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通過讓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孩童與機器人相處一個月,極大地提高了自閉癥兒童的社交能力。耶魯大學研究中的機器人可以通過眼神接觸和模仿其它社交行為,通過講故事和互動游戲的方式指引參與研究的12組家庭的自閉癥孩童提高社交能力。
研究結果已發布在8月22日出版的《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子刊上,這項研究由計算機科學教授Brian Scassellati領導。
研究開始時科學家對參與研究的12個家庭的自閉癥兒童都進行了社交能力和情緒的基準測試,發放了具備與孩子互動和情緒社交能力開發技能的機器人,他們要求參與研究的兒童維持30天每天花費30分鐘與機器人互動。在30天研究后科學家再次對孩子進行了基準測試。
研究發現,在臨床數據報告中參與研究的自閉癥兒童的社交行為有了顯著改善,包括在六項互動游戲方面的得分都有了提高。孩子們的監護者們都反饋孩子們在研究末期更擅長于進行眼神交流和開始交流。Scassellati教授稱“孩子們在各項測試中都顯示出了社交能力增強,只比我們預期的更優秀;不僅僅是孩子們和家長們樂于與機器人的互動,孩子們還在機器人不在周邊時表現出了更加多的社交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