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公司年會,董事長蔣濤同學分享了他13年的創業經歷。
算起來,這已經是我第1、2、3、4、5、6、7年參加CSDN的年會了。場面上,這也是最大的一次,也是蔣濤同學講話時間最長的一次。下午時光,寶貝正在我懷里沉沉的睡著,我于是也有幸很完整的聽完了蔣濤同學的演講——只能說完整,不能說認真,因為,聽講時,腦海中總是浮現一些畫面,然后我就跟著畫面浮想……
是的,我相信,站在這樣一個舞臺上,和臺下幾百號人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分享自己的創業財富,是每一個創業者曾經都有過的浮想。
1.0時代的浪漫
蔣同學從1999年開始創業,之前先后就職于巨人和金山(這兩家公司同時在2007年實現了上市)。創業開始因為軟件,因為程序員大本營光盤,然后建立開發者社區網站。這些都早已被大家知曉的故事,這一次被蔣同學賦予了新的含義:CSDN1.0時代(相對于后面的CSDN2.0時代, CSDN3.0時代)。
1.0的時代的創業者,有夢想,有沖勁。在一切都很美好的憧憬下,在堅信夢想能夠改變世界的力量推動下,呼朋引伴(創業團隊的初始團隊成員,大多數都是創始人這樣呼喚過來的),共同開創著一份事業。
我是在1.0時代開始結實CSDN的。當初因為策劃了一些圖書,希望得到媒體的推廣支持。出版社沒有營銷經費(也從來都沒敢奢望有),我在圖書出版前,就向各個網絡社區拋出了大量關于圖書的信息,當然,為了不那么廣告,很多文字都是我自己編輯加工,甚至為各個網站定制的,包括作者的成長故事、國外的評論等等。CSDN因為剛好覆蓋了我的圖書的受眾群,又是成長型的媒體,不會像某些知名IT媒體一樣財大氣粗不理會我這樣的沒有營銷推廣預算的小客戶,所以,CSDN被列為了我的重點合作伙伴。很多精彩的書評、文章都首先發布到了CSDN和《程序員》雜志上。
然后在CSDN編輯(也是我的圖書的譯者)的引薦下,我認識了蔣濤同學。我們的初次相見還是在我的家里,熊同學直接帶著蔣同學到了我剛剛入住不久的新家,參觀了我家沒有風格的裝修和家具,品嘗了數杯叫不上名字也說不上來歷的茶。聊了些啥全都記不得了。反正后來我就去了CSDN了。
2.0時代的堅強
我加入CSDN的時候,團隊還只有50人。投資人的公司和我們都在靜安中心的寫字樓里,在那里,我曾經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為什么說美好呢?是因為沒有盈利壓力,沒有部門矛盾,也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我當時有很多“跨部門”的好友,網絡部(網絡編輯部+網絡技術部)、商務部(銷售部+市場部)有很多玩的來的同事,經常在一起腐敗、High歌。和領導們也經常沒大沒小。連蔣同學都會走入我們的KTV包房,放歌幾曲。記得有一次樓里停電,我們就招呼了一群人到樓下KTV唱歌,上班時間誒!狂High了一下午,才花了不到100塊!
但這種美好并沒有持續多久,CSDN就如同很多發展中的創業公司,不斷經歷著變遷。伴隨著它第3次和第4次搬家,CSDN團隊和業務都有了很大的調整。網站內容管理(CMS)經歷了以編輯和頻道為中心,到以博客和聚合為中心;社區以問答積分制為基礎,擴展了資源下載等服務;業務拓展基于一些穩定大客戶,不斷豐富服務形式和內容,相關領域的客戶數量以及銷售簽單都有了顯著提升;《開發高手》停刊,我們更加聚焦在《程序員》;第二書店賣給了當當;博文視點從熱戀到最終分手…...
