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DID相關概念
3.2.2.1.?去中心化標識符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DID)
本聰老師:DID有兩個含義,一是Decentralized identity,就是去中心化身份,是廣泛意義的DID。另外一個是Decentralized identifier,是去中心化標識符,是指對應現實世界某個實體(entity)的全局唯一的id號。
小明:是,經常聽到DID這個詞,感覺更多是指去中心化身份。
本聰老師:對,DID出現在不同的語境中會分別對應不同的含義。為了區分,本書中提到的去中心化身份稱為DID,將后者稱為DID標識符。
本聰老師:我們接下來看下DID標識符的形式和組成部分(圖3-3):
圖3-3DID標識符
小天:看起來DID標識符組成包括3部分:Scheme、DID Method及其特定字符串。
本聰老師:對。第1部分稱為scheme identifier,方案標識符。這里的did是固定不變的,用于區別身份標識符所屬的不同方案,表明這個身份標識符遵循DID的規范,并且兼容所有遵循DID規范的系統。
小天:也就是說,看到一個身份標識符開頭是DID,就能明確它是遵從DID規范所生成的DID標識符。
本聰老師:是的。第2部分example稱為DID Method identifier,用于說明這個身份標識符采用的是遵循DID規范的具體哪個方法(我們可以理解為自治域)。DID Method一般會由搭建DID平臺的組織機構自己定義,比如組織機構名稱或簡稱,然后到W3C網站(https://w3c.github.io/did-spec-registries/#did-methods)去注冊就可以。我們后面會詳細介紹一下DID方法。
小云:W3C這些國際組織只規劃設計DID相關規范,具體的實施部署是由這些方法運營商根據規范進行實現的。
本聰老師:對,這是DID去中心化體現的一方面吧。最后第3部分的字母數字組合就是特定DID方法中代表特定實體身份的一個唯一標識字符串。
小天:我理解由DID標識符這三部分形成的一個DID標識符一定是全局唯一的ID標識符,它就是對應主體的唯一數字身份。
本聰老師:對。一個DID標識符,形如did:ytm:653ca82******45d85a47代表含義就是說這個身份標識符遵循數字身份標識符的DID方案,存在于ytm方法中,具備某個唯一id。對照下面的圖3-4URN規范,就能更好理解了。
圖3-4URN規范
小天:我理解DID標識符就像公民身份證號碼,是現實世界中的實體身份映射到數字世界身份的一個編號。
本聰老師:可以這么理解。我們再深入思考一下,DID標識符和人之間是一一對應嗎?
小明:一個人需要有多個數字身份嗎?我覺得當然需要。我是這么理解,每個人的身份證號碼只有一個,是國家政府為了管理方便強制要求的。但是在商業社會,不同的應用場景會存在不同的需求,就像一個人會有多個銀行的銀行卡一樣,每個銀行卡的id編號就類似與一個DID標識符,主要是用于不同的用途。
本聰老師:我贊同小明的理解。還有個問題,DID標識符只是一個id編號,除了表示人的數字身份,還可以與現實世界哪些實體有關系呢?
3.2.2.2.?DID主體?(DID Subject)
本聰老師:根據W3C《DID規范 v1.0》中的說法:“任何東西都可以是 DID 主體:人、團體、組織、物理事物、數字事物、邏輯事物等。”也就是說除了人之外,DID標識符可以與現實世界的一切進行映射,只要其數字身份有價值。
小明:這極大拓展了DID標識符的想象空間。可以想到的有商業公司、學校、社會機構。
小天:還有設備物資、固定資產。
小云:還有知識產權類的藝術作品、文學著作,甚至是品牌。
本聰老師:大家發散一下就能想到許多使用場景。
3.2.2.3.?DID URL
本聰老師:還有一個概念是DID URL。DID URL 是特定資源的網絡位置標識符,其中包含DID標識符,它擴展了基本 DID 的語法以包含其他標準組件,增加路徑(path)、查詢(query)和片段(fragment)等參數,可以定位特定資源,例如,DID 文檔內的加密公鑰,或DID 文檔以外的資源。一般業務場景中會大量使用DID URL這種形式,可用于檢索 DID 主體、驗證方法、服務、DID 文檔的特定部分或其他資源的表示形式。
它的語法形式是:did-url = did path-abempty [ “?” query ] [ “#” fragment ]
小明:似乎沒看明白。能舉幾個例子嗎?
本聰老師:好的。
比如DID路徑URL形如:did:example:123456/path
DID 查詢 URI:did:example:123456?versionId=1
DID文檔外部的資源:did:example:123?service=agent&relativeRef=/credentials#degree
本文內容摘自《對話去中心化數字身份》。作者:喬布施。首發平臺:https://ytm.app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