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敗血癥預測及圍手術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報告

目錄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目的與創新點

1.3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二、敗血癥概述

2.1 定義與流行病學

2.2 病因與發病機制

2.3 臨床表現與診斷標準

2.4 并發癥與危害

三、大模型技術原理及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3.1 大模型技術概述

3.2 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現狀

3.3 大模型用于敗血癥預測的優勢

四、大模型在敗血癥術前風險預測中的應用

4.1 預測指標與數據收集

4.2 模型構建與訓練

4.3 模型驗證與評估

4.4 案例分析

五、基于大模型預測的手術方案制定

5.1 手術方式選擇

5.2 手術時機確定

5.3 術前準備與注意事項

六、大模型在敗血癥術中監測與風險預警中的應用

6.1 實時數據監測

6.2 風險預警模型構建

6.3 應對措施與決策支持

七、大模型在敗血癥術后并發癥風險預測中的應用

7.1 預測指標與模型構建

7.2 模型驗證與效果評估

7.3 常見并發癥預測分析

八、基于大模型預測的術后護理與康復方案

8.1 術后護理重點與措施

8.2 康復計劃制定與實施

8.3 營養支持與心理護理

九、大模型預測結果的統計分析與臨床驗證

9.1 統計分析方法

9.2 臨床驗證過程與結果

9.3 結果討論與分析

十、基于大模型預測的健康教育與指導

10.1 患者教育內容與方式

10.2 提高患者依從性的策略

10.3 教育效果評估與反饋

十一、結論與展望

11.1 研究成果總結

11.2 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敗血癥,作為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它是由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可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死亡。據統計,全球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罹患敗血癥,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例如,在美國,每年至少有 170 萬名成年人患上敗血癥,約有 35 萬人死于這種嚴重的血液感染。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敗血癥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

傳統上,敗血癥的診斷和風險評估主要依賴于臨床醫生的經驗、癥狀觀察以及實驗室檢查。然而,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臨床癥狀往往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會明顯表現出來,此時進行治療可能已經錯過最佳時機。實驗室檢查雖然能夠提供一些客觀指標,但結果的獲取通常需要一定時間,無法滿足實時監測和早期預警的需求。而且,對于一些復雜病例,單一的診斷方法難以準確判斷病情。因此,開發一種更為準確、高效的敗血癥預測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大模型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能夠對海量的醫療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挖掘其中隱藏的模式和規律。通過整合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多源數據,大模型可以構建出精準的敗血癥預測模型,實現對敗血癥的早期預測和風險評估。這不僅有助于醫生及時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還能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模型 COMPOSER,在急診科中快速識別有敗血癥感染風險的患者,使死亡率降低了 17%。因此,使用大模型預測敗血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1.2 研究目的與創新點

本研究旨在利用大模型技術,構建一套全面、精準的敗血癥預測體系,實現對術前、術中、術后敗血癥風險的有效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麻醉方案、術后護理計劃,同時進行并發癥風險預測和統計分析,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和健康教育指導。

本研究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多階段風險預測:以往的研究大多側重于單一階段的敗血癥風險預測,而本研究將涵蓋術前、術中、術后等多個階段,全面評估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敗血癥風險,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全面的指導。

多源數據融合:綜合運用患者的電子病歷、影像數據、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多源異構數據,充分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信息,提高預測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個性化方案制定:根據大模型的預測結果,結合患者的個體特征,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麻醉方案和術后護理計劃,實現精準醫療,提高治療效果。

實時動態監測:利用大模型的實時計算能力,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為醫生提供及時的預警信息,以便調整治療策略。

1.3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以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文獻研究法:廣泛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了解敗血癥的發病機制、診斷方法、治療策略以及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現狀,為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參考依據。

案例分析法:收集臨床實際病例,對患者的治療過程和預后進行詳細分析,總結經驗教訓,驗證大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算法: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大量的醫療數據進行預處理和特征提取,采用機器學習算法構建敗血癥預測模型,并通過交叉驗證、性能評估等方法不斷優化模型。

專家咨詢法:邀請臨床專家對研究方案、預測模型和制定的方案進行評估和指導,確保研究結果的臨床實用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醫院信息系統(HIS):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診斷記錄、治療過程等數據。

實驗室信息系統(LIS):獲取患者的血常規、生化指標、微生物培養等實驗室檢查結果。

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ACS):收集患者的 X 光、CT、MRI 等影像數據。

