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原產是中國。在古時的漢語,“玫瑰”一詞原意是指紅色美玉。玫瑰花這么漂亮,素描怎么畫得好看呢?你知道玫瑰花的簡筆畫素描是怎樣的嗎?今天先和學習啦小編一起欣賞這些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希望你會有所收獲的。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欣賞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1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2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3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4
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5
欣賞完玫瑰花簡筆畫素描圖片之后,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于玫瑰花的介紹。
玫瑰花的食療作用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肝、脾、胃經;
芳香行散;具有舒肝解郁,和血調經的功效;
主治胸膈滿悶,胃脘、脅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泄瀉痢疾,跌打損傷,風痹,癰腫。
玫瑰花名的由來
關于玫瑰花名字的由來,《說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也有“其石則赤玫瑰玉玫玫瑰瑰”的說法。即使后來玫瑰變成了花的名字,中國人也沒有西方那般柔情萬種的解釋。由于玫瑰莖上銳刺猬集,中國人形象地視之為“豪者”,并以“刺客”稱之。這種對“豪者”的欣賞非常符合玫瑰本性。我國目前惟一的花卉院士陳俊愉先生說,玫瑰并不嬌貴,它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十分低,耐貧瘠,耐寒、抗旱,很多園林甚至直接就用攀援玫瑰做花籬,管理得相當粗放。玫瑰還是保護土壤、保持水土的良好植物。此外,因其香味芬芳,裊裊不絕,玫瑰還得名“徘徊花”;又因每插新枝而老木易枯,若將新枝它移,則兩者皆茂,故又稱“離娘草”。無論是“刺客”還是“離娘”,玫瑰展現出一種隱藏于堅韌中的絕代風華,絕非韶華易逝的悲情貴婦之態。
平陰玫瑰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始于漢朝,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代制作香袋、香囊,明代用花制醬、釀酒、窨茶。到清末已形成規模生產。明萬歷年間《續修平陰縣志》載有:《竹枝詞》曰:“隙地生來千萬枝,恰似紅豆寄相思。玫瑰花開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時。”民國初年《平陰鄉土志》載:“清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摘花季節,京、津、徐、濟客商云集平陰,爭相購花,年收花30萬斤,值銀五千兩。”此時期平陰玫瑰盛極一時。后因戰亂,平陰玫瑰大減,至1949年,玫瑰花年產僅1.5萬公斤。近年來,平陰縣玫瑰種植規模不斷擴大。1994年全縣玫瑰栽培面積僅有1000余畝,2000年以后種植面積迅速增長。到2005年,全縣玫瑰栽培面積達3.5萬畝,遍布全縣11個鄉鎮。由于科學管理技術及豐產品種的不斷推廣,平陰縣玫瑰的產量也有了大幅增長,畝產量由過去的100公斤提高到當前的400公斤,最高單產突破500公斤。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