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一、軟件漏洞的概念
- 1、信息安全漏洞簡述
- 2、軟件漏洞
- 3、軟件漏洞概念
- 4、軟件漏洞的成因分析
- 二、軟件漏洞標準化管理
- 1、軟件漏洞分類
- 2、軟件漏洞分級
- 3、安全漏洞管理規范
一、軟件漏洞的概念
1、信息安全漏洞簡述
信息安全漏洞是信息安風險的主要根源之一,是網絡攻防對抗中的主要目標。由于信息系統漏洞的危害性、多樣性和廣泛性,在當前網路空間博弈中,漏洞作為一種戰略資源被各方所積極關注。
對于信息安全漏洞的不同認識有以下三個主要的共同特點:
- 漏洞是信息系統自身的弱點或缺陷。
- 漏洞存在環境通常是特定的。
- 漏洞具有可利用性,若攻擊者利用了這些漏洞,將會給信息系統帶來不可估量的的損失。
2、軟件漏洞
軟件漏洞是信息安全系統漏洞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理解軟件漏洞對于我們了解軟件安全威脅是非常關鍵的。
常說的軟件漏洞包括軟件錯誤、軟件缺陷以及軟件失效。其簡單關系如下圖:
軟件錯誤: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不符合預期效果的人為差錯,其結果可能導致軟件缺陷的發生。
軟件缺陷:軟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有人為因素或其他客觀原因引起的不希望出現的或不可接受的偏差。
軟件故障:軟件運行出現感知的不正常的、不正確的或不按規范執行的狀態。
軟件失效:指軟件完全喪失規定功能,是軟件缺陷的外在表現
3、軟件漏洞概念
軟件漏洞通常被認為是軟件生命周期中出現的設計錯誤、編碼缺陷以及運行故障。
通常按照時間維度上的漏洞產生、發現、公開和消亡的角度,分為以下三類:
- 0 day漏洞:指已經被發現,但未被公開或官方還未發布補丁的漏洞
- 1 day漏洞:指廠商已經發現并公開了相關補丁,但由于部分用戶還未及時打補丁,此漏洞依然具有可利用性。
- 歷史漏洞:距離漏洞補丁發布時間較久,不可利用的漏洞。
漏洞的特點:
- 持久性與時效性
- 廣泛性與具體性
- 可利用性與隱蔽性
4、軟件漏洞的成因分析
1)計算機系統結構決定了漏洞的必然性。
下圖說明了馮諾依曼體系計算機容易產生漏洞的原因:
2)軟件趨向大型化,第三方拓展增多
常用大型軟件為了充分使軟件功能得到擴充,通常會有第三方拓展,這些拓展插件的存在,增加系統功能的同時也導致的安全隱患的存在,研究表名“代碼行數越多,缺陷也就越多“
3)軟件新技術、新應用產生之初即缺乏安全意識
比如大多數網絡協議,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其安全性。當今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也帶來了大量新的安全按挑戰。
4)軟件使用場景更具威脅
網絡技術是發展,軟件被用于各行各業,遍及各個社會層次。軟件開發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并且黑客與惡意攻擊者比以往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來訪問軟件系統,并嘗試尋找、利用軟件漏洞。
5)軟件安全開發重視度不夠,開發者缺少安全意識。
二、軟件漏洞標準化管理
1、軟件漏洞分類
1)基于漏洞成因的分類
- 內存破壞類
- 邏輯錯誤類
- 輸入驗證類
- 設計錯誤類
- 配置錯誤類
2)基于漏洞利用位置分類
- 本地漏洞
- 遠程漏洞
3)基于威脅類型分類
- 獲取控制
- 獲取信息
- 拒絕服務
2、軟件漏洞分級
3、安全漏洞管理規范
根據安全漏洞生命周期中漏洞發現、利用、修復和公開四個階段,對應的管理行為分為預防、收集、消減和發布等實施活動。
- 漏洞預防階段:廠商采取相應措施來提高產品安全水平,對用戶使用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加固等安全配置
- 漏洞收集階段:漏洞收集組織與漏送管理涉及的各方溝通,廣泛處理并收集漏洞,確認漏洞存在后回復報告方。
- 漏洞消減階段:依據處理策略在規定時間內修復漏洞,依據漏洞類型和危害程度優先開發高危漏洞修復措施。
- 漏洞發布階段:在規定時間內發布漏洞及相關修復措施。廠商應建立發布渠道,及時通知用戶。
?
網絡安全學習路線
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網絡安全的同學,我們幫你準備了詳細的學習成長路線圖。可以說是最科學最系統的學習路線,大家跟著這個大的方向學習準沒問題。
同時每個成長路線對應的板塊都有配套的視頻提供:
需要網絡安全學習路線和視頻教程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最后
- 如果你確實想自學的話,我可以把我自己整理收藏的這些教程分享給你,里面不僅有web安全,還有滲透測試等等內容,包含電子書、面試題、pdf文檔、視頻以及相關的課件筆記,我都已經學過了,都可以免費分享給大家!
給小伙伴們的意見是想清楚,自學網絡安全沒有捷徑,相比而言系統的網絡安全是最節省成本的方式,因為能夠幫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堅持住,既然已經走到這條路上,雖然前途看似困難重重,只要咬牙堅持,最終會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黑客工具&SRC技術文檔&PDF書籍&web安全等(可分享)
結語
網絡安全產業就像一個江湖,各色人等聚集。相對于歐美國家基礎扎實(懂加密、會防護、能挖洞、擅工程)的眾多名門正派,我國的人才更多的屬于旁門左道(很多白帽子可能會不服氣),因此在未來的人才培養和建設上,需要調整結構,鼓勵更多的人去做“正向”的、結合“業務”與“數據”、“自動化”的“體系、建設”,才能解人才之渴,真正的為社會全面互聯網化提供安全保障。
特別聲明:
此教程為純技術分享!本教程的目的決不是為那些懷有不良動機的人提供及技術支持!也不承擔因為技術被濫用所產生的連帶責任!本教程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喚醒大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從而減少由網絡安全而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