在Web1.0到Web2.0變遷的時代,CSDN順勢獲得了一種看似自然增長的增長:用戶數成倍增長,銷售額持續攀升,核心業務團隊的人數也一度增長到80~100人。增長只是冰山一角。有些企業幸運一些,或者有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借著增長就騰飛了。而更多的企業則在水面下苦苦的支撐著這個顯露的冰山。這種苦,是創業者無法逃避、甚至無處訴說的。業務的快速擴張和發展,讓有野心的人獲得了回報,于是野心更加膨脹,最終釀成核心銷售人員的營私舞弊。公司產品方向順勢調整,開發能力響應不了蔣濤同學的暢想能力,卻仍然也能見到一個個有時代鮮明標志的產品(如TAG、空間、迷你博客等)快速上線。團隊管理制度在一次次試錯中粗暴的調整,進進出出了一批人,散伙飯吃了一桌又一桌。社區也經歷了“冷卻蒸發”,大量曾經忠實于CSDN的早期“天使用戶”開始謾罵、詛咒CSDN。
蔣濤同學在新年演講中提到:夢想的實現需要資金的支持。這樣的想法曾一度被我認為是屈服于投資人表現。但我現在認為,這種貌似“剛烈”的認識是多么的幼稚和膚淺。
CSDN的每一次低谷都是因為賬上沒錢。
印象中有一次年前,那年很冷,新的辦公室在在貨倉里,非常的冷,大家都穿著大衣、戴著露指手套,碼字的碼字,碼程序的碼程序。財務隔兩天發個郵件,崔銷售收款。那架勢就是,根本不要指望公司還能發紅包給大家。可是就在那一年,流言傳出,蔣同學借了一筆錢,作為年終獎發給大家。我們拿錢的,沒覺得是多大的事,可是對于借錢的,那種養著一大家子的艱辛和無奈,只有真正自己當了業主,才能體會。
還有一次蔣同學把我們所有中層都召集到會議室,商議是否可以通過人才外包的方式,減少公司在人員方面的不必要開支(普及一下,因為我國的社保制度,企業花在每個員工身上的錢,約合員工到手工資的1.5倍左右)。蔣同學列了一些數字,以探討的方式,希望轉移部分額外的開支到員工身上,可是話一開口,就遭到了很多與會者的反對,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是平時不開腔的程序員,他們說話很直接。基本觀點就是:公司節省多少錢跟我沒關系,損失我的利益我堅決不干!就這樣,這個問題不了了之了。
我第一次離開CSDN的那一年,也是CSDN業務沒有大增長,又趕上金融危機來襲的一年。投資公司派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分管我們的財務、人事等一切與錢進出的事情。我當時為申請一個ThinkPad的筆記本電腦,經歷了不知多少次溝通和暗示才得逞。團隊出差上海開會,剛準備訂機票,就收到財務發出的郵件,給我們“普及”員工出差報銷規定。最后我們賠了訂機票錢,坐火車去的上海(那時還沒有高鐵)。這些都是小事(照老公的話說,只有女人才關心這些)。大事上,因為那一年金融危機來臨,我們幾乎所有的大項開支都被壓縮或砍掉,很多業務線也都在裁剪。想把產品做到極致的理想,放一放吧,有了錢再說。想做完全服務于開發者的會議,想一想吧,有了贊助商再說。在腰桿子還直不起來的時候,商務驅動發展,是一個企業尋求發展的合理途徑。
CSDN的每一次發展都是因為有了融資。
很多創業神話都是這樣譜寫的:天才程序員有了一個天才的想法,然后開發了一個了不起的產品,然后獲得了用戶的喜愛,媒體報道,用戶成倍增長,然后被收購,天才程序員幸福的生活著,和一個貌美如仙的女子。或者,某個草根博主,寫了幾篇博客受到關注,然后就火了。這種典型的用果解釋因的邏輯游戲,還是不要跟隨為好。
我在2011年年初又重新回到了CSDN。之前有2年,都是在0~30平米的辦公空間度過的。剛剛回來,有些不適應,感覺CSDN在走高帥富路線了:辦公室是有史以來最上檔次的,員工大大小小出差都坐飛機了,財務也不查是不是低價票了,人事再也不死啃考勤拿扣工資說事了,高層主管們各個都有背景有來頭,連蔣同學,也被尊稱為“蔣總”了。內容團隊已經有40人的規模,足以在陣勢上壓倒一切只有幾個主筆+一群確定性和生產力都非常薄弱的freelancer們經營的輕媒體、小社區。商務部門除了銷售團隊,有了執行團隊,策劃團隊,活動支持團隊,單筆成交規模大且實施周期長。產品部門的同事,曾經的屌絲程序員們都被裝備了高帥富標志的Macbook Pro。更大手筆的,CSDN收了JaveEye,融了CareerFocus,還投了幾個創業團隊。
而從網站、雜志、會議等產品形態來看,多年來靠內容和用戶數量積累形成的“護城河”,為CSDN構筑了堅實的競爭壁壘。在小團隊還在掙扎于原創稿件被頻繁非法轉載,兼職作者產量不足,網站開發不給力,線下活動到處找免費合作場地,商務贊助以千元起價仍少有問津……CSDN已經可以聚焦于想做、而非能做的事情。我無法講述每一次融資背后的故事,無法詳細描述每一次融資給CSDN帶來的深層變化。但這些變化,讓蔣同學的夢想越來越接近現實。一個花了10多年去實現的夢想,所有現在的來的成績,都來的不容易。