臨床研究數據庫:參考已有的臨床研究數據,豐富研究樣本。

通過對這些多源數據的整合和分析,為大模型的訓練和預測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

二、敗血癥概述

2.1 定義與流行病學

敗血癥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敗血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據統計,全球每年敗血癥的發病率約為 100 - 300/10 萬人,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在不同地區和人群中,敗血癥的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在發達國家,由于醫療資源相對豐富,敗血癥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在發展中國家,由于醫療衛生條件有限,敗血癥的發病率較高。此外,老年人、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是敗血癥的高危人群,其發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

敗血癥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全球平均死亡率約為 30% - 50%。在一些重癥監護病房(ICU)中,敗血癥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達 70% 以上。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敗血癥死亡率也有所不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的死亡率約為 20% - 30%,而真菌敗血癥的死亡率則可高達 40% - 80%。

2.2 病因與發病機制

敗血癥的病因主要是病原菌的侵入,常見的病原菌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其中,細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真菌敗血癥近年來也逐漸增多,主要由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也可導致敗血癥的發生,但相對較少見。

病原菌侵入人體后,能否引起敗血癥取決于病原菌的毒力、數量以及人體的免疫功能。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病原菌容易突破機體的防御屏障,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長繁殖,釋放毒素,引起全身炎癥反應。此外,一些侵入性操作,如手術、插管、穿刺等,也可增加病原菌侵入的機會,從而誘發敗血癥。

敗血癥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到機體的免疫反應、炎癥介質的釋放以及凝血功能的異常等多個方面。當病原菌侵入血流后,機體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釋放多種炎癥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同時,炎癥介質的釋放還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微循環障礙和組織器官灌注不足,進而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此外,敗血癥還可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進一步加重病情。

2.3 臨床表現與診斷標準

敗血癥的臨床表現多樣,缺乏特異性,常見的癥狀包括寒戰、高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皮膚黏膜出血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以及關節疼痛、肝脾腫大等。嚴重的敗血癥患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表現為血壓下降、四肢厥冷、尿量減少等,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敗血癥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病原學檢查。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的檢測,以及血培養、痰培養、尿培養等病原學檢查。其中,血培養是診斷敗血癥的金標準,但由于血培養的陽性率較低,且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常結合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診斷標準方面,目前常用的是 2016 年發布的 Sepsis-3 診斷標準,該標準將敗血癥定義為感染引起的宿主反應失調導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具體診斷指標包括序貫器官衰竭評估(SOFA)評分增加≥2 分,或存在感染證據且乳酸水平>2mmol/L。此外,還需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判斷。

2.4 并發癥與危害

敗血癥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其中,感染性休克是敗血癥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約為 20% - 50%。感染性休克可導致血壓急劇下降,組織器官灌注不足,進而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如急性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力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也是敗血癥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敗血癥引起全身炎癥反應失控時,可導致多個器官系統同時或相繼發生功能障礙,如肝臟功能受損可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腎臟功能受損可出現少尿、無尿、血肌酐升高等;心臟功能受損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旦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 70% 以上。

此外,敗血癥還可引起轉移性膿腫、化膿性腦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療難度,還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

三、大模型技術原理及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3.1 大模型技術概述

大模型,即人工智能預訓練大模型,是一種基于深度學習架構,在海量數據上進行訓練,能夠處理多種任務的基礎模型。其顯著特征在于參數量大、數據量大、計算量大 ,是多重技術交叉融合的產物。目前,業界大部分的大模型都采用了 Transformer 架構,該架構于 2017 年由谷歌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序列建模中的循序計算問題。它巧妙地利用了自注意力機制,不僅大幅度提升了模型的并行計算能力,還顯著提升了模型的長距離依存關系建模能力,使模型能夠更好地學習和表征序列數據內部的復雜依存關系。

