或復雜光線環境中突出主體,提升畫面細節和立體感。
工作流程:
-
預閃光完成曝光測量和參數調整后,相機觸發主閃光,完成圖像拍攝。
-
主閃光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幾毫秒),但光強較高,確保主體清晰曝光。
示例: 在黑暗環境中,按下快門后相機會發出一個明顯強烈的閃光,這就是主閃光。
3. Pre-flash 和 Main flash 的區別
特性 | Pre-flash(預閃光) | Main flash(主閃光) |
---|---|---|
觸發時間 | 拍照前(曝光參數測量階段) | 拍照時(正式曝光階段) |
光強 | 較弱,通常不可見或微弱感知 | 較強,用戶能清晰感知到 |
作用 | 測光、對焦輔助、白平衡、紅眼消除 | 提供拍照光源、提高曝光、凍結動態畫面 |
持續時間 | 時間更短,通常低于主閃光 | 時間稍長,通常幾毫秒 |
是否記錄在照片 | 否,僅用于輔助測量 | 是,影響最終圖像曝光 |
典型應用場景 | 低光環境中的測光和紅眼消除 | 昏暗環境補光,逆光增強主體 |
4. 擴展概念
-
Flash Timing(閃光時序)
-
前簾同步(Front Curtain Sync):在快門打開時立刻觸發閃光,適合常規靜態拍攝。
-
后簾同步(Rear Curtain Sync):在快門關閉前觸發閃光,適合拍攝拖影效果的動態畫面。
-
-
Flash Power(閃光功率)
-
預閃光一般設置較低功率,主閃光根據環境光調整為全功率或部分功率輸出。
-
-
Smart Flash(智能閃光)
-
現代智能手機相機使用多級閃光,結合 LED 和多幀合成提升低光成像質量,避免過曝和閃光硬影。
-
5. 實際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
如果關閉預閃光,可能會導致曝光不準確、色彩失真、紅眼現象增加。
-
開啟預閃光可能會延遲快門時間,影響抓拍速度,特別是在多幀處理(如 MFNR)中需額外計算時間。
-
在強光環境(如白天室外)通常不會觸發預閃光和主閃光,因為環境光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