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抖音和b站上上傳的同名視頻的原文稿件,感興趣的csdn用戶可以關注我的抖音和b站賬號(GeekPower極客力量)。同時這篇文章也為視頻觀眾提供方便,可以更加冷靜地分析和思考。文章同時在知乎發表。
我考研一戰的時候計算機考研屆有個大事情,我2021報考的復旦計算機有個人考了435分被刷掉了,當時考生們紛紛議論這件事。這個人當時嚴重抗議,發了很多帖子來抨擊復旦大學。其他沒上岸的考生也人心惶惶。我記得當時有非常多的學生為這位考生鳴不平。時隔三年,重新來審視這件事情,我覺得:考研不是高考,考研復試無所謂“公平”,導師選誰都是他的權力。
選擇權在導師手里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考研復試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上岸的權力是不是在導師的手里?這當然毫無疑問,導師的一個決定就能確定你能不能上岸。導師作為高等院校里的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人家做到這個位置上是有相當大的權力的。可以說這些教授的社會地位是比學生要高一兩個階級的。而他們的權力,包括自由選擇誰作為自己的學生的權力,是國家、社會、學校所賦予的。
導師做科研有哪些需求
你想一個道理。你是一個從事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無論你的研究方向是橫向的工程應用還是縱向的科研探索,你都需要人手,一個跟著你干三年碩士甚至七八年碩博的人。那么你就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比方說,我們團隊是做生物領域起家的,生物人才已經夠多了,現在急需的是生物和計算機的復合人才,這種學生來了實驗室之后對于團隊的幫助可以一個頂十個。那么你就會在這些進入復試的人當中挑選既懂生物又懂計算機的學生。再比方說,我作為博導,連續很多年自己的碩士生都不愿意在自己手下繼續讀博,但是自己又想找一個能在自己手下連續讀七八年的人,因為項目周期很長,這樣的碩博連讀學生進來之后項目的連續性會好很多,而且也避免了從外面招博士會面臨的人際磨合問題。那你就會傾向于找忠誠性高、聽話、有科研意愿的學生。甚至,舉一個離譜點的例子。你們實驗室全是男的,連外出搞個活動都不好組織,現在你面前有一個能力還可以的女生和一個能力稍微強一點的男生,你會選擇哪一個?
考研復試類比社團招新
總之,導師的需求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很多時候并不好公開講出來。這就有點類似于什么呢,大學社團。有在大學社團里當過社長或者部長的人應該有體會,你們社團想要發展,就需要招人,招人呢應該怎么辦?先廣撒網,盡力宣傳,把我們社團的好處都說出來給盡可能多的學生看,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來參加面試,這樣作為部長就有更多的選擇權,能有更大的概率選到自己想要的學生。這是第一步。那下一步就是盡可能得在候選項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生。而第二步就是篩選了,通過面試導師進行自己的判斷來確定要哪個學生。或者說如果在面試前提前確定好了,那面試就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考研不是高考
考研不是高考,并不是說你的分數跟最終上岸概率是完全正相關的。考研分數除了能決定你能否進復試以外,另一個作用就是給導師一個基本印象,你分數高,說明相關知識還算扎實。但是并不能說你分數高他就會一定要你。你想想看,既然最終決定權是在導師手里,那他如果不要你那也可以給出很多理由的。比方說覺得你光有死記硬背的能力,但是不具有科研或者工程能力。覺得你光是有水平,但是看你吊兒郎當不尊重老師的樣子,指不定到時候進來之后分配給你的任務你不完成怎么辦。導師的這些顧慮都是有理由的。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