大模型的訓練通常分為預訓練和微調兩個環節。在預訓練階段,通過 “投喂” 海量的數據,讓模型學習到通用的特征表示。這些數據涵蓋了豐富的領域知識和語言模式,使得模型能夠具備廣泛的知識儲備和語言理解能力。例如,GPT-3 在訓練時采用了 45TB 的文本數據,包括 CC 數據集、WebText2、BookCorpus 和維基百科等,通過對這些海量數據的學習,GPT-3 能夠在各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中表現出強大的能力。預訓練過程就是通過對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反復 “推算” 最合理的權重和偏置(即參數),訓練完成后,這些參數會被保存,以便模型后續使用或部署。當模型的訓練數據和參數不斷擴大,達到一定的臨界規模后,會表現出涌現能力,能夠從原始訓練數據中自動學習并發現新的、更高層次的特征和模式,不再僅僅是復述知識,而是能夠理解知識并進行發散思維。

微調則是在預訓練模型的基礎上,使用特定任務的數據對模型進行進一步訓練,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具體的應用場景。通過微調,可以讓大模型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時,針對特定領域或任務進行優化,提高模型在該任務上的性能和效果。例如,在醫療領域,可以使用大量的醫療文本數據對預訓練的語言模型進行微調,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醫學術語、疾病診斷、治療方案等相關信息。

3.2 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現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醫療行業帶來了新的變革和機遇。

在疾病診斷方面,大模型可以通過分析患者的癥狀、病史、檢查結果等多源數據,輔助醫生進行更準確的診斷。例如,百度靈醫大模型利用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通過 API 或插件嵌入的方式,在 200 多家醫療機構中展開應用,顯著提升了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該模型能夠對患者的癥狀描述進行分析,結合醫學知識和大量的病例數據,為醫生提供診斷建議,幫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判斷疾病類型和病情嚴重程度。

在藥物研發領域,大模型可以加速候選藥物篩選,優化臨床試驗設計,降低研發成本和周期。晶泰科技的 XpeedPlay 平臺利用大模型技術,超高速生成苗頭抗體,加速了藥物的研發流程。華為云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由華為云深度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共同訓練完成,旨在幫助醫藥公司開啟 AI 輔助藥物研發的新模式。該模型能夠模擬藥物與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預測藥物的可能效果和副作用,從而縮短研發周期并降低研發成本。據統計,通過大模型輔助的藥物研發項目,平均研發周期縮短了約 30%,研發成本降低了約 20%。

在醫學影像分析方面,大模型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自動識別醫學影像中的病變區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團隊合作推出的 “龍影” 大模型(RadGPT),基于該模型研發的首個 “中文數字放射科醫生”“小君” 已經實現通過分析 MRI 圖像描述快速生成超過百種疾病的診斷意見,平均生成一個病例的診斷意見僅需 0.8 秒。目前 “小君” 醫生可以實現針對腦血管病以及腦部、頸部和胸部等十幾個部位的腫瘤、感染類疾病等上百種疾病給出診斷意見,為醫生提供了有力的診斷支持。

此外,大模型還在醫療質控、患者服務、醫院管理、教學科研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惠每科技推出的醫療大模型在病歷質控場景中的應用可以模擬人工專家,自動分析病歷文書中存在的內涵缺陷,并通過 CDSS 推送缺陷問題和修改意見,供醫生修改病歷進行參考;百度文心大模型與靈醫大模型合力支撐的 AI 藥品說明書,既支持患者閱讀藥品說明,也支持患者通過文字、語音的方式向其提問,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教育和信息獲取渠道;萬仞智慧發布的董奉大模型覆蓋全病程的大模型應用,實現醫療資源的智能高效配置,為醫院管理者提供輔助管理決策支持,提升醫院運營效率;醫渡科技大模型基于超過千億精細化 Token 訓練,滿足高質量數據要求和精細化數據處理,為醫學科研、臨床輔助等方面進行賦能,新一代科研數據平臺能夠從 AI 閱讀總結文獻、自然語言病歷搜索到智能數據加工、自動化統計分析、論文初稿智能生成等全面支持臨床科研人員,將科研產出論文周期從 6 - 12 個月加速至 1 - 2 個月。

3.3 大模型用于敗血癥預測的優勢

與傳統的敗血癥預測方法相比,大模型具有顯著的優勢。傳統方法往往依賴于單一的指標或簡單的模型,難以全面考慮患者的復雜情況,導致預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較低。而大模型能夠整合多源數據,包括患者的電子病歷、影像數據、實驗室檢查結果、生命體征監測數據等,充分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信息,從而更準確地預測敗血癥的發生風險。

