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循環引用的情況下,引用計數就不好事了,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標記清除
循環引用的危害: 會造成內存溢出,因為循環引用計數不可能為零
解決方法:
標記清除
2 關于標記清除的效率問題(低)
引用計數引用一次就加1,值減到0以后就應該被回收,那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cpython的垃圾回收機制不是無時無刻都在運行的,是隔一段時間運行一次,這里就會產生一個效率問題
為了保證效率cpython用了分代回收,就提升了效率
分代回收:
1 老年代:常用的數據
老年代掃描的頻率(比如一個小時掃描一次)就可能相對的低一些,一些舊的數據可能還在用,所以掃描的就相對較低
2 年輕代: 新生的數據
年輕帶掃描的頻率(比如5分鐘掃描一次)就可能會相對高一些,
因為一些新的數據剛剛產生可能就被拋棄了,這樣就可以及時的清理內存空間
關于標記清除:
首先我們說一下變量的概念:
1 變量名: 不存值,只是指向一個內存地址
2 賦值符號
3 變量值: 這里才是存放數據的地方
變量我們是存在內存當中的,變量名存放的地方棧, 變量值放的地方是堆
我們只能操控堆,也就是變量值,不能操控變量名存放的地方
比如: x = 1
x = 2
x最終等于了2 , 因為x指向的內存地址改變了
我們都是通過變量名去訪問值,它會有一個標記的過程,存在于棧區的對象叫做GC Roots對象
它會掃描棧區(變量名)里所有的內容,將所有棧區里的對象直接或間接訪問的對象標記為存活對象,其余的都為非存活,應該被清除
比如: l1 = [1]
l2 = [2]
l1.append(l2)
l2.append(l1)
del l1
del l2
什么是GC Roots可達的對象? 通過棧區(變量名)可到達(訪問)的對象,就叫GC Roots可達的對象,
l1 就是一個GC Roots,del把l1與指向的內存地址給解除了綁定,l1就沒有引用計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