人們總說,就算有了房有了車,很多夫妻還是最懷念剛剛開始在一起度過的清貧日子。這種情懷偶爾感傷一下也罷,但是錢對一個家庭的發展,幸福指數的提高,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很多家庭可以愿意接受自己從零開始打拼,更多的家庭會愿意接受從父母和親友獲得“融資”、甚至通過貸款的方式,促進自身發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和發展目標。在企業小的時候,會羨慕大企業的規模發展效應,或者咒罵他們的產品做的不夠用心、細致;在企業大的時候,會羨慕小團隊轉身快、決策快,或者根本不把他們的成績單放在眼里。選擇做什么樣的企業,選擇發展成什么樣的企業,還好不像婚姻,是可以重來多次的。
如果把創業夢想分為幾個階段,1.0階段是勇敢的實現夢想,2.0階段是艱難的堅持夢想,3.0階段才是真正的開始筑夢。
如今CSDN又將有新一輪的融資,介于A輪B輪之間的。CSDN也步入了3.0年代。
3.0時代的飛翔
蔣同學在新年演講的主題就是CSDN3.0。他的理解,CSDN3.0是他實現夢想的階段,他的夢想,就是做一家成功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做用戶喜愛、企業買單的產品。3.0階段的目標,是基于高質、精準的垂直社交專業網絡,通過提供完善的知識服務、職業服務、開發服務,滿足開發者和開發企業的三大剛性需求。用戶喜愛,是指用戶每天都會用,并推薦其他人用;企業買單,則是指打破如今做商務策劃外包的模式,企業能夠以繳納會費的形式,持續購買和使用CSDN的服務。
因為有了CEO的協助,蔣同學在最近的三年里,走訪了不計其數的企業,包括硅谷和其他國家的很多成功企業(Github他拜訪了3次),也參加了數不清的會議并做演講,其余大量時間花在使用和研究各個產品、各種商業模式,以及持續的讀書充電和太極養生。這是他3.0時代的開端,是賦予他夢想翅膀更豐滿羽翼的階段。這個階段CSDN將更加擁抱已經擁有或即將來臨的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蔣同學不止一次的在演講中提到,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是的,再也沒有一個比現在做程序員更好的時代了。開發者社區也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榮。社區運營,也再也不是版主干的苦B的差事,它將成為一門學科被實踐者反復研究和實踐。早在Web2.0時代,CSDN就因為宣稱有800萬用戶而被頻繁質疑。去年的信息泄露事件,更是讓人不屑于注冊用戶這一指標。但是如今,CSDN的注冊用戶已突破2500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你已無法分辨,是時勢造就了CSDN,還是CSDN造就了時勢。
地利:在國內相對不是很完善的創業環境中,很多創業者因為堅持活下來。所以有人說:“剩者為王”。當然,CSDN不是僅有的“剩者”,在開發者社區和開發者垂直專業媒體中,盡管有很多成長起來的“新貴”,但都無法比及CSDN的王者地位。在很多創業團隊還在追求產品的完美、團隊的完美、內容的完美、甚至客戶的完美,標榜“小而美”的時候,CSDN已經大跨步的完成了作為媒體平臺和企業服務平臺的各個產品線,其中即便是有很多不咸不淡的產品,但是在用戶沒有更好的選擇前,CSDN首先可以讓他們獲得滿足。這難道不是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嗎?
人和:在蔣同學的眼里,我是一個追求極致和夢想者。經常會像憤青一樣,看不上那些放棄完美委曲求全的行為。但當完美主義者手里握有一把爛牌的時候,他要么為了追求極致而放棄這一局承認徹底的失敗,要么在爛牌中等待機遇尋求突破,無奈中會不止一次的被他人嘲笑。如果說CSDN曾經握有一把爛牌,那么經過多少次的洗牌,總能抓到幾張好牌,贏上以局。而就算是一把爛牌,握了這么久,洗一洗,也總能組合打出個亮點。而這里的人和,正是管理體制提升和企業文化形成而帶來的團隊實力的普遍增強。更多無為的老員工將被淘汰,情感或資歷不再能說明問題;進入CSDN的門檻也將提高,更多有過成功產品和項目經驗的人競爭上崗;團隊將在競爭中獲得發展,而不是在內耗中求生。
經歷了創業艱辛的1.0和2.0時代,CSDN將真正贏來3.0時代的飛翔。
我,13年前接觸開發者這個群體,還是從“中關村男人、建國門男人、三里屯男人”的故事開始。然后我選擇了給我講這個故事和教會我上BBS的中關村男人作老公。時光變遷,雖然我接觸的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多,他的收入卻從當初和我相當,到如今的比我多幾倍。如果籠統的稱這類人為技術男,那么在這個時代的變遷中,他們成為了最讓人追捧的一類。如果投資,他們是最值得擁有的潛力股,無論是作為生意,還是作為老公。
我,在2004年選擇加入CSDN的時候,經常用長篇的描述和眾多的類比,也很難讓別人理解我去了哪家企業,做的是什么。而如今,我只要說,我曾經就職于CSDN。