大模型具有強大的學習和推理能力,能夠從海量的醫療數據中自動學習到敗血癥的發病模式和規律。通過對大量病例的學習,大模型可以發現一些傳統方法難以察覺的潛在風險因素,提高預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例如,大模型可以分析患者的病史、用藥情況、手術記錄等信息,結合實時的生命體征數據,對患者的敗血癥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

大模型還能夠實現實時監測和預警。借助物聯網技術和傳感器設備,大模型可以實時獲取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如體溫、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分析。一旦發現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異常變化,大模型能夠迅速發出預警信號,提醒醫生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降低敗血癥的發生風險。例如,在重癥監護病房中,通過將大模型與患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896840.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896840.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896840.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SpringBoot接口自動化測試實戰:從OpenAPI到壓力測試全解析

引言:接口測試的必要性 在微服務架構盛行的今天,SpringBoot項目的接口質量直接影響著系統穩定性。本文將分享如何通過自動化工具鏈實現接口的功能驗證與性能壓測,使用OpenAPI規范打通測試全流程,讓您的接口質量保障體系更加完備。…

微軟具身智能感知交互多面手!Magma:基于基礎模型的多模態AI智能體

作者: Jianwei Yang, Reuben Tan, Qianhui Wu, Ruijie Zheng, Baolin Peng, Yongyuan Liang, Yu Gu, MuCai, SeonghyeonYe, JoelJang, Yuquan Deng, Lars Liden, Jianfeng Gao 單位:微軟研究院,馬里蘭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Linux中jdk-8u291-linux-x64 中jdk工具包

jdk-8u291-linux-x64 指的是適用于 64 位 Linux 系統的 Java 開發工具包(JDK)8 更新 291 版本。這是 JDK 的一個特定版本,用于開發 Java 應用程序和小程序。 jdk-8u291-linux-x64 網盤下載鏈接:夸克網盤分享

Baklib云內容中臺的核心架構是什么?

云內容中臺分層架構解析 現代企業內容管理系統的核心在于構建動態聚合與智能分發的云端中樞。以Baklib為代表的云內容中臺采用三層架構設計,其基礎層為數據匯聚工具集,通過標準化接口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實時采集與清洗,支持從CRM、ERP等業務…

17.3 LangSmith Evaluation 深度解析:構建數據驅動的模型優化體系

LangSmith Evaluation 深度解析:構建數據驅動的模型優化體系 關鍵詞:模型評估體系、自動化測試框架、業務指標對齊、A/B測試集成、生產級質量監控 1. Evaluation 核心功能全景 1.1 評估維度矩陣 維度評估指標示例采集方式質量評估準確率、相關性評分、事實性檢查人工標注+A…

華為 VRP 系統簡介配置SSH,TELNET遠程登錄

華為 VRP 系統簡介&配置TELNET遠程登錄 1.華為 VRP 系統概述 1.1 什么是 VRP 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 華為數通設備操作系統)是華為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的通用操作系統平臺,從低端到核心的全系列路由器、以太網交換機、業務網關等…

算法基礎 -- 字符串哈希的基本概念和數學原理分析

字符串哈希的基本概念和數學原理分析 1. 字符串哈希的定義和基本概念 哈希函數的定義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是一種將任意長度的輸入映射為固定長度輸出的函數。對于字符串而言,哈希函數通過某種算法將字符串轉換成一個整數,…

從新加坡《Companion Guide on Securing AI Systems 》看可信AI全生命周期防護框架構建

從新加坡《AI系統安全指南配套手冊》看可信AI全生命周期防護框架構建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已然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與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從醫療領域輔助疾病診斷,到金融行業的風險預測與智能投顧,再到交通領…

C++學習之C++初識、C++對C語言增強、對C語言擴展

一.C初識 1.C簡介 2.第一個C程序 //#include <iostream> //iostream 相當于 C語言下的 stdio.h i - input 輸入 o -output 輸出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使用 namespace 命名空間 std 標準 &#xff0c;理解為打開一個房間&#xff0c;房間里有我們所需…

HTMLS基本結構及標簽

HTML5是目前制作網頁的核心技術&#xff0c;有叫超文本標記語言。 基本結構 聲明部分位于文檔的最前面&#xff0c;用于向瀏覽器說明當前文檔使用HTML標準規范。 根部標簽位于聲明部分后&#xff0c;用于告知瀏覽器這是一個HTML文檔。< html>表示文檔開始&#xff0c;&l…

eMMC存儲器詳解(存儲區域結構、EXT_CSD[179]、各分區介紹、主要引腳、命令格式與類型等)

