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在2023年結束高中生涯進入大學的,難免會有固化的“高中生”思維,我等著老師的安排,看著課表上課,跟著時間吃飯,睡覺,偶爾會熬夜,但整體跟高中沒差太多。我對社團沒興趣,沒有怎么參加,導致我很閑。于是,我開始依賴手機,什么時候都離不開,開始上課,吃飯,看手機,睡覺的循環生活。可能是我很適應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所以混混噩噩的過了半年也不覺得有什么,大數據也會根據我的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并不會給我推薦一些給我制造焦慮的內容,導致我進入了“信息繭房”,我覺得我沒有看見就是大家就跟我一樣什么都沒有做。但是不是的,有很多人都是有自己的目標的,開始早早的建立人際關系網,進入學生會,參加各種比賽,學習各種技能,只有我在“騙”自己,于是過完年之后就開始想自己能干什么,發現自己沒有什么有特長,很普通,什么也拿不出手,這時候才開始慌張,于是我開始學習,賺到夢學分,發現也沒有什么好弄的,由于我自己焦慮,大數據也開始給我推薦相關內容,像“畢業即失業”,普通人畢業之后能做什么,各種大學生能夠參加的比賽,要考取的證書等等。其實推薦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要怎么付諸行動,感覺很可怕,很焦慮,心情變得不好,不知道要做什么。
????????然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進入研發中心,記得很深刻的就是陳老師說的“你是想要學習還是為了學分”,當時好像是沒有思考就選擇了學習,不知道為什么,于是就學習了下去,結果證明是正確的,不后悔,之后也要繼續學習。首先學的是python,入門級別的感覺自己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才是真正開始學習計算機,開始打開半年沒怎么打開的電腦,看視頻,記筆記,做案例,驗收,雖然當時覺得很難,但是時候感覺很簡單啊,怎么當時感覺天要塌的感覺,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人說這里是騙子勸我退出,但是我覺得我自己應該有辨別的能力吧,想要離開的時候自然會離開的,但是到現在愈發堅定了我要繼續學習下去。學習路線,python-GUI-數據庫-java-git-網頁三件套-一些庫--這些,雖然有些之后感覺很難堅持不下去了,但是又小伙伴們的陪伴,感覺還是可以的,不會的不理解的可以問老師,可以問同伴都能夠解決掉的。有意思的活動也很多,就比如說,辯論賽,爬山,拆裝機,重裝系統,當時第一次用的是老師的電腦,沒給老師裝好,搗鼓的時間太長了,到了吃飯時間了就走了,之后沒有再弄過,后面好像是還是老師還原完成的,之后的重裝系統是使用我們自己的電腦,因為誰都知道珍惜自己的東西,所以最后我們都裝完了一遍,挺成功的。
????????最后,其實這一年成長的最多的是思想上的成長,畢竟老師說過“知識知識在這里學習最簡單 的東西”,確實是,不知道到老師是用的什么方法,反正是老師把他想要讓我們知道的東西,我們想要接收的東西,確實是教到位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老師教我們的東西,我們也教給了小徒弟們,在當組長的時候意識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當老師的,確實是很不容易。最終經歷了真么多,臉皮厚了不少,心態也變了一點,但是想要到達陳老師,紀老師那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