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西安中學:張衛崗郵編:710021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設計理念】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通過自主探究、問題研究,結合速度概念的科學認識,體驗科學研究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從而懂得學習物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分析
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儀器,本節通過學生實際操作,達到了解計時儀器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時通過紙帶處理,進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內涵及計算,并學會畫速度時間圖象,知道速度時間圖象的含義。
2.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從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到紙帶的分析處理,從學會測量位移、計算時間到求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從描點法畫圖象到分析速度時間圖象,知道速度時間圖象的內涵,最終達到從生活走進物理目的。
3.知識學習意義分析:理論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反過來指導生活。
4.教學建議與學法指導說明:
(1)教學建議:要實施本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事先設定問題鏈,讓學生先行探索研究,采用類比的方法弄清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通過預習,弄清打點計時器的構造,并能比較兩種打點計時器的異同;通過練習使用,熟悉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方法;通過紙帶處理,學會計算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通過描點法畫圖,學會畫速度時間圖象,并知道速度時間圖象的內涵。
(2)學法指導:在學習本節內容時,通過預習,知道打點計時器的結構和原理;通過測量時間、位移,學會計算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通過復習描點法畫圖,學會畫速度時間圖象,并能處理相關問題。
【學情分析】
1.原有認知發展分析:在初中階段,學生所做的幾乎都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實驗,而且實驗處理的方法、手段也大不相同,這對學生來說還是第一次,不管是在理解上,還是在操作上,難度可能都非常大。
2.原有知識結構分析:通過前幾節的學習,學生對速度的概念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但對速度的計算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現在要通過實驗測量并處理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