讀本篇博文所需要的先行知識 關于芯片內部的ROM的作用、工作原理的介紹&#xff0c;鏈接如下&#xff1a; https://blog.csdn.net/wenhao_ir/article/details/145969584 eMMC的物理結構、特點、用途 這個標題的相關內容見我的另一篇博文&#xff0c;博文鏈接如下&#xff1a…

分布式鎖—2.Redisson的可重入鎖一

大綱 1.Redisson可重入鎖RedissonLock概述 2.可重入鎖源碼之創建RedissonClient實例 3.可重入鎖源碼之lua腳本加鎖邏輯 4.可重入鎖源碼之WatchDog維持加鎖邏輯 5.可重入鎖源碼之可重入加鎖邏輯 6.可重入鎖源碼之鎖的互斥阻塞邏輯 7.可重入鎖源碼之釋放鎖邏輯 8.可重入鎖…

iOS實現一個強大的本地狀態記錄容器

我們開發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xff0c;就是我們客戶端用戶進行了某個操作&#xff0c;這個操作影響了數據的狀態&#xff0c;但是我們又不方便重新請求一次數據&#xff0c; 這個時候&#xff0c;就需要我們記錄一下本地狀態在內存中&#xff0c;隨著業務越來越復雜&…

vue中帶$的是什么

在Vue.js中&#xff0c;帶的 $ 符號用于表示 Vue實例的屬性和方法。 這些屬性和方法是Vue框架內部定義的&#xff0c;主要用于方便開發者在組件內部訪問和使用。 常見的帶$的屬性和方法: ?$data?&#xff1a;用于訪問組件的內部數據對象&#xff0c;包含組件內定義的所有響…

杰和科技工業整機AF208|防塵+靜音+全天候運行

在特殊的工業環境中&#xff0c;實現快速生產離不開各類工業計算機的強大支持。杰和科技工業計算機AF208&#xff0c;作為核心控制單元&#xff0c;憑借其堅固可靠的外殼、先進的散熱技術以及緊湊靈活的部署特點&#xff0c;發揮著關鍵作用。 硬實力外殼&#xff0c;無懼塵埃 …

【django】模型部署過程

模型部署 示例&#xff1a;保存 Scikit-learn 模型myapp/views.py全局加載模型tasks.py&#xff08;Celery任務&#xff09;views.py 修改為異步調用views.py 準備工作 模型保存格式 確保你的模型已保存為可加載的格式&#xff1a; ● TensorFlow/Keras&#xff1a;.h5 或 Save…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概述、性能指標

網絡技術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 一九六九年美國國防部研制的ARPANET&#xff0c;采用“接口報文處理機”將四臺獨立的計算機主機互聯在一起&#xff0c;實現數據的轉發。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TCP/IP協議初步成型 第二階段&#xff1a; 采用三級結構&#xff0c;這一階段的主要…

【向量數據庫Weaviate】與ChromaDB的差異、優劣

以下是 Weaviate 和 ChromaDB 的詳細對比&#xff0c;涵蓋設計目標、核心功能、性能、適用場景及優劣勢分析&#xff1a; 1. 核心定位與設計目標 維度WeaviateChromaDB類型向量數據庫 圖數據庫&#xff08;支持混合搜索&#xff09;輕量級純向量數據庫&#xff08;專注嵌入存…

Lua | 每日一練 (4)

&#x1f4a2;歡迎來到張胤塵的技術站 &#x1f4a5;技術如江河&#xff0c;匯聚眾志成。代碼似星辰&#xff0c;照亮行征程。開源精神長&#xff0c;傳承永不忘。攜手共前行&#xff0c;未來更輝煌&#x1f4a5; 文章目錄 Lua | 每日一練 (4)題目參考答案線程和協程調度方式上…

Fiji —— 基于 imageJ 的免費且開源的圖像處理軟件

文章目錄 一、Fiji —— 用于科學圖像處理和分析1.1、工具安裝&#xff08;免費&#xff09;1.2、源碼下載&#xff08;免費&#xff09; 二、功能詳解2.0、Fiji - ImageJ&#xff08;Web應用程序&#xff09;2.1、常用功能&#xff08;匯總&#xff09;2.2、Fiji - Plugin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