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先說vscode+cline+modelscope方案,后面體驗trae或者cursor再寫寫其它的。vscode和trae方案目前來說是免費的,cursor要用claud需要付費,而且不便宜,當然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 ? ? ? vscode方案,我的經驗是最好在ubuntu上,因為cline插件產生的命令是linux的命令,在windows上老報錯,比如連續執行命令它會這樣寫cd xxx && npm install xxx,但是windows是識別不了&&的,所以還是在ubuntu上體驗,沒有實體機可以裝個虛擬機,也很方便。
? ? ? ? 首先是安裝和配置,安裝vscode,ubuntu系統在軟件商店里搜code,就可以找到,然后點安裝就好了,安裝好vscode后在左側dock欄找到插件(四個方塊)那個圖標,點擊,搜cline,然后安裝,安裝好后配置api,這里我們用魔塔社區的免費api(每個賬號一天2000次調用,基本相當于免費)。點擊插件的齒輪按鈕(右上角),配置api,首先是api provider,選openai?compatible,然后打開魔塔社區魔搭社區(沒注冊的注冊一下),然后點模型庫,以第一個模型為例,點進去
?我們需要配置的有三個信息,一個是base_url,一個是api key,一個是modelid,base_url和api key配一次就行了,model id可以根據你調用的模型,配不同的值,注意點名字后面的復制即可,包含那個模型全部的名字,截圖如下
截圖中的代碼界面是點模型右側有個查看使用代碼出來的。api key如果沒有需要到 賬號設置,訪問令牌自己新建一個,位置如截圖
? ? ?
還有個權限配置,由于cline在寫代碼過程中需要編輯文件,創建文件夾,執行命令等,需要把這些權限都打開,截圖如下
好,配置好這些信息后,其實就可以讓ai自動寫代碼了,這里參考一些大佬的開發流程,大概這樣寫,先寫個README.md,主要介紹下項目的大概信息,比如這樣
請根據以下內容為一個項目生成一個完整的 README 文檔。內容需要完整、專業且吸引人。# [項目名稱]
一個簡短的描述,說明項目的核心功能或目標(例如:"一個輕量級的任務管理工具,幫助團隊高效協作")。## 背景
介紹項目的起源或解決的問題(例如:"這個項目源于我們團隊對簡化工作流程的需求,旨在解決現有工具過于復雜的問題")。## 功能
列出項目的主要功能(例如:
- 用戶認證和權限管理
- 實時數據同步
- 友好的用戶界面)。## 技術選型
列出使用的技術或工具(例如:
- 前端:React, TypeScript
- 后端:Node.js, Express
- 數據庫:MongoDB)。
然后讓AI根據README.MD寫PRD.md,在對話窗口輸入
根據 #README.md 生成 docs/PRD.md
再編寫其它文檔,比如
根據 #README.md 和 #PRD.md 編寫技術文檔 Development.md
生成前端文檔
根據 #README.md 和 #PRD.md 以及參考圖片,形成UI-Specs.md
進行任務拆分
根據 #Development.md 進行開發任務分解,并且形成TaskList.md,要求可跟蹤、可執行
然后就可以讓AI根據Tasklist.md進行開發了,當然每個人的工作流可能不一樣,你可以探索自己的工作流。
? ? ? ? cline自動化程度非常的高,遇到錯誤,cline也會自己嘗試修改,用了幾天,我自己已經產生依賴性了,都不想自己寫代碼了^-^。下面是我自己用這個方案寫的一個demo(唯一比較成功的一個,其它的都沒寫完,各種錯誤。。。。后面上傳,公司有限制),前端用的react后端用的nodejs+mongodb,其實我沒怎么用這些技術做過項目,但畢竟是AI編程嘛,主要考的AI編程能力,你只需知道它流行就行了^-^。
? ? ? ? 別太美,首先呢,目前看來,全部讓AI寫成功率還是沒那么高,主要還是受限于模型能力,相信隨著模型越來越強大,寫代碼越來越好。下面是我總結的AI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有失憶問題,就是說本來在之前的步驟已經發現某些問題,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中斷后,重新再讓它看問題的時候,它就忘了剛才是什么問題,需要重新檢測,然后重新檢測的得到的問題可能跟剛才的問題不一致。
?- 對人的提示有強依賴。
?- 前端界面還比較簡陋。
?- 對windows只支持linux的命令格式,對windows的命令不支持,所以只能在ubuntu上開發,或者支持,我還沒找到方法。
?- 容易卡死,主要是大模型服務的問題。
?- 遇到依賴包版本不兼容問題比較煩,但是它還是能解決的。
?- 可能遇到反復犯一個錯誤的情況。
?- 寫前端頁面最好提示要美化一下,否則就太簡陋了。
?- 不會硬寫,有些不常用的框架,會有報錯,但是它修復不了,還是會一直修復。
?- python中有些不熟悉的庫會出現導入錯誤這種比較低級的錯誤,并且它自己無法修復。
?- 擅長切換不同的庫去解決問題,但是對每個庫的掌握程度并不高,人看了會比較眼暈,因為人切庫之前需要一定時間去熟悉用法。
?- 每次用相同的指令指揮,但是模型的行為卻每次都不一樣。
好的,分享先到這里,有什么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反饋,后面可能會寫下trae的體驗,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