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十屆機械工程、材料和自動化技術國際會議(MMEAT 2024)
2024 10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Materials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2024年第十屆機械工程、材料和自動化技術國際會議( MMEAT 2024) 將于2024年06月21-23日在中國武漢舉行。MMEAT 2024將把機械工程、材料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創新學者和工業專家聚集到一個共同的論壇。會議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機械工程、材料和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活動,另一個目標是促進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工程師、學生和從業人員之間的科學信息交流。會議將每年舉行,使其成為人們在材料、機械工程和自動化技術及相關領域交流觀點和經驗的理想平臺。我們熱情邀請您參加2024年第十屆材料、機械工程和自動化技術國際會議,并期待在武漢與您見面!
重要信息
大會官網:www.mmeat.net(點擊參會/投稿/了解會議詳情)
大會時間:2024年06月21-23日
大會地點:中國-武漢
檢索類型:EI,Scopus
主講嘉賓
Duc Truong Pham?教授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Duc Truong Pham?教授現為英國伯明翰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制造工程師協會委員、工程與技術學會委員、機械工程師協會委員、威爾士學會委員、2014卓越研究框架(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12分區(航空、力學、化學和制造工程)成員、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大學聯合會成員、國際機器人自動控制聯合會技術委員會委員、歐盟制造執行支撐小組成員。其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許多領域的智能系統和制造工藝,涉及制造質量控制、快速成型及模具、微制造等多個方面。此外,Duc Truong Pham教授已經發表論文500余篇、編著論著15篇,得到了業界廣泛的引用,他是《Cogent Engineering》的主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search》的編輯、《th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的副主編以及其他多個國際著名期刊的編委。因其在工程領域的突出貢獻,曾獲得1996年度和2000年度機械工程師學會的約瑟夫?惠特沃斯獎、2001年度和2003年度機械工程師學會的托馬斯?斯蒂芬斯獎、2004年度機械工程師學會的唐納德?尤利烏斯格龍獎,并于2003年新年授勛儀式上被授予英帝國勛章。
劉云輝?教授
IEEE Fellow, HKIE Fellow
香港中文大學
1985年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1992年獲得東京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博士學位。1992-1995年在日本國立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任研究科學家,現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千人 計劃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是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國際著名學者,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香港工程師協會院士;是Spinger專業期刊《機器人與仿生學》的主編,日本《先進機器人學》編輯;曾任《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論文集》編委。 主要研究機器人控制,特別是機器人運動控制與機器視覺的結合,醫療機器人、生物醫學工程等,在機器人抓取理論,機器人定位、自適應控制、機器人視覺反饋控制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了300多論文,SCI、Google等被引用超過5000多次;2013年被評為Thomson Reuters (SCI數據庫管理機構)工程界被引用最多的作者(Highly Cited Authors);多次獲得國際專業期刊和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獎,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20多項。他曾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國防“973”計劃、國防科研基金、香港研究資助局、香港創新科技計劃、優質教育基金、日本通產省、德國研究資助局以及企業等資助的項目20多項。是2006年IEEE/RSJ智能機器人和系統國際會議(機器人領域兩個最重要會議之一)主席,作為大會主席或其他主要職務多次組織了機器人與自動化領域主要國際會議。劉教授也積極支持和開展機器人技術的產業化,創立了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VisionNAV Robotics)等科技企業。
Zili Li 教授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李博士與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合作伙伴有著廣泛的國內和國際合作。自 2005 年加入集團以來,他已從荷蘭國家科學技術研究資助組織 NOW 和 STW、歐盟委員會 (EC)、國際鐵路聯盟 (UIC)、荷蘭鐵路基礎設施經理 ProRail 和運營商 NS 獲得了超過 5 萬歐元的搜索資金。李博士分別于1988年和1991年在中國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他于2002年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獲得計算力學博士學位。1999 年至 2005 年間,他在荷蘭應用科學組織 TNO 從事多體動力學和有限元方法及其在耐撞性中的應用。他于2005年加入鐵道工程組。他目前是鐵路系統和監控的正教授。
李燕樂 教授
山東大學
2015年獲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導、車輛工程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創新團隊帶頭人、徐州市“雙創計劃”人才、山東大學青年未來學者。主要從事復雜型面構件綠色低碳制造基礎理論、工藝方法和應用技術研究工作,包括柔性板材成形、激光熔覆、增材制造等。主持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面上1青年)、軍科委柔性成形領域首個173基礎加強項目子課題、中 央 軍 委裝發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縱向項目13項,行業領軍企業(濰柴動力、濟南重工、山東豪邁機械等)委托項目8項。共發表SCI/EI論文80篇(一作/通訊SCI/EI論文50余篇,他引超1000次,h-index 23),其中JCR Q1/中 科 院1區論文27篇,在“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領域近5年發表SCI論文數全球第6位。出版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42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4項),申請PCT專利5項,獲得軟件著作權5項,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優秀獎1項,獲山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兼任中國內燃機協會再制造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分會委員,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崔曉璐?教授
重慶交通大學
世界交通運輸大會軌道交通系統學科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重慶交通大學第二屆校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交通大學國際化發展兼職導師,重慶交通大學歐美留學同學會會員,重慶交通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系主任
?
征稿主題
1、新材料和先進材料
2、機械工程
3、控制、自動化和信息技術
4、材料工程
5、其他相關主題
論文出版
本會議投稿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嚴格審核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被EI目錄系列期刊?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獨立出版,出版后提交 EI Compendex, Scopus檢索。
>>>投稿須知
◆論文不得少于4頁。
◆會議論文模板下載→ 見官網相關欄目。
◆會議僅接受全英稿件。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2、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3、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4、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
5、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