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原理以及應用
第一章:
1.微機的主要的特點是:(1)體積小、重量輕;(2)價格低廉;(3)可靠性高、結構靈活
(4)應用面廣
2.微型機的分類:
按微處理器規模分類:單片機 、個人計算機、 筆記本電腦 、掌上電腦
按微處理器的字節分類:4位微處理器、8位微處理器、16位微處理器、32位微處理器
3.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系統三者之間有什么不同?
答:① 微處理器即CPU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是微型計算機的一部分。它是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的CPU,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
② 微型計算機包括微處理器、存儲器、I/O接口和系統總線,是微型計算機系統的主體。
③微型計算機系統是以微型計算機為主體,配上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外設之后組成的
4.CPU在內部結構上由哪幾個部分組成?CPU應具備哪些主要功能?
答:1.CPU在內部結構上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算術邏輯部件(ALU);
累加器和寄存器組;
控制器
2.CPU應具備以下主要功能:
可以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
可保存少量數據;
能對指令進行譯碼并執行規定的動作;
能和存儲器、外設交換數據;
提供整個系統所需要的定時和控制;
可以響應其他部件發來的中斷請求。
5.CUP總線按功能分為: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
數據總線用來傳輸數據信息,數據總線是雙向的
地址總線專門用來傳送地址信息,地址總線是單向的
控制總線用來傳輸控制總線
6.微型計算機的應用:科學計算、信息處理、過程控制、儀器儀表控制、家用電器民用產品控制
7.微處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標:CPU的位數、CUP的主頻、內存容量和速度、硬盤容量
第六章
1.并行通信與串行通信
數據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為兩種:并行通信與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是指利用多條數據傳輸線將一個數據的各位同時傳送。
特點 是傳輸速度快,適用于短距離通信。
串行通信 是指利用一條傳輸線將數據一位位地順序傳送。
特點 是通信線路簡單,利用電話或電報線路就可實現通信,降低成本,適用于遠距離通信,但傳輸速度慢。
2.串行通信分為兩種方式:異步通信(ASYNC)與同步通信(SYNC)。
異步通信 以一個字符為傳輸單位,通信中兩個字符間的時間間隔是不固定的,然而在同一個字符中的兩個相鄰位代碼間的時間間隔是固定的。
同步通信 以一個幀為傳輸單位,每個幀中包含有多個字符,在通信過程中,每個字符間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而且每個字符中各相鄰位代碼間的時間間隔也是固定的。
3. 根據數據傳送方向的不同有以下三種數據傳送方式。
(a)單工方式 (b)半雙工方式 (c)全雙工方式
1)、單工方式
只允許數據按照一個固定的方向傳送,即一方只能作為發送站,另一方只能作為接收站。
2)、半雙工方式
數據能從A站傳送到B站,也能從B站傳送到A站,但是不能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送,每次只能有一個站發送,另一個站接收。通信雙方可以輪流地進行發送和接收。
3)、全雙工方式
允許通信雙方同時進行發送和接收。這時,A站在發送的同時也可以接收,B站亦同。全雙工方式相當于把兩個方向相反的單工方式組合在一起,因此它需要兩條傳輸線在計算機串行通訊中主要使用半雙工和全雙工方式。
4.可編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第七章
第二章
1.8086共可尋址多大的范圍?假設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針寄存器IP=FF00H,此時,指令的物理地址為多大?指向這一物理的地址的CS和IP值是唯一的嗎?
答1.8086共可尋址的地址空間是2^20 字節,即1MB
2.該指令的物理地址=CS左移四位+IP=21F00H。
3.指向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
2. 總線周期的含義是什么?8086/8088的基本總線周期由幾個時鐘組成?如一個CPU的時鐘頻率為24MHZ,那么,它的一個時鐘周期為多少?一個基本總線周期為多少?如主頻為15MHZ呢?
答:1.總線周期的含義是總線接口部件完成一個取指令或傳送數據的完整操作所需的最少時鐘周期數。
2.8086/8088的基本總線周期由4個時鐘周期組成。
3.當主頻為24MHz時,Tφ=1/24MHz≈41.7ns,T總=4Tφ≈167ns。
4.當主頻為15MHz時,Tφ=1/15MHz≈66.7ns,T總=4Tφ≈267ns。
3. 在總線周期的T1、T2、T3、T4狀態,CPU分別執行什么動作?什么情況下需要插入等待狀態TW?TW在哪兒插入?怎樣插入?
答:1.在總線周期的T1、T2、T3、T4狀態,CPU分別執行下列動作:
T1狀態:CPU往多路復用總線上發出地址信息,以指出要尋找的存儲單元或外設端口的地址。
T2狀態:CPU從總線上撤銷地址,而使總線的低16位浮置成高阻狀態,為傳輸數據做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